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mingti****nghao 文档编号:47329799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6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B 温家宝在报告 2009 年工作总体部署时说,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 900 万人以上, 城镇登记失 业率 4.6%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 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 续改善。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 下原则: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 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2.C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3 月 6 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妇女招待会, 庆祝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99 周年。3.D200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2009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

2、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4.B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如何解决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一直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5.D 自远古时期,我国素有神仙信仰,这种独有的神仙信仰沿袭而下,到东汉中、晚期为道教所继承,成为道教信仰的核心内容。6.A 制度的简单扼要的定义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人们的行动存在着利益的 “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种成分”。而交易是同时包含这三种成分的“最小的单位”。经 济制度中集体对个体行动所进行的“抑制、解放和扩张”是通过对交易的规范而进行的。所以“交易”是分析经济制度的基本范畴,买卖交易、管理交易和限额交易 的规范共同构成经济制度。7.C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大会通

3、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2758 号决议,而题目要求的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期间,故不选。8.C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故排除 A、B 选项。而金瓶梅的现实主义对红楼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排除 D。9.B 正是由于茶馆和等待戈多的社会批判精神,才使得它们的上演与观众产生了共鸣,引起了轰动。10.B 很多人在冬天容易流鼻血,尤其是儿童,一到冬天就经常鼻子出血。这是由于冬季气候干燥寒冷,鼻腔黏膜随即变得干燥脆弱,很容易受伤而导致小血管破裂。此 外,在寒冷干燥的冬季,为了提高鼻腔内部的

4、温度和湿度,鼻腔内流经的血液比较多,鼻腔黏膜的小血管因而容易充血,导致破裂出血。11.D 千岛之国是印度尼西亚,芬兰是千湖之国,因此答案是 D。12.A 休渔是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各海区、水 域,每年都不是固定的。休渔期就是禁渔期,它根据水生资源的生长、繁殖季节习性等,避开其繁殖、幼苗生长时间,以保护资源。13.C80 年代初,美国最早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研究。首例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Modified Organism,GMO)于 1983 年问世,转基因作物(1986)批准进行

5、田间试验,延熟保鲜番茄(1993)(Calgene 公司生产)在美国批准 上市,开创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应用的先例。14.C 贝加尔湖的最大深度为 1640 米, 是世界上第七大湖泊和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它容纳了地球全部淡水的五分之一。马里亚纳海沟全长 2550 千米,平均宽 70 千 米,大部分水深在 8000 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兹海渊,为 11034 米,是地球的最深点。黑海是海,不符合题目要求。15.D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 150154年), 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 215219 年)活了七十岁左右。 华佗(约 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汉族

6、。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 145 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本题答案为D。16.B 均田制从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开始推行,后来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在唐朝中期被破坏。因此为正确答案。17.C 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 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1986 年我国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等说法显然是错误的。18.C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57条第 2 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 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 (三)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 药品监管局未听取

7、被处罚人的陈述申辩即作出处罚决定,属违反法定程序,应 判决无效,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19.D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不当得利在性质上看来是事实而不是行为。题中李某在张某门口捡到钱包,可推断出钱包为 张某所有而不是无主物,李某经张某请求后仍拒绝归还,其行为侵害了张某的财产所有权,是李某以自己的行为对张某的财产的非法占有,故排除 A 项。李某的行为 也不属于为他人利益而进行管理的无因管理行为,因其主观上没有为他人利益的目的,排除 B 项。自助行为是在自身受到不法侵害后向国家请求援助的行为,明显不 符合题意。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96 条规定:“拾得物

8、灭失、毁损,拾得人没有故意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拾得人将拾得物据为己有的,拒不返还而引起诉讼 的,按侵权之诉处理。”20.A 具体的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 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属同一犯罪构成的 情况。例如,行为人本欲杀甲,黑夜里误将乙当作甲进行杀害。根据法定符合说,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而不只是保护特定的甲或者特定乙的生 命,因此,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想杀人,而客观上又杀了人,那么就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这样 C 选项就被排除了。本题考察的另外一 个知识点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

9、即“乙的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 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 这一事实是否可以评价为甲的开枪射击行为的结果。对因果相当性 的判断,要具体分析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概率的大小;二是介入情况的异常性的大小;三是介入情况对结果的作用大小。 开枪射击是一种高度 危险的行为,心脏病作为一种介入因素并非异常,因此本题中的甲应当对结果负责。这样 B 选项就被排除了。既然对象错误不影响甲符合故意杀人罪,因果关系也具有相当性,甲就应当对父亲的死亡结果负责,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选项 A 正确。很多考生会认为 D 项为正确选项。根据具体符合说,由于行为人本欲杀甲,而客 观上却杀害了乙,二者没有具体地相

10、符合,行为人对甲应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对乙应成立过失致人死亡。但现在的具体符合说论者也都认为, 这种对象错误并不重 要, 因而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所以,就这种对象错误而言,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的结论完全相同。选 D 的考生没有认真领会法定符合说的内涵。21.C 行政处罚法第 10 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 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由此可知 A 的说法是错误的。 行政许可法第 16 条,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 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地

11、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 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 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由此 B 项是错误的。 立法法第 60 条,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由此 C 是正确 的。 立法法第 85 条: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由此,D 的说法是错误的。本题 正确答案是 C。22.C 根据宪

12、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因此言论自由的地位要高于其他权利。23.BA 项否定了法的阶级性。法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C 项否定了法的物质制约性。 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法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这里所说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条件相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 式、地理环境、人口的增长及其密度等诸多方面,其中主要是统治阶级建立政治统治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法的物质制约性同法的阶级性相比较, 则是更深层次的 本质属性。它是法产生与存在的客观基础。D 项明显错误。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所作的科学揭

13、示, 表明了法与客观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 表明了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B 项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正确理解。24.D 根据公证法第 6 条,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A 项说法正确。第 37 条,对经公证的以给付 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 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 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B 项说法正确。第 40 条,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C 项说法正确。第 26 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 委托他人

14、办理公证,但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应当由本人办理公证的除外。所以 D 项说法错误。25.C 本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确定答案。第一,张某对李某及其父亲的人身侵害不是同一个诉讼标的,虽然侵权主体都是一样的,但是被害人是不同的,实际上客体是两 个行为,因此诉讼标的属于同一种类,只能是普通的共同诉讼;第二,题干中已经明确“法院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的情况下决定将上述两案合并审理”,因此一定是 普通共同诉讼,因为必要的共同诉讼不需要经过当事人同意合并审理, 法院就可以自行合并审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26.D 文中提到“隐忧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可见表示内外皆有忧的“内忧外患”和“内外交困”均不合题意

15、。尺布斗粟:形容数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 和。“尺布斗粟”用在此处有些牵强,故排除。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符合题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27.C 貌合神离:表面上关系很融洽,实际上是各怀心思。也指表面相似而实质不一样。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沆瀣一气:比 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明争暗斗: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挤。本句讲商业银行须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与开发商同流合污。故选“沆瀣 一气”最合句意,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8.D 用音乐来促进酱油发酵,这本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因此第一空用“奇效”更贴合文意

16、。对应后文的“品质提高,成品色泽红润,口感甘甜”,可知前面“发酵周期”应是“缩短”。因此本题答案为 D。29.D 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 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由文中“券风袭来”可知第一空为消费者的反应是由劵风来袭而引起的,故排除 B。A 项“头昏眼花”明显不合题意,故排 除。当机立断: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举棋不定: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由文中“不用呢”、“用了呢”可知消费者是“举棋不定”。故 D 为正确答案。30.D 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很主观不虚心。刚愎自用: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显然“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不合适,排除 B、C。颠倒黑 白: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文中讲“文化”,显然与黑白是非没有关系,因此可排除 A 项。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 结果,符合题意。D 是本题的正确答案。31.D“胆战心惊”、 “不寒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实验/测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