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77738 上传时间:2017-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摘要】:飞速发展与变革的知识社会对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专业工作者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发展适应性专长。教师的适应性专长是教师在不断变革复杂的教育教学的专业实践情境中表现出的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深度概念性理解、面对新情境/任务的适应性改变、持续学习以及元认知的倾向。与常规教师相比,适应性教师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而且能将问题解决视作新学习的机会,不断拓展已有专长,甚至创建新的知识。近年来,适应性专长研究已受到学习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的日益关注,但教师适应性专长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基于对适应性专长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教师专业实践的真实境脉中,通过

2、一个设计严谨的实证研究和一个初步的设计研究对教师适应性专长及其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究,指出了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目标,为如何培养知识时代所需的适应性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行路径。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通过文献梳理,厘清了适应性专长概念的提出背景以及该领域发展至今 20 余年的历史脉络,探讨了适应性专长的概念提出与研究的意义和影响。第二章基于文献研究,从表现特征、内在功能和认识论三个层面挖掘了适应性专长的内涵实质,并据此提出了本研究对适应性专长的界定。第三章基于文献研究,从学习科学聚焦学习与发展的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适应性专长发展的影响因素、一般机制、发展路径以及评价等问题。第四章通过文献

3、研究,呈现了教师适应性专长研究的时代背景和领域背景,梳理了该领域的短暂研究历史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提出了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基本概念及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第五章通过实证研究,捕捉了教师在特定教学问题解决情境中的适应性专长的表现特征,并基于数据的量性和质性分析,分析了适应性倾向与问题解决的结果、适应性专长与专业发展经验之间的关系,以及新手的适应性专长等问题。第六章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呈现了研究者在教师专业实践的真实境脉中,设计并初步开发、实施的一个旨在促进教师适应性专长发展的教师学习环境三环螺旋形教师学习环境(Multi-SpiralTLEs),分析 了教师在该环境中的适应性专长的发展,以及该环境在

4、促进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发展上发挥重要影响的一些干预设计。 【关键词】:知识社会适应性专长教师适应性专长教师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科学学习环境设计【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G451.1【目录】:中文摘要 7-9 英文摘要 9-11 特别致谢 11-14 目录 14-19图表索引 19-21 绪论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21-30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21-25 第二节研究目标、思路与问题 25-26第三节研究方法 26-27第四节论文的总体框架 27-28 第五节核心概念界定 28-29第六节研究的创新之处 29-30 第一章适应性专

5、长的国内外研究综述30-50 第一节适应性专长研究的发展脉络 30-41 一、概念的提出: 从常规专长到适应性专长 30-34 二、早期的经典案例:历史学领域的”专家-专家 ”研究34-35 三、多领域的共同聚焦:持续关注与新研究的涌现35-40 四、国内研究现状 40-41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41第二节概念提出与研究的意义及影响41-48 一、推动了专长研究的范式转变 41-42 二、提出了个体与环境之间交互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42-44三、促进了对教育教学观念的重新审视与建构 44-45四、激励着研究者不断追求挑战与创新 45-48 小结48-50 第二章学习科学视角下的适应性专长:内

6、涵剖析50-68 第一节适应性专长的表现特征 50-54 一、深度的概念性理解 50-51 二、在新情境中的适应性改变 51-52 三、学习的倾向 52-53 四、元认知 53-54 第二节适应性专长的内在功能54-56 一、跨界功能:不同境脉间的横向跨越 54-55 二、调适功能:限制与革新间的权衡55-56 第三节适应性专长的认识论 56-64 一、主体观 56-59二、专长观 59-61 三、学习观 61-64 第四节本研究对适应性专长的界定 64-66 一、已有的代表性界定64-66 二、本研究对适应性专长的界定 66 小结 66-68第三章学习科学视角下的适应性专长:发展与评价68-

7、103 第一节强调发展性研究:与传统专长研究的区别 68-70一、学习与发展:适应性专长研究的重要议题 68-69 二、聚焦学习环境设计:超越传统专长研究的方法论 69-70 第二节适应性专长发展的影响因素70-73 一、主体的兴趣与价值观 70-71 二、客体的性质71-72 三、境脉的性质 72-73 四、共同体的作用 73 第三节适应性专长发展的一般机制 73-80 一、流动专长 74-76 二、固化专长76-78 三、流动专长与固化专长的双向交互 78-80第四节促进适应性专长发展的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模型分析 80-97一、促进适应性专长发展的多元路径 80-92 二、HPL框架与

8、SL 循环:一个整合性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92-97 第五节适应性专长的评价 97-101 一、适应性专长评价对传统评价范式的挑战 97-99 二、视角转换:从”孤立的问题解决” 到”为新学习作准备”99-101 小结 101-103 第四章迈向教师的适应性专长研究103-124第一节知识社会:教师适应性专长研究的时代背景 103-106 一、变革与创新: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 103-104 二、知识社会中的教师: 无法回避的双重挑战 104-106第二节教师教育的变革之路:教师适应性专长研究的领域背景 106-111 一、教师教育研究的范式转换:聚焦教师学习106-109 二、教师学习的理念更新

9、:发展适应性专长109-110 三、共建”巴别塔 ”:对共用的研究语言与分析工具的诉求 110-111第三节教师适应性专长的研究综述 111-121 一、前概念时期的探索 111-115二、概念的正式引入与早期研究 115-116三、研究项目及进展 116-120四、其他的相关研究 120-121第四节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基本概念与未来研究方向 121-122 一、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初步界定 121-122二、规划教师适应性专长领域的未来研究122 小结 122-124 第五章教师适应性专长的表现特征:一个实证研究 124-171 第一节实验设计 124-137 一、研究目标与问题 124-125

10、二、研究假设 125三、研究方法125-126 四、设计原则 126-128 五、设计过程 128-137 第二节实施程序与方法 137-140 一、选择被试教师 137-138 二、正式实施实验138-139三、后续访谈与调查 139-140第三节数据分析 140-142 一、分析目的 140 二、分析维度 140-142 三、分析过程142 第四节结果与讨论 142-168 一、教师在教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适应性倾向 143-158二、教师的适应性倾向与问题解决结果之间的关系 158-160 三、教师的适应性倾向与专业发展经验的相关性 160-163 四、新手教师的适应性 163-166 五

11、、对 CAE 项目认知任务本身的评价与修正 166-168小结 168-171 第六章促进教师适应性专长发展的学习环境设计:一个初步的设计研究171-208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71-175一、研究缘起:与 L 中学的课题协作研究 171-172 二、一次教师学习活动:问题浮现的当场情境 172-174三、对问题的反省与已有研究的考察 174-175 四、研究问题的识别与方法的选择 175 第二节三环螺旋形教师学习环境的设计 175-187 一、学习环境设计原型:Multi-SpiralLEs 简介 176-183二、Multi-SpiralLEs 促进教师适应性专长发展的潜力 1

12、83三、Multi-SpiralLEs 在 L 中学教师学习项目中的映射183-187 第三节三环螺旋形教师学习环境的初步开发、实施与过程性反馈187-204 一、 ”热身问题- 基本问题”:分析教师已有的课堂活动结构187-198 二、 ”类似问题”: 分析其他课例中的课堂 活动结构 198-204 第四节三环螺旋形教师学习环境的阶段性总结与评价 204-206 一、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 205 二、理论的发展 205-206 小结 206-208 结语208-213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208-210 二、后续的研究议题210 三、尾声 210-213附录213-267 一、CAE 项目任务单 213-215 二、小学数学初步认识负数课堂教学实录 215-227 三、CAE 项目实验记录单_A6227-234 四、CAE项目实验记录单_A4 234-239 五、C AE项目第一阶段的任务执行结果 239-243 六、L 中学教师学习活动分析表243- 267 参考文献 267-277 后记 277-280 本论文购 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