2013届学海导航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6153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9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学海导航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3届学海导航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3届学海导航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3届学海导航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3届学海导航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学海导航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学海导航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针对训练1:(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黄宗羲在明夷 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 ,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 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 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 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解析】C。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 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 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 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 项。 备选题

2、(2011年广东六校联考)“君子之为学,以明 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 何益哉!”此文反映(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解析】D。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主张学习的目的 是要明道,是要救世,也就是为现实服务。这种思想 就是顾炎武提出的“经世致用”。 针对训练2: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 ,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解析】A。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 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而天理在 人的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

3、良知就能 成为圣贤。 备选题 (2011年温州一模)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 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源 D抗衡佛教【解析】C。根据所学,A、B、D三项说法不符题意。A 项三纲五常最早源于孔子,西汉董仲舒时将其发展完 善;B项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思想核心;D 项北宋时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后形成新儒学 即理学。本题选C项,北宋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 来论证伦理纲常,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 针对训练3:(改编)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 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 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下

4、列不属 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 ( )A变“一家之法”,行“天下之法”B“天下为主,君为客”C以“众治”取代“独治”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存天 理,灭人欲”是理学思想,维护的是封建的等级制度 ,这正是资产阶级坚决反对的地方,故应排除。正确 选项是D。 备选题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 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 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 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 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5、【解析】C。根据相关知识,本则材料背景是黄宗羲在论 述有关法治思想时,认为在建立法制的目的和价值取向 上,如果出于为天下之心而立法,那是“天下之法”, 是真正的法;如果出于为私心而立法,那是“一家之法 ”,是“非法之法”。历史上夏商周三代以前的法是天 下之法,没有一丝一毫为君主一人的私利而制定。三代 以后的法是一家之法,君主没有一毫为天下之心,为了 维护统治,所以千方百计采取各种加强统治的措施,即 “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 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 镇之不利于我也”,黄宗羲主张建立“天下之法”,本 题选C项。针对训练4:(2011年北京海淀高

6、三期中改编)阅读下列 材料:材料一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 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 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 书(即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 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黄宗羲的经济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 集团的经济思想有什么不同?简要说明黄宗羲这种经 济思想形成的背景。(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的思想与晚清资产阶级 民主思想有哪些相似之处?参考答案:(1)古代统治集团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黄宗羲认为 工商亦为本业。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

7、,江南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2)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要求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备选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 与臣共曳木之人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宰 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每日便殿议政。天子南面, 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其执事皆用士人。凡 章奏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 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 之,下六部施行。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1)据材料一,黄宗羲对君臣关系是怎样认识的?其目 的何在?(2)据材料二,黄宗羲对宰相制度是如何认识的?

8、其真 实意图是什么?明清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较前朝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3)据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背 景及黄宗羲思想的时代特色。参考答案: (1)君臣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相互协作,共同配合) 。限制君主专制。(2)认识:恢复宰相制;意图:宰相辅佐君主,共议国 事。 变化:相权制约皇权。明朝废丞相,君权合并相 权。清朝设立军机处,大臣只能依据皇帝的旨意办事 。 (3)背景:明清易代,社会动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强化;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理学走向极端。特色 :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 思想。 1.(2011年广东文综)“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 、道

9、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 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 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解析】 A。扣住题干中心词“儒者陶渊明、道士陆 修静、僧人慧远”,即可知反映的是儒道佛三教合一 的局面,A项符合题意;B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两 汉之际,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与题意无关;而D项绘画风格的写实更无法体现。故选 A项。 2.(2011年上海单科)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 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

10、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解析】 A。王守仁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 ,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 ,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故A项符合题意。 C项 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属于格物致知,是程朱理 学的观点,排除。B、D两项表述错误。故选A项。3.(2011年天津文综)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 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 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解析】 C。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

11、,意在考查考 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 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 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 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 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4.(2011年潍坊质检)“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 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 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 想家是( )A董仲舒 B程颢C朱熹 D王守仁【解析】 C。本题较简单,根据材料中“存天理,灭 人欲”等主张,可以判断出这一主张是南宋著名理学 家朱熹的思想。5.(2011年深圳调研)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 是,

12、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 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 为是。”以上言论强调的观点是( )A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 B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C建立法治社会 D实行君主立宪制【解析】 B。阅读题干材料“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 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 之以为是”。理解可知其意思:统治者治理国家,要 以“匹夫匹妇”之是非为是非,即要尊重民意。6.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说:“我们再三考虑, 则又觉得当日李贽的不幸,又未必不是今天研究者的 幸运。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详尽的记录,使我们有机 会充分地了解当时思想界的苦闷。没有这些著作,我 们无法揣测这苦闷的深度。”

13、对于“当时思想界的苦 闷”产生的背景,理解错误的是( )A专制主义制度的强化 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西学东渐的影响 D儒学本身发展的困惑【解析】 B。从材料阅读中抓住“李贽”这一历史信 息,并可推断出李贽所处的时代中国资本主义处于萌 芽并没快速发展。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 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 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 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 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苏格拉底材料二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

14、不假外求。王阳明传习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演讲的 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苏格拉底和王阳明思想的异 同点。【参考答案】 (1)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希望重建人 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城邦制度。(2)相同点: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教导人们求“善” 。不同点: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道德 行为以知识为基础。王阳明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 ,天理就在人心中。(言之有理即可)【解题方法指导】古今贯通,中西结合的题目是高考 当中最常用的命题思路。中西结合的题目往往是以中 西比较的形式出现。在做中西比较的题目时,先要结 合各自的时代背景,了解各自的特征。在此基础上, 找到比较点。而要找到比较点,往往是从最显著的特 征中概括出来。比如题目中比较苏格拉底和王阳明思 想的异同点,首先是要对二者的思想有比较清晰地了 解,才能很快地找到比较点:对道德的重视、对知识 的认识、知识和道德之间的关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