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建构“拟态环境”研究——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舟曲泥石流报道为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04426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5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难新闻建构“拟态环境”研究——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舟曲泥石流报道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灾难新闻建构“拟态环境”研究——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舟曲泥石流报道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灾难新闻建构“拟态环境”研究——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舟曲泥石流报道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灾难新闻建构“拟态环境”研究——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舟曲泥石流报道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灾难新闻建构“拟态环境”研究——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舟曲泥石流报道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灾难新闻建构“拟态环境”研究——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舟曲泥石流报道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难新闻建构“拟态环境”研究——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舟曲泥石流报道为例(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On the “Pseudo 一一 Environment“Constructed by theDisaster Report:The Peoples Daily and Beijing News reported the Zhouqudebris flow as an exampleCandidateMajor:ShenjieJournalismSupervisor :Prof. Sun FayouHuazh

2、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殷毓平的灾难新闻应把握的“度”中指出人文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2关怀主要体现在要“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和公民的隐私权、尊重受众的审美心理和接受习惯、注意展现灾难中的人性光辉3” 等三个方面。(4)灾害新闻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与叙事学、语言学等的交叉。如潘娴的灾难新闻的新闻叙事分析。(5) 灾害新闻报道的转变和发展。所有这些期刊论文都是停留在局部领域的、零星式的层面,缺少系统和深度的研究。关于灾难事件报道的书籍更是几乎处于空白地带,李梓新的著作灾难如何报道,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门以灾难报道为主题的新闻

3、专业书籍。根据搜索到的涉及灾难新闻的近百篇文章,发现对于灾难新闻研究有一下特点:1 国内学者对于灾害新闻的研究仅仅狭隘地聚焦在自然灾害的研究中,所以在2008 年汶川地震发生时,关于灾害新闻的研究高达 87 篇,但是对灾害新闻的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即人文灾害报道(包括生产性事故、交通事故、民间生活灾害等,即通常讲的“人祸”),几乎没有人关注。我认为这是对灾难新闻片面认识所致。2 对灾难新闻报道积极赞扬远远多于对灾难新闻的批判。而批判的角度往往是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新闻界一致认为灾难新闻本身就是新闻,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同时也是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需要,便对灾难新闻大肆褒扬,但是却缺少对灾难新闻泛滥及其

4、形成的媒介生态失衡的批评。3 灾难新闻与叙事学、语言学交叉研究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进展,但是灾难新闻与传播学理论的交叉研究几乎没有。4 在研究方法上:定量分析很少。有些论文只是一些经验的总结,并没有什么理论范式可言。并且重复性的研究内容很多。1.3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本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拟态环境是传播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它最早出现在沃尔特李普曼(WaiterLippmann)在舆论(Publicinion 1922)一书中,我国对这个理论具体的阐述2左中甫: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由三起空难报道引发的思考J.新闻界, 2002(4)3 刘桂茂、殷毓平:灾难新闻应把握的“度”J.新闻记者,200

5、3(6)4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和详细地图书很少,这个理论只是零散地在传播学中出现并简单地解释,对于这个理论地系统分析笔者搜索到了郭赫男的传播视野中的“拟态环境”研究这本书。这本书对“拟态环境”概念进行详细地解读,把拟态环境分为媒介人物和媒介事件,分析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互动关系,并指出拟态环境生态失衡的形态,最后为拟态环境中的受众提出要求。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灾害新闻的研究很多,但是还没有对灾难新闻报道中呈现的“拟态环境”的研究做专门的研究。本论文的创新点就是对灾难新闻中的拟态环境做具体的阐释,并对处于“拟态环境”中的受众和媒介提出具体措施。1.

6、4 研究方法、理论视角、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理论视角、研究框架本篇论文总体上运用内容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以 2010 年 8 月 9 日2010.12.31 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对舟曲泥石流报道为样本进行研究,在其中也有对一些个案问题的分析和归纳,从研究视角和研究取向上,侧重宏观、定性研究,注重用“拟态环境”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来为灾难新闻实践把脉。5等不幸事件的报道称为“黑色新闻”,田炳信把“森林大火、仓库爆炸、河道决黄涉敏所著的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中,采用的都是“灾祸新闻”的说法。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2 灾难新闻和灾难新闻和“拟态环境拟态环境”理

7、论概述理论概述2.1 灾难和灾难新闻概述灾难和灾难新闻概述2.1.1 灾难灾难“所谓灾害,即指由某种不可控制、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4。从以上灾难的理解我们可以得出灾难主要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但是有学者又将灾害细分为三种:自然灾难、生态灾难、人为灾难。地震、暴风、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界变异对人类造成的损害是自然灾害;生态灾害是在生态系统中,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干扰,打破了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破坏。人为灾害是由于人自身的故意和无意造成的事故。如车祸、火灾、空难、矿难、恐怖袭击等。2.1.2 灾难

8、新闻灾难新闻对天灾人祸灾害事件进行的报道,我们称之为灾难新闻。关于灾难新闻的具体称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灾害新闻或灾害报道;灾祸新闻或灾祸报道;灾闻或灾难报道5。张学军在黑色新闻:悲剧意识的一个交汇点中提到:所有的天灾人祸6堤”等称为“白色新闻”7。台湾学者较多地使用灾祸新闻称谓。石丽东所著的当代新闻报导和李利国、8无论是使用灾祸新闻还是灾难新闻,都是因为使用习惯的不同而不同,但在灾难新闻报道的内容实质上是相同。45678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322 页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以新闻实践中的政治控制为视角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第6页张学军:悲剧意识的

9、一个交汇点J.辽宁大学学报,1989(5)田炳信:白新闻报道的禁戒线何时能破解J.新闻业务选编,1990(26)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以新闻实践中的政治控制为视角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第 7 页6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通常,我们认为有价值的新闻特性是:突发性、重要性、趣味性、反常性等等,灾害事件来得突然、一旦发生将对人的生命、财产及其社会稳定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具有很大新闻价值。同时灾难的发生破坏平常的稳定性,人们对周围的不确定性加强,这时受众急需自周围环境信息来确定自己是否安全,会对灾难新闻保持高度关注。2.1.3 灾难新闻与

10、知情权灾难新闻与知情权“知情权”确切的法律概念的产生虽然和大众传播媒介不是同时产生的,但是却和媒体有紧密的联系。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媒体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时,它被新闻从业人员作为口号提出。1945 年,美国学者肯特库伯(Kent Cooper)首次明确提出了“知情权”(TheRight to Know)的概念,指的是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其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9。他呼吁政府尊重公民的知情权,让公民知道其应该知道的信息,政府应保证公民在最大范围内享有获取信息的权利,并且建议将其推升为一种宪法权利。我们看到知情权一开始的提出就和媒体有联系,首先媒体要从政府有关部门得到详细、真实的信息或者通过其

11、他渠道调查了解得到信息,其次公民从媒体了解信息。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有责任有义务传播信息,让人们知道事情的真相,保障受众的知情权,尤其是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的灾害信息,更应该及时、详细、客观报道。作为人格平等的社会个体,人人都有权利得到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安全信息、社会信息、生活信息,如果无法得到,就不能对客观事物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也无法确定科学合理的行为方案。公众知情权当然也包括与个人生存息息相关的灾难信息。具体而言,知情权在灾难新闻领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首先,知情权保障新闻媒介具有从有关部门和组织了解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权力。当社会遭遇到关系公共安全的重大灾难时,媒体知情权的实现状况往往影响

12、到公民9苏成雪编著:传媒与公民知情权M,新华出版社,2005,64 页7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包括健康权、人身自由等在内的各种权利的实现。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重大灾难发生时,政府如果能得到民众真心的支持、真诚的拥护和积极的配合,就会更利于救灾救援的展开并使社会更稳定,而稳定的前提建立在民众对真实情况知晓的基础上。民众必须知道有关危机的真实情况,政府有责任把实情告诉媒体,并通过媒体告知民众。其次,知情权对新闻媒体规定一定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以保障受众的正当利益,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言而喻,如果报道的内容是虚假的或者是含糊不清的,那就有损社会公

13、民的权益。尤其是在灾难发生时,正是人心惶惶的、社会危急时刻,任何一丁点的虚假信息就可能造成社会的混乱,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最后,知情权在保障媒体的同时,受众作为新闻的接受者的主体,有对所有灾情了解的权利,其中包括了灾害遇难者和受害者对全部事件的真实情况的了解和事件发生原因、处理结果、细节等了解。我们知道一个灾难事件的发生有时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其背后的事实也许更复杂。公众不仅要知道最终事故结果,还有权利弄明白整个事故的背后情况。公众在心理上虽然与很多灾难事件有一定的距离感,但他们对灾难消息具有极其的敏感性。因为灾难造成恒常性的破坏或断裂,破坏社会群众或个人与其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增加了不

14、确定因素,使整个社会、社会中的个人对灾难性事件的表层信息(即发生了什么事)和深层信息(即为什么或有什么样的影响)产生强烈的需求,以便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的不确定性,实现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价值环境的重新整合10。如果受众对灾难情况一无所知,他会假定自己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这样便不会做出预防性的措施,灾难一旦来临,便是更大的损失。另外如果得不到全面的信息,而只是听到周围人的只言片语,更加剧了自身的恐慌。尤其在技术和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一个被保护的无任何信息和杂质的“真空环境”中,当重大灾难发生时,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一些信息,如果

15、媒体不能提供充分的灾难信息,可能造成信息变异。10万生云: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1(2)8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比如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当地时间 14 时 46 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14 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此消息迅速地传播并被我们知道,由于日本和中国临近,中国人民对这一灾害情况更是给予高度关注,通过媒体的消息来判断自己是否安全,核辐射会不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

16、损害。当许多人在这些不确定因素中疑惑时,吃碘盐防辐射等各种消息在手机、网络中盛传,3 月 16 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抢购食盐风波,超市中盐断货等现象。媒体及时报道此次抢盐风波,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3 月 17 日下午 1 点49 分,在“盐慌”最紧时,中国盐业总公司开通了新浪微博,并发布了关于部分地区食盐抢购现象声明。3 点 17 分,中国盐业总公司开通腾讯微博,在声明中,该公司称“完全有能力保障食盐供应”,已启动国家和省级储备,24 个小时紧急配送。此帖在两家网站的转发和评论总数达 11.5 万。同时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出来辟谣,一场“抢盐”风波才就此平息。但是,在这件事情中,媒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笔者搜集到的信息来看,媒体把报道的重点放在对日本发生地震这件事情的报道上,并没有及时地对灾难发生后的影响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做详细具体的报道,这样公民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导致公民的恐慌和随意猜测,才发生了“抢盐”事件。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