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7043825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1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 究趋势究趋势【原文出处】南开管理评论【原刊地名】津【原刊期号】199902【原刊页号】410【分 类 号】F31【分 类 名】工业企业管理【 标题】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 作者】武亚军【作者简介】武亚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管理学讲师,在职经济学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战略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内容提要】进入 90 年代以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战略管理模式面临挑战。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重点开始由传统的经营宗旨制定转向愿景驱动型管理, 由适应环境变化为主的竞争定位理论转向以创造未来为主的核心

2、竞争力理论, 由战略制定与执行分离转向两者相关联的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观,由以竞争为主导转向竞争与使用并重, 由高层管理者承担全部战略管理责任转向激发员工努力、 上下层互动与组织学习。一种新的“为未来而竞争”的战略管理模式正初显轮廓。战略管理的研究也呈现出强调理论的动态化、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各学派进一步整合等特点。【关 键 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研究趋势Strategie Management/ DevelopmentoftheTheory/ ResearchTrend【 正 文】一、引言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五、六十年代,其中,60 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成就主要有两个: 一是钱

3、得勒的“结构跟随战略”假说(Chandler ,1962 ),二是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范式(Anthony-Ansoff-AndrewsParadigm)。钱得勒从案例研究入手, 给出了企业战略的定义,分析了企业成长方式与结构变革的关系, 得出了“结构跟随战略”假说,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安东尼(Anthony,1965)在法约尔管理职能划分的基础上,将计划和控制进一步细化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操作控制,并分别对应于组织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安东尼认为,战略规划是组织高层管理的一项独特而重要的活动这一重要认识在安索夫(Ansoff,1965)和安德鲁斯(Andrews, 1970)的著作中得

4、到进一步强化, 并在有关的概念发展和过程细化方面得到深化,从而形成所谓的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范式。这一范式认为,战略管理就是高层管理者研究、制定、实施和控制组织的长期目标、成长方式与组织架构的过程。到70 年代末这一范式被广泛传播和接受,至今仍然是接受程度和实施最广泛的一种观点。这一范式的重点是分析和推理,隐含的前提是通过分析、经验和洞察力的结合,高层管理者可对未来进行可靠的预测,制定合理的战略并加以贯彻执行。 环境是可预测的或基本可预测的, 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分离,战略形成是内容导向的。这些特点与六、七十年代的经营环境相对稳定的特点相适应。从 70 年代至 80 年代中期,企业战略管理得到

5、进一步发展与丰富,出现了多种理论学派,但其主流如 70 年代的经营组合管理理论(Business Portfolio Management)、80 年的竞争定位理论(Porter,1980,1985)等基本属于该范式。80 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 90 年代以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从外部环境看,技术创新加剧,国际竞争激烈,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不确定性对企业管理的挑战越来越大;从内部环境看,员工素质普遍提高、自我发展意识日渐增强,组织趋向扁平化和弹性化等,这些都使得传统的战略管理范式面临挑战。这些挑战使得战略管理理论的重点开始由传统的经营宗旨制定转向愿景驱动型管理, 由适应环境变化为主的竞

6、争定位理论转向以创造未来为主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由战略制定与执行分离转向两者相关联的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观,由以竞争为主导转向竞争与合作并重, 由高层管理者承担全部战略管理责任转向激发员工努力、上下层互动与组织学习。战略管理的研究也呈现出强调理论的动态化、 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各学派进一步整合等特点。本文的目的就是介绍 90 年代以来上述各方面的理论进展, 评述其特征与意义,并揭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裨益。二、企业愿景驱动型管理在 70 年代, 管理学者就认识到企业使命(Purposes )或宗旨(Mission)的制定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

7、部分, 如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就曾认为, 提出“企业的业务是什么”就等价于提出了“企业的使命是什么”;管理学家阿贝尔提出用顾客需求、顾客群体和技术来定义业务。到 80 年代,大部分战略管理著作都把定义企业使命或宗旨看作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 并且认为,企业的宗旨说明书(Mission Statement)应包括更多的内容, 比如有的管理学者认为应包括九个基本部分:顾客,产品或服务,市场,技术,生存, 增长与盈利水平, 经营哲学, 自我概念, 公众形象, 对雇员的考虑等 (David,1989);有的管理学者还把经营哲学和其他要素明确分开,并探讨其不同特点与作用。 进入 90 年代以后,随

8、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宗旨或使命对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 出现了所谓的愿景驱动式管理。这其中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有哈梅尔与普拉哈拉德( Hamel ,Prahalad, 1989 ) 提出的“战略意图”( Strategic Intent)概念、 彼得圣吉(Senge ,1990)提出的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 )(注:圣吉在其著名的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将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与集体学习列为五项修练,对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巨大影响,其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处讨论的共同愿景。 )、 柯林斯和珀斯(Collins,Porras,1994)提出的“愿景型企业”(

9、Visionary Company)。为简便计,本文主要以柯林斯和珀斯 1994 年发表的专著铸造永存:愿景型企业的成功特性为主进行讨论。在这本书里,作者认为,保持核心价值和核心使命不变, 同时又使经营目标、战略与行动适应变化的环境是企业不断自我革新并取得长期优秀业绩的原因,而构建与贯彻有效的企业愿景(Companys Vision)则是成功的关键。具体来说,该理论的要点如下:1.一个好的公司愿景应包括两个部分:核心信仰(CoreIdeology)与未来显像(EnvisiondeFuture )。前者包括核心价值(CoreValue)和核心使命(Core Purpose), 用以规定企业的基本

10、价值观念和存在的原因,是企业长久不变的东西; 后者包括要 10 到 30 年努力来实现的宏大远景目标 (Big, Hairy,Audacious Goals,记作 BHAG )和对它的鲜活描述(Vivid Descriptions),它们是企业期望去变成、创造、并需要重大改变和进步才能获取的东西,其作用是激发变革与进步。2.核心信仰规定了组织的耐久性,它如同把组织黏结起来穿越时间的粘合剂。核心价值是一个组织的最基本和持久的信念,它具有内在性,被组织内的成员所看重,独立于环境、竞争要求或管理时尚,一般 35 条。核心使命规定了组织存在的理由,它是组织努力的指明星,可以通过连续追问来理清。核心信仰

11、必须被组织成员共享, 它的设定是一个组织自我发现的过程,是员工自我看重的价值而非别人强加。3.未来显像的作用是激发变革与进步。真正的宏大远景目标应明确和有力,成为人们努力的焦点,并且是团队精神的催化剂。它应有明确的期限,并且容易理解。对组织整体来讲,这个目标应该需要 1030 年的努力来完成。合适的宏大远景目标的设定要超出组织的现有能力和目前环境, 并且是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的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它主要有四大类: 目标式、 共同敌人式、 榜样式、内部转型式,分别适合于不同环境和情况下的企业。此外,需要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把宏大远景实现后的情景如图画般地描述出来。 对它的鲜活描述要展示出激情与

12、坚定,以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动力。4.愿景驱动式管理不仅要求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愿景, 而且要求创造各种有形的机制配合核心信仰的保持和激发实现未来显像的各种变革。 这些机制包括更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氛围、 适合企业特性的员工遵选与培训、企业内部成长的领导人选择机制,以及永不满足的自我改善(自我超越)等。这些机制相互配合并且紧密围绕企业愿景,这是愿景型企业持久而有活力的机制保障。从理论本身看,该研究的最大贡献是把核心价值、使命、宏大远景目标等要素的不同特点和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作用纳入了企业愿景的统一概念框架中, 并突出了愿景驱动式管理 (Vision-DrivenManagement)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

13、性。从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角度而言,它比 90 年代前的理论更强调确定使命、组织层次的宏大远景目标等对企业创新与长期发展的激励作用, 同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的“战略意图”、 圣吉的“共同愿景”等概念一样,它突破了传统的宗旨说明书较局限于中短期眼光、激励性不足等弊端,同时克服了传统的战略规划过于强调分析竞争者优劣势与公司资源等, 却无法培育出长程的行动所需要的一种哈梅尔与普拉哈拉德所说的“值得全心追求的目标”的缺点。与“战略意图”、“共同愿景”等概念相比,其框架更加完整统一,便于操作。从理论倾向上看,它与 80 年代日本企业管理方法对美国企业管理影响的一种表现。从学说发展史角度看, 它继承了 8

14、0 年代中期麦肯锡 7S 模型强调企业共享价值观的特点和管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但在研究中采用更细致的实际公司分对比较的方法,因而结论更有说服力。企业愿景驱动型管理的出现表明,90 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更加注重强调核心价值、使命、组织层次的宏大远景目标等对企业变革与长期发展的激励作用,更加注重战略的未来导向和长期效果,这应被视作 90 年代以至下世纪初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三、资源基础的竞争优势观与核心竞争力模型在整个 80 年代,波特的著作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对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模式。波特认为,在决定企业赢利性的因素中

15、,市场结构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企业如何在各种竞争力量中确定合适的定位(Position),是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根据这一观点,波特提出如下制定竞争战略的基本过程:首先,分析有吸引力的行业区割的各种竞争力量,基本分析工具是五种竞争力量模型;然后识别、评价和选择适合所选定行业区割的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差别化战略或者集中一点战略; 最后,实施所选定的战略。上述过程是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础的,即行业吸引力是赢利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企业的恰当定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注:波特在竞争优势 中提出了价值链分析作为实施其三种通用战略的基本工具,这意味着他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 但他的分析是以竞

16、争定位为基础展开的。)。但是 80 年代末尤其是进入 90 年代以后,随着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的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以企业恰当定位获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 相反却可能在产业竞争力量突变或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落伍。事实也表明(Rumelt,1991),行业内公司之间的利润水平就象行业之间的利润水平那样,存在着很大差异。在这种严重的挑战面前,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出现了两大新趋势: 一是竞争优势理论重点开始转向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Resource based View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并出现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等一系列新的理论与模型;二是强调战略形成中的学习观, 并认为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这一趋势将在下节集中讨论)。在前一趋势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要数伦敦商学院的哈梅尔与密西根大学的普拉哈拉德 1990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Hamel,Prahalad,1990)在这篇文章里,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