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新建设理念,突出环境创新建设理念,突出环境友好友好 全力打造全力打造镇江镇江干线干线公路典型公路典型示范示范工程工程 —S238 镇江金港大道创建“环境友好典型工程”汇报材料 2009 年 12 月 19 日,镇江市第一条第一条城市快速干道----S238 镇江金港大道开通运营, 这是我市继南徐大道后又一条高水平、高标准、高品位的生态景观大道 图 1 金港大道全景 该工程于2008 年 10月 16 日开工, 按一级公路结合城市一级主干道标准建设,起于京口区左湖互通,终止于新区通港路交叉口,道路总长 14.5 公里,路基宽 60 米,双向 8 车道,设计时速 100 公里,两侧设置辅道,总投资约 13 亿元在工程建设中, 指挥部积极开展全省交通建设工程 “两创三比”活动,坚持以质量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创优为目标,比工程精细、比资源节约、比环境友好,全力打造“环境友好型工程” 2011 年 6 月 1 日,通过市环保局组织的环境保护专项竣工验收, 这是我市第一第一个个通过环境保护验收的公路工程项目,代表了镇江道路交通建设的高水平和新形象,标志着2 镇江市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具体做法是: 一、高起点一、高起点定位定位,突出,突出“快速、现代、生态”“快速、现代、生态” 原镇大公路,双向四车道,服务水平低,配套功能不足,绿化少,景观效果差,混合通行严重,个别路段交通量近 4万辆/日路窄、平交道口多,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已经不能承载日益增重的交通负荷,道路改造,刻不容缓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完善大交通格局, 2008 年 6 月, 市委、市政府作出果断决策,实施金港大道(即原镇大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市领导高度重视,许津荣书记深入一线督查,刘捍东市长专题现场办会,要让“大交通”建设成为新亮点,把金港大道建设成生态景观大道、快速城市干道,成为一张城市新名片 图 2 金港大道夜景 指挥部高起点定位, 突出“快速、现代、生态” ,充分展示镇江公路新的建设理念,实现了“四个第一” , 第一条第一条全立交全互通城市道路,设计时速达 100 公里,第一次第一次引入辅道,消灭主车道红绿灯,既保证主车道快速通过,又方便道路两侧交通的集散;第一次第一次预留 BRT,具备快速公交通行的功能;3 第一次第一次引入公路数字化建设,实时监控,为道路“安全、快速、畅通”运行提供路网监控、信息服务及媒体播报等综合服务,实现了现代远程调度指挥。
图 3 道路监控设施 打造生态道路,突出“山水绿廊,田园风光”景观特色,流线型道路富有景观动感, 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 二、二、高高起点起点布局布局,,突出“安全、节约、突出“安全、节约、和谐和谐”” 金港大道拓宽改造工程是镇江市城市路网重点工程之一,为镇江主城区连接谏壁化工区、京口工业园区、镇江新区、大港港区和扬中等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通过创新思路,实现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完美结合 图 4 老路利用路段 一是一是坚持环境友好坚持环境友好项目充分利用老路资源,基本按老路布线,起点至上隍货场道路段为新建段,采用原规划预留通道,其它段落根据双侧拓宽为主兼顾拆迁量的原则,沿老路中线布线,全线4 14.5 公里,利用老路 12.4 公里,老路利用率达 86%结合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采取低路基方案减少公路用地宽度,从而减少土地占用,使得实际占用土地数量得到较大幅度下降,工程占用土地减少了 1034 亩 二是二是突出安全节约突出安全节约以安全生产为第一要素,安全与建设相辅相承,路基防护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互协调。
雨污水排水管道设计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截流,集中处理社会管网全部一次性预埋下地,为沿线地块开发、城镇规划等提供服务,减少道路反复开挖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是三是彰显彰显人文景观人文景观结合镇江历史文化,将红玉击鼓、白蛇传、刘备招亲等具有镇江文化特色的历史经典故事图案雕刻于桥梁人行道栏杆上,在提高景观效果的同时,凸显镇江历史文化 图 5 筑造石栏杆雕刻的水漫金山 四是四是凸显自然和谐凸显自然和谐 充分展示“山水绿廊,田园风光”景观特色,工程建设坚持做到工程美与周边生态美的统一,结合沿线左湖、月5 湖等地形地貌特点,全线绿化投入 7000 多万元,品种约 100多种,营造“路在林中,林在路中”的景观氛围,融于自然,还原自然对地表上层高肥土壤进行剥离和保存,作为景观绿化工程所需的耕植土,全线土方利用约 12.6 万立方米,节约投资 400 多万元, 以最小的投入, 发挥最好的绿化效益全线绿化工程效果明显,植被覆盖率达 95%以上,基本无裸露的泥土,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持边坡稳定,形成绿色通道 图 6 雩北小学声屏障 五是五是有效控制噪有效控制噪音在试运营期,对沿线敏感点进行噪音检测。
通过检测,,全线绿色通道工程对运营期噪声起到了有效的消减作用对原设计通过栽植绿化未能达到隔音降噪效果的地段镇江市雩北小学这一特殊敏感点,追加建设了声屏障 三、三、高起点建设高起点建设,,突出“精细、环保、优质” 突出“精细、环保、优质” 金港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建设提出了“5 年不中修,10 年不大修”的质量目标,坚持内外兼修,做到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统一,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 ,实现道路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一是一是坚持事前控制坚持事前控制工程开工前,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6 现场勘察确定各取弃土场,按照环评要求,结合沿线规划和地块开发等,确定临时驻地项目部、临时便道、拌合场等位置镇江新区段 7 公里取土全部来自于沿线开发区开发建设挖掘弃土, 节约土源约 50 万方, 降低成本 1000 余万元左右其它取土场结合地块开发采用去高整平的解决土源的方式,既解决了废弃物的占地、环境污染,又节约了资源、节省了造价 二是二是坚持坚持中间中间控制工程施工中,路边坡防护结合了工程沿线实际情况,采用了以绿化生态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为辅的防护措施,不仅有效地保护了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很好地防止水土流失对公路的影响,而且美化了道路和生态环境景观。
对施工场所施工期物料装卸、运输、拌和等过程进行了控制,有效减少了粉尘污染对易飞扬的颗粒材料在运输和堆放期间进行覆盖根据天气及作业性质情况,确定洒水频率,保持施工作业环境不造成飞尘污染 图 7 沥青拌合场 为防止沥青烟雾、作业粉尘对居民的影响,所有沥青拌和场、料场等作业场都设在居民住宅区下风向 500 米之外运输粉状材料时采用袋7 装或灌装,并在重点路段减速慢行为了防止含油污水污染水体,在远离河流的地方设置机械停放点和加油、检修点,并将各处产生的污水收集,经隔油处理后排放各标段全部按要求做了废渣的堆放,施工废水排入沉淀池,沉淀后二次利用或用于洒水各标段均做到了把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堆放,并定期送当地垃圾场进行处置 三是三是坚持事后控制坚持事后控制在主体工程完成后,对项目部的临 图 8 取土场复垦后 时驻地、拌合场、施工便道和取土场等进行了清理,能利用的交付地方利用,不能利用的均进行了复垦处理 图 9 沥青拌合场复垦后 四、四、高起点控高起点控制,突出“人才、制,突出“人才、科技、效益” 科技、效益” 指 挥 部 在 工程建设中坚持“科技强交”战略,充8 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坚持细化管理,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努力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图 10 老混凝土板凿除 一是一是加强加强项目项目科技攻科技攻关在工程建设中,强化项目科技先行,通过建设项目,培养锻炼科技队伍,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选定 《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在半刚性基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在 A3 标 200米试验路段取得试验成功,通过开展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应用研究,降低水泥稳定碎石层单项造价 20%,同时也避免了废料运输、处理带来的粉尘环境污染等问题该技术在 340省道丹阳段等施工中全面推广应用,利用率达到 80%,节约了大量工程建设成本 图 11 混凝土再生集料生产 该课题同时获得了2010 年度镇江市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评定二等奖 二是二是加强加强“三新”“三新”技技术术推广推广应用优化路面结构,沥青路面全线下面层采用 SUPERPAVE 高性能沥青面层结构及上面层采用 SMA9 沥青马蹄脂结构,提高了路面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积极推广新材料,F7611 环氧沥青在桥面防水层中的应用,大大改善了桥面防水性能,同时兼具桥面水泥砼和沥青砼之间的粘结层的作用,提高了桥面铺装的质量;使用水泥粉煤灰填料进行结构物回填, 提高了结构物回填质量, 减少桥头跳车,既保证了质量,也缩短了工期;桥梁 V 腿施工中使用企口免拆收口模板,保证新浇筑混凝土非水平施工缝设置。
优化老桥建设方案,对沿线老桥全面评估,丁家桥、龙山立交、灰管桥、纪庄桥及镇澄路立交等 5 座桥梁通过采用植筋拼宽、分离拓宽、上部结构拆除下部结构利用等方式进行全面合理利用,既节约了工期,也降低了造价,更保护了环境 三是有效提升三是有效提升项目效益项目效益社会效益社会效益,金港大道在城市道 图 12 金港大道全景 路建设中引入辅道,提升了城市道路行车速度,方便了沿路周围居民和 企 业 的 出行, 问卷调查满意率达到 89% 汽车行驶速度提高了 42.86%,单车通过金港大道节约燃油 20%,全年通行车辆节约燃油约1857 吨环境效益环境效益,金港大道新增绿化面积 85 公顷,周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由原来多路口建设成每小时 100 公里全10 封闭的快速路, 减少汽车启动行成的尾气排放, 节省了燃油,每年减少排放大气污染物 74-130 吨空气质量得到净化,极大地改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经济效益经济效益,金港大道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镇江新区投资环境根据镇江新区投资促进局和新区经济发展局提供的数据反映,道路建成后新增企业 112 个,新增投资 242.04 亿元因自然增值和环境改造增值,土地价格提升 50%以上。
S238 镇江金港大道通过创建“环境友好型工程” ,为镇江市干线公路生态环保建设积累了经验,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我市将借鉴金港大道的成功做法,把“环境友好型工程”建设延伸到全市干线公路工程建设中,打造镇江良好的投资、旅游、人居环境,为镇江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作出交通应有的贡献 镇江市干线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