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第2课追求共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08969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第2课追求共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第2课追求共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第2课追求共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第2课追求共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第2课追求共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第2课追求共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第2课追求共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2 2 课课 追求共同发展追求共同发展目标导航 1.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重点)。2.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3.理解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难点)。一、世界经济全球化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基础上,将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2表现(1)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加快;世界各国生产日趋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紧密;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管理制度更加国际化;跨国公司的迅速增加与扩大等。(2)经济区域发展集团化趋势的加强: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发展,一方面加快了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商品和资本

2、的流动,提高了区域经济集团的对外开放程度和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各个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也在相互竞争中谋求协调与合作,增强了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和互补,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3影响(1)积极性:它既可以促成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各国经济实行优势互补和不断发展提供条件,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2)消极性:扩大了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并给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提出了新的挑战。易错提醒21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2经济全球化不等同全球一体化;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而不是全球一体化,两者不是同一概念。思维点拨

3、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利益的失衡,但面对全球化我们只能迎接挑战,趋利避害。3二、建立国际新秩序1背景: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南北差距。2建立新秩序的斗争(1)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发展中国家于 1973 年在“石油斗争”的推动下,明确提出“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目标。1974 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 。(2)冷战结束后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成

4、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全世界人民的呼声。中国一直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原则。易错提醒国际旧秩序是发达国家建立的,是保障发达国家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工具,发达国家极力维护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向发达国家展开斗争,才能彻底打破国际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三、为了世界的共同繁荣1和平与发展的必要性(1)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是造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重要因素。(2)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恶化,也会给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动荡,损害和限制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并可能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1)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各

5、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发展促进了全球的和平。(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是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史论要旨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4知识图示主题 和平与发展史料一 “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大国崛起史料二 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基本

6、表述:中俄:面向 21 世纪的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中日: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史料三 当今世界,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发展离不开和平,和平也离不开发展。一方面,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另一方面,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长久和平的重要基础。史料解读(1)说明鼓吹战争,认为战争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是国家存在的基本价值。(2)说明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3)说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世界和平是

7、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各国共同发展是世界长久和平的基础。问题思考(1)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史料一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共体、欧盟,发行统一货币欧元;这种团结合作的一体化方式极大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史料二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答案 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原因:人们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核战争的毁灭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相互制约等。5(3)根据史料三,分析说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辩

8、证关系。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做才能促进世界和平?答案 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如何做:只有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有效地制止战争,促进世界和平。史论总结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二者辩证关系可用下图表示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1)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2)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可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而两次世界大战则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和平是发展的前提。2发展是和平的保证(1)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

9、了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共享,为彼此和平共处提供了物质保障,抑制了世界战争的爆发。(2)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3)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学习思考提示 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表现在: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其消极作用表现为:强化了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加深了南北矛盾,一些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实力,操纵弱小国家的经济命脉,干涉他国内政。史学争鸣提示 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主导,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由此带

10、来利益的不均衡,加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造成财富高度集中。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趋势,不可制止。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即利用其有利因素和资源,加快发展;同时,及时防范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和风险,争取在全球化过程中维护自身的权利。6学习思考提示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平推动了发展;而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发展促进了全球的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自我测评解答 (1)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加快;(2)世界各国的生产日趋国际化

11、;(3)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4)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管理制度更加国际化;(5)跨国公司的迅速增加与扩大;(6)经济区域发展集团化趋势加强。材料阅读与思考解答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世界贫富差距拉大、金融风险加大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冲击等。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完善对本国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

12、理,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增强综合国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观察下图,使非洲摆脱落后、贫困的根本途径应是( )贫困的非洲 饥饿的非洲A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C加大对非洲援助的力度D改变非洲各国落后的政治体制答案 B解析 20 世纪初形成的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是一种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正是这种旧秩序带来了非洲的落后和贫困,因此,摆脱这种状况的根本途7径就是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两极格局的结束之所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经济全球

13、化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发展B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C使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经济交流加强D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答案 C解析 两极格局下东西方国家处于对峙状态,经济、文化、思想等交流被“冷战”所隔断,两极格局解体后东西方国家交流加强,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使世界各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使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建立起来 有利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 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A B C D答案 C解析 当今世界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建立起来,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传入发展中国家,从而有利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故不选,应选。4阅读

14、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5 年 8 月 6 日,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到了广岛;随后杜鲁门发表声明,要求日本赶快接受波茨坦公告 ,以免再遭原子弹打击。8 月 9 日上午,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正激烈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以结束战争,10 时 58 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了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共造成数十万日本人伤亡。摘编自魏启敏军情揭密:美国向日本投掷核弹的台前幕后材料二 长期以来,西方一直指责伊朗进行核试验的目的是核武器,并要求伊朗放弃核计划,但伊朗一贯的态度则是“否认、拒绝、继续核试验” 。但近来在西方经济、政治,甚至军事的多重压力下,最近几周伊朗的态度逐渐软化,并表示愿意重启核计

15、划谈判。腾讯新闻(1)二战后期美国为什么要研究并试制原子弹?美国的两颗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危害?(2)原子能最早应用于战争说明了什么?(3)今天人们为什么对伊朗核问题如此关注?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利用核能?答案 (1)原因:敦促日本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 。危害:造成日本数十万居民伤亡,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2)说明了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科技反过来加剧了战争的残酷。(3)原因:核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心理严重,人们不希望再次看到核战争。认识:和平利用,作为能源可用于生产、生活。8解析 第(1)问要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分析作答。第(2)问要注意战争与科技之间的辩证关系。第(3)问要结合核战

16、争的危险进行分析。基础达标1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这种感觉直接来源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紧密合作B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C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D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答案 B解析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之一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们在客观上为全球化创造了条件。可结合题干中“拉近”和“感觉”等字词来做出正确判断。2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 “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并表示,以后 10 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产品因质量差而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D经济全球化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