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957933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课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讲课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讲课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讲课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讲课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课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课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辅导高考专题辅导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古诗鉴赏表现技巧表现手法修辞表达方式结构形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寓情于事(借古讽今)表达方式:正侧结合、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白描修辞手法:比喻、对比、比拟(拟人和 拟物)、对偶、借代、夸张、互 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 反语、引用等;表现手法比兴(起兴)对比 和衬托对比衬托正衬(即烘托)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象征用典(点化、化用)动静技巧动静结合 化静为动 化动为静虚实结合7、抑扬、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等结构形式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开门见山、领起全篇,先景后情、过渡、铺垫、前后照应,分析技

2、巧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 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 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 效果?高考题:高考题:1212年年 诗歌鉴赏题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来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 这首诗景中含情(1分)。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 书斋,“点污琴书”的活动。(1分) 这些描

3、写既凸现了燕子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燕 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2分)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 也透露出诗人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2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 2: 这首诗借景抒情(1分)。 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 1分)。 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2分) 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2分 )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 (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等, 给1分)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 (要求

4、:结合关键词句描述,给1分)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2分)4、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2分)表达方式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描写描写方式: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 合、白描等表达方式描写一、动静结合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

5、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归纳表达效果:相互映衬,突出事物特征,使 之更生动传神。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答:(1)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2)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 沙滩,这是静景;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 刺的响声,这是动景。 (3)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10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雨后池上 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 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

6、、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 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 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表达方式描写二、虚实结合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春花秋月何时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 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归纳表达效果: 虚为实服务,更好地表现现实中 的情。一试身手:分析下句表达技巧及效果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 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 是春山,行人更

7、在春山外。答:(1)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2)上片写实,以春景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片写 虚,想象妻子凭栏远眺。 (3) 将行人的离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三、点面结合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归纳表达效果: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 更有特色。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簔笠翁,独钓寒江雪。答: (1)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 (2)“千山”、”万径“、茫茫的”寒江“,广阔 的背景下一个”孤舟簔笠翁“。 (3)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四、正侧结合 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头上倭堕髻,

8、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 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答: (1)运用正侧结合的手法。 (2)第一句正面写环境的恶劣,第二句 侧面写战况,表现风大和高度戒备。 (3)突出战事的紧张。 5、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 线条勾画,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 田 家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 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 的深刻主题。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 而又具体的言行举止、神情意态、 心理活动、生活环

9、境等方面的典型 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细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 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 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 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

10、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约 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的细致入微。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六、其它手法远近结合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声色结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从军行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

11、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间接抒情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a.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乐景衬哀情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b.托物言志孤桐 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注: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桐木是 造琴的上好材料

12、。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 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C.借事抒情秋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 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 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 而有意味,颇显豪气。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 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 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 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 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卷)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练习巩固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 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 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 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 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