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6571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案: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案: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案: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案: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2)通过对本节教材中六个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述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外部世界的态度。2、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2)通过对教材提供的文献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3)通过适当的历史问题的讨论以及课后材料题的分析、探究, 使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

2、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2)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进行了反侵略的正义斗争,其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节重点: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本节难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大家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有何特点?(生)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封建制度日趋腐朽;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并缓慢发展;民族关系方面,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统一的

3、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学完之后我们再来总结它的特点。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课文主要介绍了五大事件:发生在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发生在清朝时期的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现在大家先看一下郑和下西洋部分,了解一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概况和影响。一、郑和下西洋简单介绍郑和: 郑和, 原本不姓郑, 而是姓马, 云南回族人, 明初统一云南时被阉入宫。靖难之役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所以被赐郑姓, 提拔为内官监太监。燕王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靖难之役中, 宦官的功劳较大。 如南京内宦向逼近京师的江北燕军提供情报

4、,燕王旧邸宦官王彦(狗儿)等也立下不少战功。朱棣登上皇位后重用宦官,赋之以监军、镇守和出使之任。 郑和才能过人, 文韬武略, 并且信伊斯兰教,出使到伊斯兰教地区有许多方便之处。 所以在永乐年间被明成祖派遣率船队下西洋。西洋主要是指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一带。1、 目的(政治目的)(1)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2) 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小字部分,郑和每到一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之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即是为宫廷购回奢侈品。(4)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

5、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燕王朱棣以“靖 难”之名,最后攻下国都南京,火烧皇宫,但过后没有找到其侄建文帝的遗体。明成祖怀疑他逃到海外避难,怕他将来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派郑和下西洋暗中侦察建文帝的踪迹,以杜绝后患。2、 经过时间: 1405-1433 年次数: 7 次(前六次都是在永乐年间,最后一次是在明宣宗宣德年间。)到达范围:亚非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3、 意义、局限性意义:第一,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1)中国与海外国家的交往范围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

6、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2)中外使节频繁往来,仅1423 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返回)就有16 国使节率 1200 人来华。(3)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谊,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第二,其规模、历时、航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随行船只、人数数量庞大。郑和第一次航行有船只62 艘,有水手、船师、卫兵、工匠、医生、翻译共27800 多人。最大的船长 44 丈、宽 18 丈,可以容纳一千多人,是当时航行海上的最大船只。第三, 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比他们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欧洲最早的远洋航行是在1487 年迪亚士航行到非洲好望角。郑和不愧的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第四,促

7、进了南洋的开发。这里的南洋指东南亚地区。(小字部分)局限性(不能持久的原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的宝船每次都载了许多宝物,送给每一个访国之国王,做为礼物。许多国家的国王或使者也会带着本国的特产乘郑和的宝船到明朝进贡,但过一段时间又要郑和的船送他们返国,并带回更多的礼物。这种赏赐贸易、贡赐贸易,违背经济规律,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随着国力衰退, 明朝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航海的壮举

8、也悄然结束。4、 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提问:同学们在高二时学习了世界近现代史上册中的新航路开辟,大家讨论一下,看看郑和下西洋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方式与结果有什么不同?目的: 郑和下西洋目的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寻找珍奇异宝。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主要是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方式: 郑和下西洋方式进行贡赐贸易、赏赐贸易, 不计成本, 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要形式。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基本上采取的是贸易、武力抢掠和殖民掠夺的方式。结果: 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后来由于国力衰退而终止。 欧洲人开辟新

9、航路,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戚继光抗倭(在古代,日本称倭)学生看书, 思考三个问题: 倭寇的含义; 明朝中期的倭寇与明初时有何不同点?原因是什么?戚继光在抗倭斗争中取得哪些重要成绩?1、明朝的倭患整个明朝,始终存在倭寇问题。(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但由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采取积极的防御政策以及明初国力的强盛,所以遏制了倭患的蔓延。(2)明朝中期的倭寇,有着与明初不同的特点: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原因:明朝中期,朝廷误以为“倭患起于市舶,遂

10、罢之”,严厉限制私人海外贸易。但明中期政治腐败,海防松弛,才是这时期倭患猖狂的根本原因。倭寇的骚扰, 给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沿海人民强烈要求政府派兵驱逐倭寇,解除倭患。2、戚继光抗倭(明朝派戚继光到浙东抗倭)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将门出身,自幼痛恨倭寇横行。他 16 岁时就曾作诗说: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立志驱逐倭寇,报效国家。戚继光受命到浙东防倭后,针对军队训练废弛、战斗力薄弱的情况,从地方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他的部队作战英勇,纪律严明,人称“戚家军” 。功绩:(1)台州九战九捷(2)与俞大猷合作。重创福建、广东的倭寇(3)到 1565 年,东南沿海的倭

11、寇基本肃清评价: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有利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一个民族在“ 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人物)三、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师)澳门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生) 1999 年 12 月 20 日。(师)在它回归祖国之前对它进行统治的是哪个国家?(生)葡萄牙。葡萄牙是西方最早进行对外殖民侵略的国家之一。西方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 西班牙大肆向亚、 非、拉地区进行殖民扩张,成为 1516 世纪世界的海上霸主和最大殖民国家。从 16 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强行租占澳门,这是西方殖

12、民主义对中国的最早侵略。经过:1、 侵扰东南沿海地区。从 16 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如正德十二年(1517)葡船航至屯门岛(今深圳蛇口),强行驶入我国内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后又转攻广东新会县西草湾,均被明军驱逐。此后,又不断在闽浙沿海骚扰。2、 以欺骗、行贿的手段占领澳门澳门是明政府指定的与东南亚国家互市地点,所以成为广东沿海贸易的集散地。1553 年,葡人通过欺骗、行贿手段登岸。葡萄牙殖民者“托言舟触风涛缝裂,水湿贡物,愿暂借地晾晒”,向明朝地方官行贿,获得允许。3、 买通澳门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后来,他们买通澳门守将,获准每年纳银500 两,租借澳门为

13、暂居贸易地。4、 长期租占澳门。此后,他们擅自修筑城垣和炮台,设置“自治”机构,任命官吏,派驻军队,强行租占澳门。但是,葡占澳门后,明政府始终拥有澳门的领土主权。这个大家课后可以看一下小字部分的内容。四、郑成功收复台湾回顾历史上关于台湾的有关史实: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台湾当时叫夷洲;元朝时,元政府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列岛和琉球。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7 世纪,荷兰成为世界的海上霸主和最大殖民国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7 世纪初,荷兰殖民者曾侵占澎湖,被明朝军队驱逐。荷兰殖民者转而于1624 年侵占我国台湾,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到东南沿海一带侵扰。2、郑成功收复

14、台湾和开发台湾郑成功对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的强盗行径,一直极为愤慨。 南明隆武政权被清军击垮后,郑成功以厦门为基地,组织水师,继续抗清。抗清失败后,决心收复台湾,营建新的抗清基地。 1661 年乘清朝顺治皇帝病死、清军无暇征战之机,郑成功开始了收复台湾的军事行动。这年 4 月 21 日,郑成功亲率25 000 名将士,三百多艘战舰,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在台湾强行登陆。经过激烈战斗,打败了荷兰殖民者。1662 年,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军队分到各地去屯田垦荒。他还派农师向台湾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的农业技术。郑成功及其后代在台湾发展农商,提倡文教, 保境安民, 为台湾的开发

15、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3、评价郑成功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结束了荷兰对台湾38 年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直处在郑氏子孙的统治之下。1683 年,清廷命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 澎湖一战, 郑军打败, 郑克塽投降, 台湾纳入清朝版图。第二年, 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四、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雅克萨,在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内)回顾:清朝以前的历代封建政府是如何对黑龙江流域进行管理的?唐朝:政府在东北设立过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对东北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五代、 两宋时期: 东北地区的契丹建立了辽政权,女真族建立了金朝,和内地来往十分密切,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元朝时:

16、元政府在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省;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在东北有效地行使主权。1、原因:俄国侵略扩张,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16 世纪,俄国开始对外扩张。明清之际,俄罗斯已侵占了西伯利亚,并虎视眈眈开始 觊觎我国的东北边疆。黑龙江流域有茂密的森林,丰富的矿藏,肥沃的土地和丰盈的物产。清军入关后,东北防务一度空虚。沙皇政府乘机派军队入侵我国的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并与清军几次交战,均被清军击退。康熙初年, 俄军又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并继续向黑龙江上游侵扰。康熙帝决心赶走侵略者,组织了自卫反击战。2、性质:自卫反击战(俄国侵略扩张的结果)3、经过: 1685 年和 1686 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1)1685 年,清军进攻雅克萨,俄军大败,乞降,清军收回雅克萨,但未设兵防守即撤回瑷珲。(2)清军撤离后,俄军卷土重来,再建城堡。1686 年清军再次进攻雅克萨,至1687 年,俄军困守孤城, 只剩几十人, 无法再战。 康熙帝建议两国停战,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俄国因战败,被迫同意谈判。4、结果: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1689 年,中俄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