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鱼菜共生_破解重庆池塘养殖困局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830525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鱼菜共生_破解重庆池塘养殖困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_鱼菜共生_破解重庆池塘养殖困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_鱼菜共生_破解重庆池塘养殖困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_鱼菜共生_破解重庆池塘养殖困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_鱼菜共生_破解重庆池塘养殖困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鱼菜共生_破解重庆池塘养殖困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鱼菜共生_破解重庆池塘养殖困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菜共生技术是通过池塘原位生态修复,使鱼、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协同共生,使池塘保持一定生态平衡关系的植物净水技术。本文针对重庆山丘地形特点和重庆渔业水源少、规模小、效益低、污染大等突出问题,通过对比试验的形式,探索了鱼菜共生池塘水质(氨氮、总N、总P以及亚硝酸盐氮、kMnO4等)指标变化情况,总结适合重庆当地的鱼菜共生高效池塘养殖技术模式,实现净水、增氧、抑病,节水、节电、节地,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绿色蔬菜,增加渔民收入的目的。2010年在重庆市水产引育种中心示范基地开展了对比试验研究中,实现每公顷产空心菜(丝瓜、水芹菜)36000kg以上,每公顷增收在30000元/hm2以上,2011年

2、全市重点推广面积552.9hm2,实现平均单产蔬菜10722kg/hm2,单位面积增收达到10920元/hm2,单位面积水产品产量达到16180.5kg/hm2,纯利润达到2521元/hm2,较常规养殖方式利润增加23.9%,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12年适时扩大推广面积。“鱼菜共生” 破解重庆池塘养殖困局 曹 豫1 翟旭亮1、2 李 虹1、2 熊隆明1、2 1.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2.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532012年第1期责任编辑 李振龙健康养殖一、背景 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属于线性经济,其高产出是以高耗能、高污染换来的,每天每千克鱼向水体中排入氨氮为1g2g,BOD

3、3g5g,耗去溶解氧5g6g(相当于1m2水面2天的自然富氧量),污染1.5m3,与科学发展模式是相背离的。欧洲20世纪80年代,即禁止自然水域“三网”养鱼和限制池塘养殖污水的排放,日本、澳大利亚还对废水排放和养殖场分布也有相关要求,发达国家对“鱼屁股”污染监管相当严格。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禁止水库网箱养鱼以及可能带入污染的其他养殖方式,重庆市取缔了所有库区、溪河的网箱,养殖废水排放也是越来越严,且重庆地区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98%,平原极少,重庆池塘多是成块分布,池塘渔业的典型特点就是水源少、规模小、效益低、污染大等突出问题,水源不足、提灌不

4、方便,池塘水质普遍富营养化,养殖水产品品质不高,市场认可度也较低,决定了重庆渔业不能像两湖诸省走规模型集约化发展路子,渔业发展如何破题,将是重庆渔业工作者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二、定义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知识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少)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茁壮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从而让鱼、菜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的新型复合养殖技术模式,属于可持续循环型低碳渔业。三、技术原理 池塘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氮,池塘种植蔬菜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固氮作用,经过一系列的氮代谢,将氨氮、总

5、氮、总磷等过营养化的物质吸收或者转化成气体排入大气,从而达到收获绿色蔬菜和改善水质的目的。见图1。四、种植试验图1 鱼菜共生池塘物质循环流程图542012年第1期责任编辑 李振龙健康养殖(一)2010年在重庆市水产引育种中心示范池塘选择3口面积大体相同,分布集中,进排水方便的池塘开展对比养殖试验。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2口,试验塘面积1300m2 , 试验塘面积为1300m2,对照池塘1口,面积约为1000m2。2.浮架制作本次试验采用PVC管(110管)制作浮床,按照1m2m和1m4m两种规格进行制作,上下两层各有疏、密两种聚乙烯网片分别隔断吃草性类鱼和控制茎叶生长方向。3.种植种类及面积种植

6、的种类主要是空心菜。蔬菜种植面积分别以占池塘面积10%(约130m2)、15%(约180m2)的比例设置,浮床间用绳索连接,并用绳索将浮床固定于池塘边缘,以便于蔬菜采摘和池塘管理。4.苗种投放投放时间为2010年1月8日。每口池塘分别投放草鱼原种5000尾,规格为30g/尾,并搭配少量鲢鳙鱼。5.试验结果(1)整个养殖过程未施渔药,未发现有大规模病害发生和死鱼情况。(2)空心菜收获从6月12号开始采摘到10月8号清箱,共采摘空心菜16批次,实验测得每次采摘最大重量在1.5kg/m2左右,日本空心菜由于茎叶较纤细,最低采摘重量在0.7kg/m2左右,试验塘平均产量略高于试验塘,其分别单产为1.2

7、kg/m2和1.1kg/m2,总平均单产约为1.15kg/m2,计算可得全年两个池塘共收获空心菜5704kg,平均产量为21949kg/hm2,按市场价1.5元/kg,可实现增收32924元/hm2。空心菜可上市亦可作为青饲料返塘投喂。(3)水质指标整个试验养殖过程未换水,由于夏天重庆天气较热水分蒸发较多,加水两次,临近水源璧山璧南河水质有轻微污染,较池塘现有水体水质更差,具体水质检测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溶解氧、氨氮、硫化氢、透明度等指标均有明显的变化,试验池塘溶氧基本在5mg/L以上,氨氮含量大多在0.1mg/L以下,远远低于距中毒致死量1mg/L,透明度从最初的0.15cm达到6月底

8、的0.3cm以上,水质变化明显。(二)2011年在重庆巴南、璧山、永川、大足等14个区县推广总面积达到8294亩,在巴南区惠民街道辅仁村开展详细水质对比检测试验,试验塘面积分别为2.3hm2,2.7hm2对照池塘1.8hm2,空心菜种植面积均为5%。1.苗种放养密度鲫鱼1万尾/ hm2,规格30g/尾,草鱼8000尾/hm2,规格60g/尾,鲢鱼3000尾/hm2,规格50g/尾,鳙鱼1500尾/hm2,规格600g/尾。2.试验结果(1)整个养殖过程除了消毒用生石灰外,未施其他渔药,未发现有大规模病害发生和死鱼情况。(2)截至10月底,已出售产量加上池塘库存量约为20875kg/hm2,而对

9、照池塘产量为19413.7/hm2,仅为试验池塘的93%。蔬菜产量达到8929kg/hm2,平均利润达到60479元/hm2,同比利润增幅为31.2%,其中种植蔬菜纯增收13393.5/hm2,蔬菜贡献利润增长率为29.1个百分点,其中还不包括电力、水源以及药物减少成本的收入。(3)水质指标在鱼类和空心菜生长旺季7、8、9、10四个月份的15表1 2010年重庆市水产引育种中心鱼菜共生池塘检测指标对比表检测指标检测日期试验塘(10%)试验塘(15%)对照塘(0%)DO(mg/L)5.306.256.154.51 6.10 5.42 5.31 4.33 6.20 5.16 5.20 4.11 6

10、.30 4.96 5.11 3.98 NH3N(mg/L)5.30 0.13 0.15 0.20 6.10 0.10 0.13 0.21 6.20 0.09 0.11 0.19 6.30 0.08 0.08 0.18 H2S(mg/L)5.30 0.04 0.05 0.05 6.10 0.03 0.03 0.06 6.20 0.03 0.02 0.06 6.30 0.02 0.01 0.05 pH值5.30 8.50 8.50 8.70 6.10 8.00 8.30 8.40 6.20 8.30 7.90 8.20 6.30 7.60 7.60 8.30 透明度(cm)5.30 0.150.1

11、50.15 6.10 0.180.180.18 6.20 0.240.300.15 6.30 0.300.340.12552012年第1期责任编辑 李振龙健康养殖日进行养殖水抽样,抽样方法是每个池塘分别就距离蔬菜种植区域远近确定三个采样点,为近菜点、中菜点和远菜点。水质检测指标的测定内容包括氨氮、总氮、总磷、亚硝酸盐氮和高锰酸钾指数等指标。检测结果见表2、图2。从表2中可以看出,试验1、2号池塘中,氨氮基本是呈现越近蔬菜种植区域其含量越低,而对照池塘变化不大,总磷、总氮、高锰酸钾指数、亚硝酸盐氮等指标在所有试验塘、对照塘中距离蔬菜远近以及相互之间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而试验塘与对照塘之间各个月份检

12、测指标均值对比可以看出,除了高锰酸钾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外,试验塘其他各个指标中,包括氨氮、总氮、总磷以及亚硝酸盐氮等均较对照塘有明显的减小,而试验塘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4)规模推广结果全 市 巴 南 、 璧 山 等 1 4 个 区 县 推 广 总 面 积 达 到552.9hm2,蔬菜平均种植面积为5%,平均每公顷产水产品16180.5kg,每公顷产蔬菜10722kg,每公顷收益达到182520元,扣除蔬菜返塘作为蔬菜收益,蔬菜每公顷纯增收达到10920元,每公顷纯利润达到37815元,较常规养殖方式利润增加23.9%。鱼菜共生包括浮架制作等固定投资成本3817.5元/hm2和2055元/hm

13、2的人工投入成本,完全按照今年标准,扣除20%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翌年可实现16029元/hm2的纯增收,今年鱼菜共生实际实施总面积552.9hm2,总增收在6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而9月15日,在巴南二圣镇鱼菜共生试验塘的两次测产中,空心菜最高单产达到7.1kg/m2和2.6kg/m2,其中养殖户李嘉勇140m2鱼菜浮床截至15日止,已收获空心菜2555kg,刨除作为饲料喂鱼外,已增收1512元,永川在双石镇和何埂镇的两次测产中产空心菜分别达到46594.5kg/hm2和95500.5kg/hm2,池塘中种植蔬菜其生产潜力巨大。五、结论 1.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对水质的改善效果非常明

14、显,尤其是对氨氮等的吸收效果较好。2.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能改善池塘水质环境,抑制鱼类病害发生,减少电力和渔药成本的投入,增加池塘鱼载力。3.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能生产大量绿色蔬菜,增加渔民收入和蔬菜市场供应量,稳定物价。该模式的成功实施对解决重庆地区池塘渔业规模小、水源少、效益低和污染大等突出问题提供了一条不错的途径,将推动重庆渔业“保供给、保增收”这一中心任务的完成,进一步促进重庆渔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健康持续发展。562012年第1期责任编辑 李振龙健康养殖表2 2011年巴南区惠民街道鱼菜共生池塘检测指标对比表 抽样地点样品名称氨氮mg/L1.0亚硝酸盐氮mg/L无判定标准总磷mg/L0

15、.2总氮mg/L1.0高锰酸盐指数mg/L4 月份 7 8 9 10 7 8 9 10 7 8 9 10 7 8 9 107 8 9 10 1号塘近菜点养殖水 0.24 0.46 0.64 5.49 0.04 0.03 0.01 0.45 1.89 3.74 3.36 4.23 6.89 7.09 7.41 11.18 7.15 7.99 7.99 7.52 1号塘中菜点养殖水 0.28 0.69 0.59 2.23 0.03 0.03 0.02 0.47 1.73 3.68 3.48 3.91 3.40 7.39 7.50 10.41 7.18 8.00 7.92 7.50 1号塘远菜点养殖

16、水 0.22 0.95 0.70 3.12 0.03 0.03 0.02 0.45 1.77 3.51 3.43 3.45 4.67 6.92 7.00 10.41 7.24 7.83 7.96 7.56 均值0.25 0.70 0.64 3.61 0.03 0.03 0.02 0.46 1.80 3.64 3.42 3.86 4.99 7.13 7.30 10.67 7.19 7.94 7.96 7.53 2号塘近菜点养殖水 0.23 0.32 0.63 8.00 0.08 0.11 0.02 0.44 1.68 3.28 3.43 4.06 9.11 7.78 7.58 11.24 7.09 7.88 7.98 7.13 2号塘中菜点养殖水 0.22 0.48 0.63 6.93 0.08 0.09 0.02 0.46 1.61 3.75 3.44 3.97 5.87 7.74 8.19 9.20 7.28 7.84 7.94 7.31 2号塘远菜点养殖水 0.24 0.25 0.56 5.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