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分析》讲稿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7430236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207 大小: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案例分析》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事故案例分析》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事故案例分析》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事故案例分析》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07页
《事故案例分析》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故案例分析》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案例分析》讲稿(2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危险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知识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1第一节 危险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一、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熟 悉)基本概念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 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 危害分为两类。危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 结合。危险、危害因素: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影响 人体健康、导致疾病和对物造成突发性或慢性损 坏的因素。 2(一)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1、能量、危害物质 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 的危险、危害因素。常见的如:使

2、人体或物体 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各种有毒 、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造成危险或危害后 果的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一 是存在能量和危害物质,二是能量和危害物质 失控,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危害物质泄漏 和散发。 3 2、失控 失控主要体现在设备设备故障(或缺陷)、人员人员 失误和管理管理缺陷、环境环境因素等方面,并且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 程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的 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 (1 1)设备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设备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 辅助设施)辅助设施): 发生故障、误操作时的防

3、护、保险、信号等 装置缺乏或缺陷; 设备在强度、刚度、稳定性、人机关系上有 缺陷。4(2 2)人员失误)人员失误: 由于态度不正确、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 态不佳及劳动条件(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 可导致不安全行为(共13类):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及警告)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 手代替工作操作 物体存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攀坐不安全位置 在吊物下作业(停留)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不安全装束 忽视使用必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具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失误5(3 3)管理缺陷)管理缺陷 安全生产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安全生产管理

4、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 实现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现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 事故、人员失误的有效手段。事故、人员失误的有效手段。 (4 4)客观因素)客观因素 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色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色 彩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彩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 误,是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误,是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 6(二)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掌握)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便 于进行危险有害的分析与辨识。危险有害 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是“按 导致

5、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 ” 的方法进行分类,简介如下。7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分为如下六类:第1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 、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 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 缺陷等);(2)防护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 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3)电危害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 花、其他电危害等)

6、; 8(4)噪声危害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 、其他噪声等);(5)振动危害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 、其他振动危害等);(6)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射线、粒子、 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 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7)运动物危害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 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 其他运动物危害等。)(8)明火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 体、其他高温物质等);9(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

7、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 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11)粉尘与气溶胶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 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 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 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 良等);(13)信号缺陷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 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14)标志缺陷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 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1

8、5)其他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0第2类: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 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 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2)自燃性物质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 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 体、其他腐蚀性物质等);(5)其他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1第3类: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性微生物 等); (2)传染病媒介物;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

9、物;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12第4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负荷超限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 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 他心理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 功能缺陷);(6)其他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3第5类: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2)操作错误操作错误(误操作、违

10、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3)监护错误监护错误;(4)其他错误其他错误;(5)其他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6类: 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1)搬举重物搬举重物;(2)作业空间作业空间;(3)工具不合适工具不合适;(4)标识不清标识不清。14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1)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综合考虑 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 将危险因素分为2020类。(1)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 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 车辆、起重机械

11、、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 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 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 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 、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 伤害; 15(4)起重伤害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 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 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5)触电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 透水淹溺;(7)灼烫灼烫,是指火焰

12、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 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 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 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火灾;(9)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 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6(10) 坍塌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 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 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 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 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 爆破引起的坍塌;(11) 冒顶片帮冒顶片帮;(12) 透水透水;(13) 放炮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 事故;17(14) 火药爆炸火药爆炸,是指火

13、药、炸药及其制品 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 炸事故; (15) 瓦斯爆炸瓦斯爆炸; (16) 锅炉爆炸锅炉爆炸; (17) 容器爆炸容器爆炸; (18) 其他爆炸其他爆炸; (19) 中毒和窒息;中毒和窒息; (20) 其他伤害其他伤害。18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分析方法 (一)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主要内容(一)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主要内容(1)厂址;(2)厂区平面布局: 总图 运输线路和码头(3)建(构)筑物;(4)生产工艺过程;19(5)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设备、装置 机械设备电气设备 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装置粉尘、毒物、噪声、震动、辐射等危险作业部位管理设施

14、、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 卫生设施。20(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 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 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 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 我国于2000年颁布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200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了关 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对重大危险源 的辨识可以依据该标准和指导意见。 21(三)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1、直观经验法直观经验法 直观经验法包括对照、经验法和类比方法。1)对照

15、分析法对照分析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 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 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 法。缺点是容易受到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等方 面的限制,对此,可采用安全检查表、事故隐患 检查表的方法加以弥补。2)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或作业条 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 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222.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 险、有害因素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 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历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件树(ETAETA )、事故树(事故树(FTAFTA)等。 23第二节 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知识一、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熟悉)1.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采取事故预防对策时,应能够:(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