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08070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5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二中 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 17 届)语文试题出题:高二语文组审校: 高二语文组说明: 1. 测试时间: 150 分钟总分: 150 分2.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3 题。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 鲁周公世家记载,

2、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 ?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 、 ?鲤对? 、 ?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

3、,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

4、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言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

5、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选自胡申生的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B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早最可信的源头。C “

6、周公训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D周公旦以自己为迎接贤士而常中断洗头和吃饭的事来告诫儿子要礼贤下士。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 论语 ?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B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C中国家训文化的内容要求是指向家庭及其成员的,其功能包括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以及确保形成良好的家风。D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

7、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B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C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D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

8、,如星汉灿烂。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 ?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 ?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 ?巡按谁也? ?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

9、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贼平,班师。诏留来、珤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奏言:?近因黔、楚用兵

10、,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宜择守长贤者/ 以课农 / 为职其荒田 / 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 供租之外 / 听其均分 / 原主复业则还之。B宜择守长贤者/ 以课农为职 / 其荒田 / 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 供租之外 / 听其均分 / 原主复业则还之C宜择守长贤者/ 以课农

11、/ 为职其荒田 / 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 供租之外 / 听其均 / 分原主复业则还之D宜择守长贤者/ 以课农为职 / 其荒田 / 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 供租之外 / 听其均 / 分原主复业则还之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 参加的人是举人, 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 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B “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C “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12、。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D “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向皇帝诉说此事,但皇帝并没有怪罪王来。B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C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珤、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诏,让王来与梁珤一起留下来镇守。D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宗复辟

13、被罢官。成化六年,死于家中。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5 分)(2)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 题。浪淘沙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注】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8. 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

14、具体分析。( 5 分)9. 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 “凉”的原因。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庄子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4)题。( 25 分)卢鹤绂:挑战爱因斯坦的人王 煜1941 年,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

15、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各处硬邦邦的,打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安检员还从来没见过带这么多书的。?正在打仗的时候回国,你真是连命都不要了,还要带这么多书?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 ?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 ?的卢鹤绂。卢鹤绂 1914 年 6 月 7 日生于辽宁沈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卢鹤绂从小热衷于钻研理工科学。l936 年 9 月,卢鹤绂于燕京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前往美国深造。1941 年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

16、件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到了正在进行着抗战的祖国。他退出了自己与另外两名物理学家正在进行的课题,而不久后另外两位物理学家就凭该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80 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时会说:?如果卢鹤绂当年留在美国的话,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当时内地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讲授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课,他常常只能在点灯草的油灯下备课,在古庙里给学生讲课。在这样的环境中,卢鹤绂一边讲课,一边还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他于1944 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 ?的科学著述。1945 年 8 月,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卢鹤绂预言?浓厚之能源 ?的?特殊之用途 ?得到应验。1947 年,他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原子能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到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