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043231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九章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九章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九章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九章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规划设计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布置城市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城市雨水管渠的水力计算城市合流制管渠系统的规划设计压力式和真空式排水系统排水管材、泵站及排水管道附属构筑物任务: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雨水管渠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1、确定当地暴雨强度公式;2、划分排水流域,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确定可能设置的调节池、泵站的位置;3、根据当地气象与地理条件,过程要求等确定设计参数;4、计算设计流量和进行水力计算;5、确定每一个设计管段的断面尺寸、坡度、管底标高及埋深;6、绘制管渠平面图和纵剖面图。雨水管渠系统组成: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步骤:资料

2、收集,确定暴雨强度公式划分排水流域,进行管道定线水力计算绘制管渠平面图及剖面图雨水管渠系统的特点:流量变化大、满流第一节、雨水管网平面布置特点第一节、雨水管网平面布置特点1 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雨水管渠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布置,要以最短的距离雨水管渠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布置,要以最短的距离靠重力流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池塘、河流、湖泊等水体中。靠重力流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池塘、河流、湖泊等水体中。一般情况下,当地形坡度较大时,雨水干管布置在地形一般情况下,当地形坡度较大时,雨水干管布置在地形低处或溪谷线上;当地形平坦时,雨水干管布置在排水流域低处或溪谷线上;当地形平

3、坦时,雨水干管布置在排水流域的中间,以便于支管接入,尽量扩大重力流排除雨水的范围的中间,以便于支管接入,尽量扩大重力流排除雨水的范围。2 2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当地形平坦,且地面平均标高低于河流的洪水当地形平坦,且地面平均标高低于河流的洪水位标高时,需将管道适当集中,在出水口前设雨水位标高时,需将管道适当集中,在出水口前设雨水泵站,经抽升后排入水体。尽可能使通过雨水泵站泵站,经抽升后排入水体。尽可能使通过雨水泵站的流量减到最小,以节省泵站的工程造价和经常运的流量减到最小,以节省泵站的工程造价和经常运行费用。行费用。3.3.根据具体条件合理采用明渠或暗管根据具体条件合理采用明

4、渠或暗管暗管暗管:在城市市区或厂区内,由于建筑密度高,交通:在城市市区或厂区内,由于建筑密度高,交通量大,一般采用暗管排除雨水。量大,一般采用暗管排除雨水。特点特点:卫生条件好、不影响交通,造价高。:卫生条件好、不影响交通,造价高。 明渠明渠:在城市郊区,建筑密度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地:在城市郊区,建筑密度较低,交通量较小的地方,一般考虑采用明渠。方,一般考虑采用明渠。特点特点:造价低;但明渠容易淤积,影响环境卫生,:造价低;但明渠容易淤积,影响环境卫生, 且明渠占地大,使道路的竖向规划和横断面设计受限且明渠占地大,使道路的竖向规划和横断面设计受限 ,桥涵费用也增加。,桥涵费用也增加。在地形平坦

5、、埋设深度或出水口深度受限制的地在地形平坦、埋设深度或出水口深度受限制的地 区,可采用暗渠(盖板渠)排除雨水区,可采用暗渠(盖板渠)排除雨水4、 根据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通常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布置、街区内部的地形等布置雨水管道。雨水管道的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应考虑与其它地下构筑物的协调配合。5、合理设置雨水口,保证路面雨水排除畅通雨水口应根据地形以及汇水面积确定。一般来说,在道路交叉口的汇水点、低洼地段、道路直线段一定距离处(2560m)均应设置雨水口道路交叉口处雨水口的设置凡是箭头相对的一定要设置雨水口;凡是箭头相背的不设雨水口;凡是箭头或可设可不设雨水口第二节 城市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

6、定一、雨量分析的要素1、降雨量:指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又称在一 定时间内的降雨深度。用H(mm)表示,也可用单位面积的降雨体积(L/ha)表示。常用的降雨量统计数据计量单位有以下几种: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mm/a)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月降雨量的平均值(mm/月)年最大日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一年中降雨量最大一日的降雨量(mm/d)2、 降雨历时:是指连续降雨的时段,可以指一场雨全部降雨的时间,也可以 指其中个别的连续时段。用t表示,单位为min或h 3、暴雨强度:是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即单位时间的平均降 雨深度,

7、用i(mm/min)表示 ;i=H/t在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L/s.公顷 )表示 q=167i i与q两种表示方法的换算关系如下:1mm/min=10-3(m3 /m2)/min= 10-3(103L /m2)/min=1(L/ m2)/min=1(L/min)/m2=10000(L/min)/hm2=10000/60 (L/s.hm2)=167 (L/s.hm2) 决定雨水设计流量的主要因素暴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关系自动雨量计所记录的数据一般是每场雨的累积降雨量和降雨时间之间 的对应关系。以降雨时间为横坐标、以累积降雨量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降雨 量累计曲线。在城市

8、暴雨的推求过程中,经常采用的降雨历时为:5min 、10min、15min、20min、30min、45min、60min、 90min、120min,特大城市可以用到180min最大平均暴雨强度降雨历时t (min)降雨量H (mm)暴雨强度I (mm/min)所选时 段 起止 561.219:0719:12 1010.21.0219:0419:14 1512.30.8219:0419:19 2015.50.7819:0419:24 3020.20.6719:0419:34 4524.80.5519:0419:49 6029.50.4919:0420:04 9034.80.3919:0420

9、:34 12037.90.3219:0421:044、降雨面积: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 5、汇水面积:指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面积。单位 常用hm2或km2。任意场暴雨在降雨面积上各点的暴雨强度是不相等的,但是雨 水管渠的汇水面积较小,因此可假设降雨在整个小汇水面积内的分 布是均匀的。这样,雨量计所测得的点雨量资料可以代表整个小汇 水面积的面雨量资料。6、暴雨强度的频率:是指在多次的观测中,等于或大于某值的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m 与观测资料总项数n之比的百分数。即:Pn=m / n 100% 式中:Pn=某值暴雨强度出现的频率m:将所有数据从大到小排序之后,某值暴雨强度所对应的序号n :降雨量统计数据的

10、总个数6、暴雨强度的频率:n 越大,参与统计的数据越多,根据上面公式计算来的经验频率就越能反映其真实的发生概率。故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在编制暴雨强度公式时,必须具有10年以上的自计雨量记录,且每年选择68场最大暴雨记录,计算各历时的暴雨强度值。将各历时的暴雨强度按照大小排列成数列,然后不论年次,按照由大到小的方向选择年数的34倍的个数作为统计的基础资料。某个暴雨强度的频率越小时,该暴雨强度的值就越大。7、暴雨强度的重现期:是指在多次的观测中,等于或大于某值的暴雨强度重复出现的平均时间间隔P。单位用年(a)表示。重现期与频率互为倒数,即 P=1/Pn某一暴雨强度的重现期等于P,是指在相当长

11、的一个时间序列中, 大于等于该暴雨强度的暴雨平均出现的可能性是1/ P。重现期越大,降雨强度越大。在排水管网的设计中,如果使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则计算的设 计排水量就越大,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规模相应增大,排水通畅,但 排水系统的建设投资就比较高;反之,则投资较小,但安全性差。 确定设计重现期的因素有:排水区域的重要性、功能、淹没后果严重性、地形特点和汇水面积 的大小等。一般情况下,低洼地段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大于高地;干管采用的大于 支管;工业区采用的大于居住区;市区采用的大于郊区。重现期的最小值不宜低于0.33年,一般选用0.53年。重要的干道、 区域,一般选用25年。二、暴雨强度公式式中: q

12、设计暴雨强度,L/s.公顷;P设计重现期,年;t降雨历时,min;A1,c,b,n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确定。暴雨强度公式是反映暴雨强度q(i)、降雨历时t、重现期P三者 之间的关系,是设计雨水管渠的依据。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我国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 的形式为:教材表9-1收录了我国若干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或参见给水排水 设计手册第五册),可供计算雨水管渠设计流量时采用。目前,我国尚有一些城镇无暴雨强度公式,当这些城镇需要设计雨水 管渠时,可选用附近地区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一、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A汇水面积,公顷;q设计暴雨

13、强度,L/s.公顷。径流系数的确定:按照地面材料性质确定径流系数的经验数值。汇水面积A:与降雨历时t有关。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参与径流的面积在增 加,当全部流域参与径流时,进入雨水管渠中的流量就最大。 暴雨强度 q:与降雨历时t有关。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暴雨强度降低。关键在于采用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都是尽量大的降雨三、 城市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二、径流系数的确定1、径流系数:地面径流量与总降雨量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 其值小于1。降雨量降雨量 地面渗水量,余水(两者之差)在地面地面渗水量,余水(两者之差)在地面开始积水,产生地面径流开始积水,产生地面径流2、径流系数的确定地面径流系数的值与以下几

14、个因素有关:汇水面积上的地面材料性质、地形地貌、植被分布、降 雨历时、暴雨强度以及暴雨雨型有关。目前,在雨水管渠的设计中,通常按照地面材料性质确 定径流系数的经验数值。我国排水设计规范中有关径流系数取值的规定见下表:不同地面的径流系数值地面种类径流系数各种屋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0.9大块石铺砌路面和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 路面0.6级配碎石路面0.45干砌砖石和碎石路面0.40非铺砌土地面0.30公园或绿地0.15如果汇水面积由不同的地面组合而成,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可按以下公式来求:=Ai i / A在工程设计中,经常采用城市综合径流系数近似代替平均径流系数区域情况区域综综合径流系数值值

15、建筑稠密的中心区0.60.8建筑较较密的居住区0.50.7 建筑较较稀的居住区0.40.6 建筑很稀的居住区0.30.5城市综合径流系数t=t1+ mt2式中:t1地面集水时间;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到第一个雨水口a的时间.m 折减系数;t2雨水在管道内流行时间。三、集水时间t的确定集水时间由地面集水时间t1和 管道内雨水流动的时间t2两部分 之和组成1、地面集水时间t1的确定一般在建筑密度较大、地形较陡、雨水口分布较密的地区 ,t1可采用5-8min;在建筑密度小、地形平坦、雨水口稀疏的地区,t1可取10- 15min。 起点井上游地面流行距离以不超过120150m为宜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

16、范规定:地面集水时间t1视距离 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覆盖情况而定,通常采用5-15min。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条件进行选定:如果选用过大,将会造成排水不畅,使管道上游地面经常积水。选用过小,将会造成雨水管渠尺寸加大,使工程造价增加。2、雨水在管道内流行时间t2式中:L上游各管段的管长,m;v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速度,m/s。3、折减系数m的确定雨水在管道内的实际流行时间与计算得出的流行时间不 符,需要采用一个系数进行修正,此系数叫折减系数引入折减系数的原因有二:一是雨水管道内不总是满流,按满流计算的流行时间小于 雨水实际的流行时间;二是雨水管道的最大流量不大可能在同一时间发生,上游 管道存在调蓄容积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折减系数的采用为暗管 采用2,明渠采用1.2;陡坡地区管道采用1.22。在确定了集水时间t和重现期P后,雨水管渠的设计暴雨强度公式 流量公式可改写成: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公式可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