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分类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7352396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新疆分类考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新疆分类考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新疆分类考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新疆分类考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新疆分类考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新疆分类考试历史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新疆分类考试历史试题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年新疆分类考试历史模拟试题【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分类考试网站和学校提供】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 ,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以下选项不能说明材 料内容的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要求中华民族自求解放C、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 大政策D、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解题关键是要弄懂材料中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材料中文字“反帝国主义” “国 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说明孙

2、中山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由此可见B、C和D均符合这一思想,而A是反对清 王朝统治,与材料反映内容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A。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形成和发展三民主义内容。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 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A、驱除鞑虏B、创立民 国C、平均地权D、扶助农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致国家富强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的提示可知这是孙中山 解决民生方面的办法:平均地

3、权。故选C。(12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都是以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为动力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 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 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 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

4、,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 ,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 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 ”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1 84

5、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 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1)据材料一,概括回答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阐述的核心观点,为此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理论创新? (2分) (3)材料三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各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

6、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特点。(2分)答案(1)主要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西学东渐”) (1分) 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3分,任答3 点) (2)观点: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苏俄社会制度基本一致。(1分) 创新:提出新三民主义。(1分) (3)“五四”以前,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如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 其变法政治理论。(2分) “五四”以后,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如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

7、国的传统文化。(2分) (4)特点: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紧相连。 (2分,任答2点)解析试题分析:(1)主要表现:要求根据材料一来概括回答。由材料一中的“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 ,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即可得出。背景: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西方传教士东来以及西学东渐主要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 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 (2)核心观点:要求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根据材料二中的“大道之行也,天

8、下为公”和“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 此相似”可以概括出来,即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苏俄社会制度基本一致。理论创新: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俄国十月革 命之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文化倾向:根据材料三中的“五四”以前“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 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 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得出结论。举例:五四以前的可以用洋务派和维新派的一些史实来说明;五四之后的用 新文化运动的史实来说明。 (4)特点:这一题要求根

9、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四中的“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 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可以得出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经历了器物到制度 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紧相连。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 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中体西用与维新思想;思想解放 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2

10、6分)从19世纪上半期起至今,许多中国人表达了他们形形色色的美国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要想是真正以人民为主,造成一个“全民政治”。世界上把“全民政治”说的最完全最简单的,莫过于美国 大总统林肯说的“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这个意思译成中文,便是“民有”、“民治” 、“民享”。 1923孙中山在广州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演讲(孙中山全集第8卷) (1)孙中山的什么思想与“民有”、“民治”、“民享”接近?结合民国初年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孙中山宣传“全 民政治”的原因?(6分) 材料二:“雄视一时的

11、美资本主义,深深陷进今日的不幸局面,四处受掣,窒息垂死”“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 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技术统治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 新兴社会。” 郑林庆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1933年)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使作者认为“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技术统治等),就是要 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6分) 材料三:“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 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 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以为着种植主

12、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以为着 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年版 材料四:“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 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人民教育出版社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2005 年6 月第一版。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3)阅读材料三、四,分析我国的历史教科书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对美国宪法的评价有何变化?并结合时代背 景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12分)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

13、从中国人“美国观”的演变中,你有何启示?(2分)答案(1)思想:三民主义。(2分) 原因:民国建立后,北洋军阀实行独裁统治,民国有名无实,并未赢得民族独立;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社会矛盾仍 然非常的突出;(一个要点2分,共4分) (2)因素:1929年到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未能解决,经济萧条;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五年计划的形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一个要点2分,共6分。) (3)变化:20世纪50年代末(材料三)认为美国宪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美国民主自由是虚伪的。(2分)21世纪初(材料 四)则客观地肯定了美国

14、以宪法确立的民主共和制的重大历史意义。(2分) 原因: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敌视政策;国内“左倾”思想的出现;中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 (一个要点2分,任意两个要点4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21世纪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 民主与法制;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等因素促进两国联系全面加强;思想解放,意识形态的影响日渐淡化,因此能更理性地看待 美国。(一个要点2分,任意两个要点4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4)历史认识和评价与时代的变迁以及评价者的立场、价值观念和文化构成密切相关。要正确认识他国,应该尊重历史、尊 重国情、尊重差异。等等。

15、(一个要点1分,共2分;言之成理,亦可得分。)解析试题分析:(1)思想:材料中的“民有”、“民治”、“民享”分别对应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 主义,所以回答三民主义。原因:题目要求“结合民国初年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所以根据民国初年的这个时间, 将所学的这一时期经济、政治方面的史实列举并加以简单分析即可。 (2)因素:根据材料的出处所显示的时间1933年和材料所反映的美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可以很自然的联想到当时美国正处于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中;再结合材料中的“一番巨大的修改”是指如计划经济、技术统治等,可以联想到当时苏联实际 在执行所谓的计划经济、技术统治,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故又找到了另一个因素。 (3)变化:根据材料三中的“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为着剥削的自由”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认为美国宪法维护资 产阶级利益,美国民主自由是虚伪的。根据材料四中的“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可知客观地肯定了美国以宪法确立的民主共和制的重大历史意义。原因:则需要从两个时代中美关系的具体表现和中国国 内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化两个角度去回答。 (4)启示:可以从我们对美国认识的变化中得到历史认识和评价与时代的变迁有关,当然也与评价者的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