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6981853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eb. 2006, Volume 4, No.2 (Serial No.29) US- China Foreign Language, ISSN1539- 8080, USA 78 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 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詹绍霞* 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学 包道永* 摘 要:非言语交际广泛的使用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与其利用有 很大关系。 本篇探讨非言语交际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心理态势, 有利于师生课堂交际与互动, 亦有助于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英语课堂 交际功能 心理态势 1引 言 人们之间的交际,是借助一定的符号进行的。这里

2、的符号便是言语符号系统和非言语符号系统。非言 语交际符号泛指言语交际符号以外的、在人类交际活动中能够发挥作用的其它符号形式。我国人类学家林 惠祥先生指出,非言语形式“总括于最广义的语言之下。 ”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即 可限定为:除言语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 人们为求得思想交际的准确性,需要选择可以传递意思的语言和非言语行为。但我们常说的“言外之 意、弦外之音” ,就是指在言语与非言语行为结合在一起时,非言语行为能准确反映出话语的真正思想感 情,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说:“不说话并不

3、表示无话可说。 默不作声的人可能在内心极不平静,只是这种种情绪要用手势和表情才能表达罢了。具有高度视觉 文化的人并不像又聋又哑的人那样用这些来代替对话,他并不用言语来思想,在想象进而把字母化成莫 尔斯电码的点点划划。他打手势并不是为了表达那些可以用言语来表达的概念,而是为了表达那种即使千 言万语也难以说清的内心体验和莫名的感情。这种感情潜藏在心灵最深处,决非仅能反映思想的言语所能 表达的”。同样,在现代交际教学课堂上,非言语交际传递了师生交际活动的绝大部分信息,是课堂教学 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 2非言语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非言语交际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一条重要交流线,大凡优秀的教师除

4、了具有较好的言语能 力外,都很重视非言语交际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非言语交际是传递与交流信息中不可忽视的、功能 独特的工具。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同言语行为是一个整体,传递着情绪与情感,并补充和增强言语 包含的信息,使言语表达更加简练、浓缩,暗含的信息意义更加明确。 Hennings(1971)说教师在课堂上 82%的行为是非言语的,而仅仅 18%是言语的。这也表明教师的非 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之大,对学生的影响之重。非言语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功能,马兰德罗 等(盂小平译)归纳出如下六大功能: (1) 重复(repeating) * 詹绍霞(1979- ),女,江苏南京人,中国矿业

5、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应用语言学;通讯地址:江苏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外文学院,邮政编码:221008。 * 包道永(1978- ),男,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中教二级;研究方向:基础教育;通讯地址: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学,邮政编码:221008。 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 79 非言语行为可以简单重复言语行为。课堂上,用头部动作点头、摇头来表达感情,与言语“Yes” 或“No”配合进行时,就起到重复的功能,激励和刺激学生,有表达意愿和能力的功效。还有,当教师请 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题时,可指着黑板的方向,这就可称之为重复了语言信息。 (2) 补足(

6、complementing) 非言语信号可以修改和详尽解释言语信息。当教师想说明他很满意这个学生的回答,他可以拍着学生 的肩膀以示对他的欣赏。当学生回答问题犯错时,教师可用手指指头,意思是让该生再想想。讲解课文遇 到幽默处,可伴以微笑或开怀大笑。这些重要行为可完善教师的言语行为。同样,当学生对教师指派的任 务表现很差时,他会表现得很尴尬,这时他会展示非言语行为来补足言语行为,如皱眉、耷拉着脑袋等。 (3) 强调(accenting) 人们运用头部和手的运动。如点头、眨眼、眯起眼睛和耸肩都是在强调和不时地促进言语信息。当教 师谴责学生犯同一错误,他可能强调说明某一句话,伴以皱眉、或刻意咳嗽。还有

7、教学过程中,改变音高 和着重某一单词或一长串单词就能起到强调作用,整句意思就落脚在那些重读的词上。 (4) 替代(substituting) 相当多的非言语信息常被用来取代语言。课堂上学生太喧闹,教师可以将食指放在唇上令学生安静或 将右手放在左手下,呈“T”字状,并伴以扬起眉毛,而不需说“Stop talking; Be quiet, please” 。有时,教 师讲授某些语言点后, 通常会保持一会沉默, 这时的沉默寓意丰富, 可以取代 “It is very important; Think hard, please; Go over what I have said”等这样一些言语信息。

8、(5) 协调(regulating) 大多数人对别人说什么,怎么说比较敏感,而非言语行为通常可以最有效地而且不带侵犯地去调整交 际,很多形式的非言语行为可用来控制交际。若说“shut your mouth”很可能激发恨意和反击;通过眼睛 接触或手势是可取的方式。一组学生发言时,前一个学生结束,教师可用点头和眼睛与下一个学生接触, 意为“该你了” 。若不想让下一个学生发言,可以减少眼睛接触、提高嗓音,也可加以点头。教师听学生 发言,不断地点头,表示理解,鼓励学生说下去。讲解时,慢慢地降低语调,这可以暗示一个意思说完了。 点头与降调都能起到协调课堂交际的作用。课堂上教师直接与学生接触,其语音语调的

9、使用会直接影响到 师生间关系的发展。 (6) 抵触(contradicting) 抵触包括很多言语信号和非言语信号不相一致的方面, 或矛盾或否定等。 心理学家 S. Frued 认为: “没 有一个凡人能不泄露私情。即使他的嘴唇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会喋喋不休地泄露天机” 。大多数情况 下,课堂都是和谐的,不乐意有矛盾发生,有损学生的心情。上面提到语音、语调在课堂交际过程中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一句话,由于声音、语调的不同,意思则可能完全不同。当学生任务完成的很差, 教师可能会说: “Not bad” ,但嗓音、面部表情和身体都可能不支持他的话语,耸耸肩、嗓音低沉等。 通过对非言语交际在

10、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分析,我们知道非言语交际是整个课堂上的重要组成部 分,有着如此巨大的魅力。Albert Mehrabian 等(1972)说,交际信息由面部表情传达的占 55,由声调 传达的占 38,由言语传达的只占 7。我们应对这些非言语信号敏感,去理解和感受非言语交际的重要 作用。教师若能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行为并善于观察课堂上学生的非语言行为一定能优化课堂,使 课堂富有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3非言语交际时的态势心理 我们知道,双方在进行某种意义的交际的时候,作为交际主体,都有一个既定的目标,或获取某种信 息、实物;或取得某种谅解、协作;或缓解某

11、种气氛、冲突。那么,在交际活动中,自然会产生承受交际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 80 行为作用的心理,必然带来人的心理变化。人的心理活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的反映。人体的各种表情和 态势,可以说是直接同心理联系的,起着揭示心理活动的作用。课堂上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发生,可 以使学生在接受言语信息的同时,得到生动的形象。从心理学上说,这样,就能使多种形式的信息同时作 用于学生的大脑,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同时活动,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得到和谐的统一,这样产生的多 种神经联系能使理解更为深刻,课堂教学更富成效。 由于态势与心理联系的直接性和连贯性,便构成了交际活动中的态势心理。下面我们简略分析几种表 现

12、形式。 (1) 暗示 暗示是一种不言而喻的示意性态势,目的是向对方传递信息,引起对方的注意和重视。暗示的过程是 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信息的过程,如有的学生上课打瞌睡,教师向全班学生强调保证睡眠的重 要性等,并双手合并放在头侧部作出睡眠状。暗示是有其权威性的,会影响其他人的心理,收到积极效果。 尽管学生个性心理特征不同,但示意的影响作用则是共同的。有时,教师以相反的语言或行动,表达正面 的意思,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2) 感染 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影响,必须通过心灵感染,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情绪传递,以达到情感 上的彼此相通。笔者曾对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进行访谈,有 90%以上学

13、生欣赏情绪高昂、微笑、面目表情 丰富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会给那些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学生以心灵感染,如沐春风,并使他们逐渐得到 调整。感染其实是双向的,引起双方的情绪和情感反应。教师一进课堂,学生一副期待的目光、端正的姿 态,对教师也是一种鼓舞。这就是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 (3) 模仿 模仿的心理基础是认同,有对某种行为特征的赞同,就有模仿这种行为特征的行为。模仿是人类的一 种本能,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衣着发式、肢体的动作、姿态、面部表情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 模。我们常说的师生风度相像,即是模仿的实际应用。既然模仿即是一种认同,不免就有教师模仿学生, 仿效学生的发散思维、变化万千的

14、面部表情、完成某项任务的自信心等。 通过暗示、感染和模仿等态势心理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断定,任何一种态势,都伴随着一定的心理 活动。它们在课堂交际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紧密联系着。非言语行为在课堂上是一种极为 微妙的沟通师生感情、加强师生联系的工具。 4结 语 我国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始于 80 年代,一些学者如胡文仲、毕继万、邓炎昌和刘润清都作出过研究。 心理学家江绍伦认为:在交往中,有时词并不很发挥作用,它们必须辅以非言语的符号,没有它,则难以 达到理想的效果。然而,如上论述,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际远非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它具有言语交 际取代不了的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对非言语交际

15、需作出更多更深层次的研究。 教师和学生要清楚意识到非言语行为所承载的潜在信息,以便毫无阻碍地在师生间进行交流。正确合 理地运用非言语交际手段,不仅有助于完善教师的个人形象、更好地教育学生,也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与完善。 非言语交际的研究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教学法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随着 对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将日益明显。 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 81 参考文献: 1Hall, Edward. The Silent LanguageM. Oxford University. 1959. 2Grant, B. M. & Hennings, D. G. Th

16、e Teacher Moves: An Analysis of Nonverbal Activity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71. 3Richmond, Virginio P. Nonverbal Behavior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 Allyn and Bacon. 1995. 4丁 煌. 交际信息学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5高兰英. 英语课堂中的教态和体态语言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Vol.1. 6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 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8李杰群主编. 非言语交际概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9盂小平译. 马兰德罗、巴克. 非言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