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261457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88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o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分析 一、区域经济背景 (一)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 特色经济: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 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 的地域性国民经济。1、区域特色的形成原因(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在一定范围内,各区域由于自然资 源和历史基础,人口、技术和资金,市场、 组织和管理等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不同表现出 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可分为: 自然差异:地理、自然和历史基础差异 位势差异: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差异 趋势差异:经济发展趋势差异1、区域特色的形成原因(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指向: 原料指向: 消费

2、市场指向: 劳动力指向: 高科技指向: 交通枢纽指向:1、区域特色的形成原因(3)劳动分工规律 社会分工: 劳动地域分工: (4)区域利益2、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1)区域产业结构特色 主导产业: 辅助产业: 基础设施产业: (2)区域产业布局特色(二)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三)市场化水平(四)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二、区域文化背景分析(一)区域文化的含义 区域文化是指反映地方特色有形的以及长期历史积淀中形 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 展道路的选择 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

3、定区域经 济发展的速度 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水 平 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三)我国区域文化背景与区域经济1、儒家文化的精神实质 重生更重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爱”; 纲常伦理(三纲五常) 2、道家文化的精神实质“道”是万物之源; 宣扬自然主义; 主张“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3、释(迦牟尼)家文化的精神实质(三学) 戒学(抑制邪恶,积习善行);定学(安定身心,集中精神) 慧学(如理思维,彻悟实相)宣扬心即佛,佛即心,即心 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求得心,即成佛(三)我国区域文化背景与区域经济o儒家治世,道家修身,佛家

4、治心;o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o儒,道,佛的融合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1、对生命价值的关切;(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实现人 生的价值;道家主张回归自然,不为功名利禄,默默奉献;佛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前生后世,注重前生的修行) 2、对人生崇高境界的追求; 3、重视心性的修养。三、区域历史基础分析o(一)历史基础分析的一般方法 1、横剖面方法 时间序列、剖面与剖面的变化、剖面的选择、 瞬时剖面 2、历史地理研究分析方法 把历史事件、历史因素、发展动力放在地理背 景中,探求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三、区域历史基础分析(二)区域历史基础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历史沿革分析 2、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历史事

5、件分析 3、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复习思考题第二节 区域人口劳动力分析o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o(一)人口的数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 小 在一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下,区域劳动人口的多 少及其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重的大小,直接影响 到区域的生产规模、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和用作 区域发展的投资的积累水平。 这并不是说,人口数量越多,生产规模就会越大 。人力资源过剩,失业问题严重,收入水平降低 ,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生产规模扩 大 。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二)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水平的影响 人口素质由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 道德修养等方面构成。 体

6、质好,精力旺盛,在同等情况下,能胜任多 种工作,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文化素质高的人口,易于学习和掌握甚至创新 各种生产技术,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口的道德修养影响区域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间 接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 。 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o(三)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对区域发展影响 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 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 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 生产结构。 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二、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o(一)区域人口分析人口的数量是人口在时间上持续发展和空间 上不断扩展的总和;人口数量对生产分布和区域发展

7、有重要影响 ;人口数量并不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只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 加速或延缓作用。区域人口分析从自然特征看,人口有男女性别和年龄大 小等区别;从社会特征看,人口有职业、文 化水平、民族等的不同。 1.性别构成o两种表示方法:以男性与女性人口各占总 人口的百分比表示;以男性人数对女性人 数的百分比表示,即以女性人口数为100, 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 o其失调导致过低的结婚率和过低的出生率, 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安定 和经济生活的效率。 区域人口分析o2.年龄构成特征o人口的年龄构成是指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 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o划分不同年龄组o影响人

8、口年龄构成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死 亡率和人口迁移。 区域人口分析o3.职业构成o职业构成是指区域人口中,劳动人 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亦 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 职人员总数的比例。 区域人口分析o4.民族构成o民族构成是指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 中的比例关系。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民族 不同于种族,它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 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 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 共同体。 (二)人口增长分析人口增长是人口再生产的表现形式。区域人口的增长 直接受由出生和死亡所决定的自然增长与由人口迁 移所构成的机械增长的影响 1.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 人口

9、的自然增长,即人口再生产是一般区域人口增长的 主要方式。 出生率是指一个区域一年中新生婴儿数与总人口数的比 率,它受人口年龄构成、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人 口政策、国家卫生水平及婚姻状况、宗教、风俗习 惯、教育及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分析o死亡率是指一个区域一年中死亡人数同总人 口数的比率。受性别、年龄构成、自然环境 、战争、饥馑或营养缺乏、医疗卫生条件及 其他社会因素影响 人口增长分析o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即区域人口的自然增 长率,它反映了区域人口在出生和死亡相互 作用下的人口自然增减状况。 o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 原始型。特点是两高一低,即高出生率,高 死亡率,其中婴儿死亡

10、率超过200。人 口死亡率按近出生率,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很 低,总人口增长缓慢,甚至长期停滞不前。 年轻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死亡率 下降,但出生率还保持在原始型水平上,使 出生率显著地高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大 提高,人口总量迅速增多,年龄构成趋于年 轻。 成年型。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大致稳定在一 个较低的水平上,出生率比过去有了明显降 低,人口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年龄构成由年 轻化向老年化演变。 衰老型。由于人口的老化,死亡率由低水平 回升,出生率继续下降,终于跌到死亡率以 下,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人口增长分析人口增长分析o2.人口的机械增长分析。区域人口机械增长是指 区

11、域人口的净迁入。通常用机械增长率表示。机 械增长率是指一地区(城市)年内迁入和迁出人 口的差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机械增长率为负,说 明区域人口为净迁出,为正则说明为净迁入。 区域人口的机械变动受经济、政治、宗教、文化、战 争和灾荒等因素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直接后果表现为对迁入和迁出区域人口数 量、性别、年龄构成、文化构成以及社会经济发 展等的不同影响。 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迁移的间接社会经济后果是迁出地区人口 压力减轻,可能得到移民汇款收入,但劳动 力减少,特别是具有熟练技能与高文化水平 的劳动力的迁出,使迁出地的抚养、教育费 受到很大损失。 对区域人口机械变动的分析,不但要对迁出或 迁入的人口数量

12、及其素质与构成进行分析, 而且还要分析对迁出或迁入区域社会经济发 展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三、人口素质分析o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文 化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o1.人口的身体素质。人口的身体素质受遗传和其它先天 因素、营养及地方病等的影响。遗传因素从根本上规定 着人口的质量,决定着人口质量水平的可能限度。 对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的分析,有助于搞清影响区域人口身体 素质的原因,明确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现状及其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为制定区域人口发展规划提供依据。o2.人口文化技术素质。o反映人口文化技术素质的指标主要有:人口受教育等级 与年限、劳动者职务及技术等级、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 数

13、、小学普及率、中学普及率、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人 口比重等。 2.人口文化技术素质o通常使用的评价指标是: (1)文化人口比重。 (2)文化程度构成。指具有小学、初中、高 中、大专等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教育普及程度。指各级学校的就学率及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普及率。 3.人口的思想素质。 o(一)劳动力供应分析 区域劳动力的供应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要求。 在总人口中,只有一部分人具备从事社会劳 动的能力,这部分人才可能称为劳动力人口 。 与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相比,其质量更为重要。 高质量的人口比低质量的人口可以创造更多 的社会财富。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设 备、技术及工艺

14、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对 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劳动力供应分析(二)人口的分布分析o(二)人口的分布分析 1.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从人口过程的本身来讲,影 响一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区域人口的自 然增长水平和机械迁入水平。 2.人口分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人口分布影响区域发 展,而区域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人口分布。区域分 析中,应重点分析人口分布与区域资源分布、国 土开发、生产力布局的适应或协调关系。因为人 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二)人口的分布分析o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一般用人口密度。所谓 人口密度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域内单位面 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了一定区域 范围内人口

15、疏密的平均状况。 o经济人口密度是指各种自然资源、经济资源 与人口的比。如人均水资源量、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人均收入、人均工农业产品。该指 标反映了人均资源拥有水平,从经济发展的 角度说明了人口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三)劳动力的质和量o劳动力的质量即劳动力的素质,包括三 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 思想素质。o身体素质o文化技术素质o思想素质(四)劳动力就业与失业(五)教育成本与收益五、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o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生产或资源的 供给相适应适度人口与人口承载力研究 适度人口、人口容量和人口承载力的概念 (一)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 济上的最大收益点

16、,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 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 益点”的人口便是最合适的人口。适度人口与人口承载力1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条件 (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或占有) 水平下的适度人口对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 2人口容量 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资 源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 能供养的人口大小。(二)适度人口与人口承载力o1适度人口因地而异 不同地区的资源有不同的丰度、种类和质量 ,即使在同一纬度地区也会由于地形及距 海距离的远近而水分、土壤、植被等资源 (条件)有很大差异。 o2适度人口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 在一定时期内,无论再生资源或非再生资源 ,可被人们利用数量是个常量,是有限的 。适度人口与人口承载力3适度人口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在相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下,经济生产力 和技术水平越高,资源的利用率就越高,满 足人们需求的物质产品的生产量也就越高, 所以适度人口也就越大。 4适度人口因时间而异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与之相应的人 均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