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焦点更清晰:认识对焦原理+经验分享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90511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你的焦点更清晰:认识对焦原理+经验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你的焦点更清晰:认识对焦原理+经验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你的焦点更清晰:认识对焦原理+经验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你的焦点更清晰:认识对焦原理+经验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你的焦点更清晰:认识对焦原理+经验分享(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子每日教程之让你的焦点更清晰:认识对焦原理 +经验分享相机镜头无论结构多么复杂,实际上都可以被视为一片凸透镜,从基本的 光学原理我们可以看到,凸透镜轴心以外无论什么方向来的光线,在通过凸透 镜后,都会被折射,而交汇于一点,这些光线的交会点被称为焦点,通常将能 够清晰成像位置上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叫做焦平面,对于那些处在焦平面的物体, 相机都能清晰的拍摄下来,而离焦平面前后越远的景物,图象就越模糊。 一、一、 手动及自动对焦原理手动及自动对焦原理 对于离镜头远近不同的物体,通过镜头后要在固定的位置清晰成像就需要 进行对焦(调焦)。直观来说当镜头调好焦距后,被摄体就会特别清晰。传统 相机绝大部分镜头

2、的对焦方式都是改变菲林面与镜片之间的距离,在取景时若 人为用手来调整此距离就被称为手动对焦方式。数码相机镜头在光学原理上与 传统相机没有任何不同,只不过在焦平面处将菲林换成了 CCD 而已。 在相机发明后的大部分时间中,都采用手动对焦的方式,直到本世纪六十 年代后期,微电子技术大发展并在相机上加以应用后,才出现自动对焦的概念。 相机自动对焦是一个复杂的光电一体化的过程,简单说其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反 射的光让相机上的光电传感器接受,通过内部智能芯片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 置进行对焦。 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都采用被动式(我们的小五):即直接接 收分析来自景物自身的反光,利用相位差原理进行自动

3、对焦的方式。这种自动对 焦方式的优点是自身不要发射系统,因而耗能少,有利于小型化。对具有一定 亮度和反差的被摄体能理想的自动对焦,在逆光下也能良好的对焦,且能透过 玻璃等透明障碍物对焦。 个别高档数码相机也同时结合了主动式自动对焦方式,即相机上有红外线 或超声波甚至激光发生器,发出红外光或超声波到被摄体,相机上的接受器接 受反射回来的红外光或超声波进行对焦,其光学原理类似三角测距对焦法。主 动式对焦由于是相机主动发出光或波,所以可以在低反差、弱光线下对焦,而 且对细线条的被摄体和动体都能自动对焦。恰好弥补了被动式自动对焦的不足。 (我没见过因为我只用小五啊) 另外还要提到的一点是,现在大多数自

4、动对焦镜头都为内聚焦镜头 (internal focusing)。普通镜头对焦时是将镜头旋离胶片,使镜头筒延长。内 聚焦镜头对焦时,是装于镜头筒内的部件移动聚焦,镜头筒没有延伸变化。 二、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技术二、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技术 我们购买使用数码相机时,不仅应关注其 CCD 像素多少、曝光方式、附加 功能等,也应该关注其采用了哪些自动对焦技术。 数码相机中最常见和简单的自动对焦方式是中央单点对焦。即将画面中心 部分作为对焦区域,一般在数码相机的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中央有红色的 标志“ ”。这个区域称为 AF 区域。中央单点对焦能适应大多数拍摄情况,但要 求要把对焦目标放进 AF 区域内,

5、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因为我们在构图时需要 聚焦的主体不一定总在画面的中心区域。因此现在很多较高级的数码相机都支 持多点自动对焦。比如我们就支持 9 点的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AF)。 三、数码相机手动对焦的应用三、数码相机手动对焦的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对焦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能够适应绝大 多数拍摄情况,但不论现在数码相机上的自动对焦技术多么先进,由于现实的 拍摄环境及对象千变万化,自动对焦总有失误和难以胜任的时候。我们还离不 开完全由人工控制的手动对焦。比如采用被动式对焦技术的产品,对细线条的 被摄体自动对焦较困难,在低反差,弱光下的对焦也很困难。而采用主动式对 焦技术的产品也存在当

6、被摄体能吸收光或波时的对焦困难,还存在透过玻璃对 焦困难等缺点。因此要具备手动对焦的能力。 灵活使用数码相机的手动对焦功能除了可弥补自动对焦的不足外,还有很 多其他应用。比如使用手动对焦配合超焦距的应用,可以方便的抓拍动态景物, 在拍摄无限远画面及微距拍摄时往往也要用到手动对焦,使用手动对焦还能提 高数码相机的反应速度。因此灵活应用手动对焦也是我们使用数码相机应该掌 握的重要技巧。 以上是修订过后得转载可能有点罗里啰嗦,但是原文更啰嗦。以上你大概以上是修订过后得转载可能有点罗里啰嗦,但是原文更啰嗦。以上你大概 了解焦点是什么,焦平面是什么,对焦靠什么识别就了解焦点是什么,焦平面是什么,对焦靠什

7、么识别就 ok 了,当然高手都懂请飘了,当然高手都懂请飘 过。过。 四、我个人的经验谈四、我个人的经验谈 1 1、自动:、自动:目前多数镜头都带了 AF 功能,对于小五这个机子没有马达的我 们着实苦恼。我反正尽量选择自动对焦头,毕竟自动对焦在我们初学者还是很 方便的。我们明白了基本原理,至少小五是靠反差成像来识别焦点的。所以对 纯色物体对焦,反差小对焦,细小物体对焦这时候就不要考虑自动了。对焦有 两个步骤天下人都知道,合焦与最后按下。合焦要快,尤其在抓拍中很重要, 比如鸽子在飞,你就别梦想对准他的眼睛了,利用景深(稍小的光圈)搞它脑 袋或者身子也能达到主体清晰,要不然拉风箱你就白瞄了不是。合焦

8、后要养成 立即按下的习惯,不管你是拍静物还是运动物体,用食指肚按快门别用指尖 (这可是我见到过的经验谈不是我自己杜撰啊)。快速按下的结果很好,因为 你还能减少相机的抖动影响呢。不习惯就练习吧。 此外,在焦点选着上尽量别用中心点,尽管他精度高,但是你要是单点用 中心点对焦我估计你的构图肯定不咋地!要充分利用那九个点来对焦,比如风 景有的点在反差小的地方你就难合焦,把焦点换换好像变容易了吧,哈哈! 2 2、手动:、手动:微距、反差小的画面你就要手动了,这个要靠眼神与经验。近视 啊、视线不清啊等等因素都影响这个对焦的精度,所以自己多练,尤其是不同 距离的练习都有效果的。此外我们如果上架子就可以利用

9、lv 的即时放大功能对 焦了。方法很简单,lv 模式构图结束+放大镜放大到焦点然后手动对焦 按快门,这样的对焦保证超级清晰。 3 3、M/A:这个你用过多少呢,如果说没用过,你就浪费你的镜头了。方法 很简单:自动对焦合焦半按住快门手动调节对焦环(镜头没有 M/A 的别瞎扭啊,弄坏镜头我不管的)焦点清晰拍照。 五、这些有点难了,要靠你自己理解了五、这些有点难了,要靠你自己理解了 关于 AF-s、AF-c 及动态区域: AF-C,连续对焦。即焦点不锁定,即使合焦以后物体发生移动,机器依然 会跟着再对焦。AF-S,单次对焦。合焦以后焦点锁定,即使物体移动也不再继续对焦。所 谓的先对焦后构图就是这么来

10、的。基本的知识很简单,就这么点东西。但与此相关的还有一大箩筐,所以继续 单 点 AF 和动态区域。定义是,合焦以后是仅用选定的对焦点对焦,还是会有其他对焦点帮忙(当 物体移出最初的对焦点时)。根据说明书,动态与否和 AF-C/AF-S 无关,也就是说两者是独立设置的。 (俺很纳闷,AF-S 的情况下,已经合焦以后是不会再对焦的,要其它对焦点帮 忙有何用?)在 AF-C 的模式下,最初对焦点抓住了我们要拍的对象,然后即便对象移出 这个对焦点的区域,周边的对焦点会帮忙来抓这个对象。对于 Multi- CAM1000(这又是小五落后的悲剧)来说可以设置周边有多少个对焦点来帮忙 (9 点吧 相比 CA

11、M3500、CAM400051 点无语啊)。但这些帮忙的对焦点是不 显示,不留名的。也就是说,对于 AF-C+动态对焦的情况,你只能控制最初的 对焦点,实际机器用了那个点的数据我们是不知道的。附,俺对于机器如何确定帮忙对焦点的猜测。在最初的对焦点合焦以后,如 果其他对焦点此时也报告合焦,则机器判断这些对焦点上的物体也是主体对象。 因为对象物体的距离不可能发生突变,所以可以一直追下去。(理论上) 快门先决,对焦先决.这个和上面的单点/动态区域一样,和 AF-S/AF-C 也 不是绑定的。只是,默认状态下,AF-S 是对焦先决,即不合焦不拍摄;AF-C 是快门先决,任何状态下都会拍摄。影子 2011.8.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