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32852 上传时间:2017-08-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1 总 论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贵阳市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东部,下辖一市三县,总面积 8034km2,规划城区约 495 km2,现状全市总人口达到 355.14万人,城区人口 161万人,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贵阳市机动化发展迅速,2006 年,机动车拥有突破 27万辆,比 2000年增长近 3倍,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很大压力。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收入增加,交通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不但造成交通拥

2、堵,还将导致资源、能源短缺,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用地资源十分紧张的山地城市,城市建设发展用地的不足将成为贵阳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按照国务院 46号文件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同时进一步贯彻贵州省近年提出的“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交通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城市用地开发的引导和控制、满足较长距离快速出行,还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城市应对不良气候等部分突发情况的应变保障措施。基于以上背景,贵阳市建设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贵阳市轨道交通线

3、网规划,2008年贵阳市政府以筑府通【2008】10 号文件批复通过。该规划线网由 4条线路构成,线网规模约为 139.3公里,设置车站 72座,其中换乘站 8座。随后,贵阳市建设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 2009年 3月编制完成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该规划对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机及建设安排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贵阳市 20102020 年的近期轨道交通建设任务:1 号线、2 号线(一期)工程,总长度 55.95km,其中,地下线长 34.41公里,占 61.5%,地面及高架线长 21.88公里,占 38.5%。车站共 35座,其中高架站共 18座,地下

4、站为 17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贵阳市建设局于 2008年 4月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求编制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编制单位在规划编制初期已经介入规划工作,并同相关编制部门保持沟通,从相关部门收集现有资料,现场进行充分调查,根据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以及规划环评导则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1.2 规划环评目的和评价原则1.2.1 评价目的通过本次评价工作,分析建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协调性

5、和相容性,分析本规划实施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以及规划的外部环境制约因素,对规划的总体布局、建设规模、实施方案进行环境优化,确保轨道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识别本规划可能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规划的可行性,为今后规划实施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明确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规划实施阶段的项目环评提供技术指南,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目的。1.2.2 评价原则(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

6、对社会经济、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轨道交通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比较总体上属于清洁环保的交通方式。(2)整体性、一致性原则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城市发展战略、政策、规划做整体性考虑。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主要是考虑贵阳市提出的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体现轨道交通在改善地面交通、降低燃油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方面的优势,同时通过优化选线和工程措施将轨道交通在振动、电磁、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降至最低。(3)公众参与原则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同时根据规划不同阶段的情况确定具体的公众参与的方式。近期轨

7、道交通建设规划线路中已经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工作,线路走向和车站分布明确,因此除咨询相关职能部门外,还分采取网络、报纸、公众座谈会和现场发放表格的形式开展公众参与工作。(4)早期介入原则,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去;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编制初期即已介入并保持与规划编制部门的充分沟通。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7)交通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8、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 2003年第 5号;(8)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务院文件国发200038 号;(9)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 修正)(2004 年 5月 28日起实施);(10)贵州省绿化条例(1996 年 5月 29日起实施);(11)贵州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正案(1999 年 9月 25日起实施);(12)贵州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5 年 3月 1日起施行。)(13)贵州省森林条例(2000 年 3月 24日起施行);(14)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2004 年 1月 1日起施行);(15)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2001 年 1月 1日起

9、施行);(16)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1997 年 3月 27日);(17)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2 年 4月 20日施行);(18)贵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正)(2004 年 7月 1日施行);(19)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黔府发199422 号);(20)关于印发贵阳市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筑府发199637 号);1.3.2 相关规划(1)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2)贵阳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12020);(3)贵阳市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4)贵阳市各片区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5)贵阳市

10、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6)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7)贵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8)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82020);(9)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0)贵阳市南明河流域(城区段)排水系统规划(2006-2020);1.3.3 采用的评价技术导则和环境标准1、采用的评价技术导则(1)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HJ/T2.4-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3)HJ/T2.3-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4)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5)HJ/T130-2003规

11、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6)HJ/T10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7)HJ/T 24-1998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评价技术规范;(8)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2、采用的环境标准(1)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GB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CJ3082-1999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4)GB10070-88 城市区域振动环境标准;(5)GB12348-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6)GB12523-19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1.4 项目有关文件、资料(1)贵阳市建设局“关于委托开展贵阳市城

12、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2)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3)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20);(4)贵阳市轨道交通 1号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间报告)2008.7(5)贵阳市轨道交通 2号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间报告)2008.72 评价总体设计2.1 评价范围1、总体评价范围建设规划范围以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范围作为轨道建设规划的重点范围,即包括中心城区、金阳片区、白云片区、三桥马王庙片区、小河片区、二戈寨片区、花溪片区、新添片区、龙洞堡片区,规划面积约 495km2。同时,将城市远景发展研究范围拓展至贵阳市域。根据建设规划,本

13、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贵阳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的 1号线、2 号线(一期),线路总长 55.95km。2、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环境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地上轨道线路两侧各 200m距离范围。环境振动影响评价范围为轨道线两侧各 60m距离范围。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线路周边 200m范围。电磁影响评价范围为距线路外轨中心线 50m以内。2.2 评价年限现状分析年:2010 年预测分析年:2010 年2020 年2.3 评价重点考虑到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在评价范围内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为:(1)评价和分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提出的规划目标以及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建设规划和

14、上层位及同层位规划的相容性、协调性。(2)实施本规划对环境资源,特别是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合理性分析。(3)预测分析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对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缓解措施,结合轨道交通环境影响特点,分析规划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提出规划调整建议,并对本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要求和建议。2.4 评价因子(1)地表水影响评价因子:石油类、NH3-N、BOD5、CODcr;(2)噪声影响评价因子:等效连续 A声级 Leq(A);(3)振动影响评价因子:VLZ10(4)生态影响评价因子:线路与生态敏感区的临

15、近度、线路与生态敏感区交界面的长度及线路周边 200m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森林公园、文物古迹、生态景观。(5)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主要为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包括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节省城市土地面积和能源,节省市民出行时间,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环境效益等。2.5 评价方法(1)核查表法将规划方案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列表,便于核对。 (2)类比调查法在规划影响分析评价中,类比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及深圳市已建轨道交通产生的环境影响,对本次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在规划方案分析中,如果出现建设规划与城市其它规划不相容现象,也可类比其它城市轨道建设的经验,必要时调整建设规划或其它规划方

16、案。(3)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法通过收集现有资料了解贵阳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城市用地规划,了解沿线周边用地的规划功能,对建设规划沿线用地现状进行了现场调研,利用环境质量年报(2007 年)了解沿线声环境现状,并作为本次评价的基础。(4)专家判断法专家判断法是指个别、分散地征求专家意见。由于规划本身的不确定性及多变性,使得专家作用在开展规划环评时更加重要。通过对轨道交通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内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专家判断,对受影响后的未来状况作出预断,对影响的类型和强度提出定性或定量的判断,提出各种比选方案,并推荐优化的决策方案。(5)叠图法将建设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生态敏感区分布图、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等图件进行叠加,估计轨道交通建设对不同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