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常见错因分析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6981093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运动常见错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气运动常见错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气运动常见错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气运动常见错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运动常见错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运动常见错因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经 验 2 0 1 0 年 第 1 4 期 垒 警 霆 “ 它 山之石 ,可 以攻玉” 。解答各种地理模拟题 时难免出错 ,但若能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 ,并通过针对 性的训练,是可以更好地备战高考地理的。本文试对大 气运动部分考生常见错因作归类分析和解法点拨 ,意在 让莘莘学子获得 “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的有益教训。 错 因一 :大气运动的原因不明 【 例l 】 全球气压带中 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是 ( )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 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 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夏威夷高压。 A B C D 【 解析 】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 ,直接 原因是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冷热不

2、均虽可引起大气 运动 ,产生高低不同的气压场,但气压场的高低并非全 是热力原 因引起的 ,还有因气流运动原 因形成 的气压 场。比如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就是 动力原因引起的,影响我国的夏威夷高压就属于副热带 高气压带的一部分。下表为常见气压中心比较: 气压 中心 分布 成 因 特征 存在季节 亚洲低压 亚洲 大陆 热 力原 因 热低 压 夏季为主 夏威夷高压 北太平洋 动力原因 热高压 全年存在,夏季势力较强 亚速尔高压 北大西洋 动力原因 热高压 全年存在,夏季势力较强 亚洲高压 亚洲大陆 热力原 因 冷 高压 冬季为主 阿留申 低压 北太平洋 动力原因 冷低压 全年存在,冬

3、季势力较强 冰岛低压 北大西洋 动力原因 冷低压 全年存在,冬季势力较强 错 因二:气压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不清楚 【 例2 】 读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 据此回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MN P Q 点中表示近地面的是P N 点 B P MN Q 点中表示高空的是MQ 点 C 若MN P Q 四点形成热力环流圈,则气流方 向为 M + N O_ + P DP MNQ点 中,气温最高的点 为M点 【 解析 】 气压 的高低比较包括两 个方面 ,一是同一 水平面上不同地点 气压高低的比较, 二是 同一地点不 同 海拔高度上气压高 、 、 M 近地面与 高空气压值分布 图 41

4、 低 的比较 。解答此类 习题的关键 是 :同一地点不 同海 拔高度上的气压是递变的 ,由近地面向高空递减 。而 不同地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是有高低差异的。本题 中 依据气压高低可以判断出P M ( 气压高 ) 位于近地面, N Q 位于高空,且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压区流向 低压区 ,因此四点若形成热 力环流 ,则气流方向依次 为P MN Q。而近地面气温高 ,气流上升形成低压 ;气温 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故M点气温偏高,P 点气温偏 低。答案 :D 错因三 :等压面图中有效信息解读不准 【 例3 】下图为某地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 布状况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压 : =

5、 。根据热力环流规律 ,可知近 地面甲处因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 ,气流在上升过程中 多成云致雨;乙处因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多出现晴 朗天气。由于同一水平面上,乙处气压高于甲处,因此 气流从乙地流向甲地。答案 :c 错因四:风向的判定缺乏技巧 【 例4】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林地 ,空 白部分表示均 是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 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J隋 况。图中B 、D 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 海拔 ( 米 ) 卜 一 2 0 0 0 千米 A 西北风和东南风 B 西风和东风 C 东南风和西北风 D 西南风和东北风 【 解析 】 风向的判定: ( 1 ) 有等压线时,利用等 42 面 甲图 乙图

6、面 压线数值大小和南北半球的位置关系绘制,也可以根据 已知点两侧的气压大小绘制。具体分两步 :根据等压 线数值的大小,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并经过某 点绘制垂直于等压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依据南北半 球地转偏向力的偏转特点 ,向右或向左偏转绘制风向。 其中,若在高空 ,绘制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 并偏右或偏左 ;若在近地面 ,绘制的风向可 与水平气 压梯 度力有3 0 4 5 。的交角 ,并 偏右或偏左。 ( 2) 无 等压线时,利用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确定各纬度带的风 向 ,也可 以利用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确定等。本题的 解题关键是要抓住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即冷热不均这一 特 l生。林

7、地与裸地两种下垫面的热力差异表现为 :冬季 时裸地降温陕,气温偏低;林地降温熳,气温偏高。这 样两者之间就形成了小区域的热力环流 ,近地面气流从 A流向C 和从E 流向C 。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 ,可 以判 断出B、D 两地的风向。答案 :A 错因五 :风频图信息获取不到位 【 例5 】 读下图四幅风频玫瑰图,结合气候有关知 识回答 ( 1 ) ( 2 ) 题 。 口 乙 丙 丁 ( 1 ) 下面有关四图叙述正确的是 ( ) 甲图至丁 图对 应 的地 方可 能为 伦敦 、加 尔各 答、上海 、中山站。乙图城市建设火电厂,最佳区位 布局在城市的东南方向。丙图城市若建机场,其跑道 走向是西北东南走

8、向。丁图若在南极 , 此处营地建 筑的门窗最不适宜朝向西北方向。 A B C D ( 2)当孟买受最大风频的风向的影响最频繁时, 正是 ( ) 南极臭氧层空洞最大时刻 。澳大利亚小麦一 牧羊带的小麦生长季节。去黄山旅游的最佳季节。 可以观赏挪威北部正午的满天繁星。 教学经验 2 0 1 0年 第 1 4期 l _ A B c D 【 解析 】风频 图的东 西南 北表 示方位 ;虚 线 为 等 频 率 线 ,数 值 向 外 增 大 ; 1 - 6 等点的风向 为 该 点 与 图 示 中 心 的 连 线 并w 指 向 中心 的 方 向 ,如1 点 的风 向为 东 北 风 。 并 且 该 点 与 中

9、 心 的 连 线 越 N -_ ) ( : : 曼 、 - S ( ) 长 ,表示该方向上的风频越大。 本题 ,利用风频图判读方法,可知甲乙丙丁四地 的主导风向分别为西南风 、西南风和东北风 、西北风和 东南风、东南风。以地区看 ,甲最可能分布在北半球中 纬度西风影响的区域内,乙最可能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 区,丙地最可能分布在东亚地 区,丁地最可能分布在南 半球 的东南信风带或极地东风带 内。因此 ( 1 ) 选D。 第2 题 ,孟买地区的最大风频为西南风 ,出现在北半球 的夏季,而出现在南半球的春季,出现在北半球的 夏季 , 出现在北半球 的夏季 , 出现在北半球的冬 季 。因此 ( 2) 选

10、B 。 错因六 :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模糊不清 【 例6】 若6 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1 9 N,则此时全 球气压带和风带 ( ) A 向南移动 B 向北移动 C 可能向南移动也可能向北移动D难以确定 【 解析 】很多考生依据教材中的 “ 就北半球来 说 ,气 压带 和风带 的位 置大 致是夏 季偏 北 ,冬 季 偏 南”,就错误地认为气压带和风带存在季节移动 ,夏季 向北移 ,冬季 向南移 。其实气压带和风带并不 完全是 “ 夏季 向北移 ,冬季向南移”。因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 动是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的,自冬至至夏至 都是向北移动的,自夏至到冬至都是向南移动的。在夏 至前后既可能向北移

11、动,也可能向南移动 ,这需要辨析 其具体的 日期。本题根据太 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大约 一个月移动8 - i“ 纬度,因此太 阳直射点位于l 9 。 N 时,离 2 3 。2 6 N 差4 。2 6 ,从移动的时间看需半个多月。既 然此时为6 月 , 就只能在6 月2 2 日之前,否则就只能出现 在7 月了。因此在题 干要求下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应向 北移动。答案:B 错因七 :大气运动中的环流图判读要点不清 墅 【 例7 】( 北京高考题 ) 读下图回答下题: ( 1 ) 如果该 图为大气环流模式 ,s 线代表地球表 面,则 ( ) A E 处气温 F 卜 一E F 处气 压 t 垒 2

12、0 1 0 年 第 1 4 期 教 学 经 验 运动。同样 ,因为纬度位置不能 确定 ,因此对流层顶 的海拔高度也很难确定 ( 对流层顶海拔高度 :低纬l 7 1 8 k m、中纬1 0 1 2 k m、高纬8 9 k m)。答案 :B ( 2 ) 分析热力环流的不 同部位气压大小 ,可先比 较近地面GH两处 ,后比较高空E F 两处。依据上述 口 诀 ,可以确定F E H G;H 处气流上升 ,多阴雨 天气 ,昼夜温差较小。 ( 3 )若为城郊环流模式 :因无论春夏秋冬 ,一年 四季都是城市气流上升 ,郊区气流下沉 ,据此可判断H 为城市 ,G 为郊区。城郊问的绿地对大气主要起净化 、 增湿

13、的作用。 ( 4 ) 若为海陆风 ,则需要考虑 白天还是夜晚。白 天陆地增温 陕气流上升 ,海洋增温慢气流下沉 ,海陆问 吹海风 ,夜晚则相反。据此可判断 出G 为海洋 ,H 为陆 地 。 ( 5 ) 三圈环流 中每一圈环流都 由一高一低两个气 压带和一个风带组成 ,其 中低纬环流 由副热 带高气压 带 、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组成,中纬环流由副热带高 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组成 ,高纬环流 由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组成。 其中i f -g 面的风向还需考虑该环流模式的半球位置和 环流位置 。 ( 6) 若是季风环流,陆地温度低气流下沉时为冬 季 ,反之为夏

14、季。本题反映的就是东亚冬季环流状况 , 、 _ ,! 0 一 III 30 , 1 1 4。 1 1 6。 河、湖“- , - - 1 0 3 0 0 等压线( h P a ) 故北京的气候特征为寒冷干燥。 错 因八 :描述天气 系统影响时不能关注其动 态发展趋势 【 例8】 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 2 0 千米 日 的速度向东移动 。读下图回答 :试简要说明A 地在未来 3 0 d , 时 内风 向 、 风力及 气温 的变 化趋势 及其原 因 ( 不考 虑地形 的 影响 )。 【 解析 】解 答本题需 要有 动 态 的观念 。考生 、 l 一 I_I 30 。 ll 4 l l 6 河

15、、湖一l o 3 o 0 等压线( h P a ) 可以先在图上根据等压线绘制A 点风向 ,然后把等压线 整体向东移动 ,再绘制A点的风向,就可以轻松判断出 A点未来3 0 d x 时风向的变化了。至于风 力大小可根据A 点等压线疏密判断 ,气温变化可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判断 ( 中纬度地区:一般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气流较为寒冷, 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气流较为温暖 ),如下图所示。答 案 :A 地未来3 0 d , 时内因高压脊 ( 或天气系统 )东移 , 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 ,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 ,同时 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 ( 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 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 向南,A 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 、 ; B、一J , 一! 一 , , 1 1 4。 1 1 6。 j - - 河 、 湖 “ - - “ 1 0 3 0 0等 压 线 ( 1l P a ) ( 上接第4 0 页 ) 合生理学的要求。原因是横行的字体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