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项之形象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77619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项之形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项之形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项之形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项之形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项之形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项之形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项之形象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考试说明: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 ;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之二( 形象形象) 考点阐释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 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物。高考 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象征意义 的感悟,对其特征的把握,对其社会价 值的认识等。 形象(2)人物形象: 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包括英雄、名流、 亲属、友人等。 诗人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就是诗 人自己,且往往与写景结合在一起。(

2、1)自然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包 括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往往是一种意象解 意 象品 诗 歌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诗言歌咏,见景生情” 。一、自然形象古诗 常见 意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月亮是思乡 的代名词解 意 象品 诗 歌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月 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如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 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

3、痛。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 禹锡石头城)花好月圆、团圆喜庆。 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 月怀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 花。元稹菊花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 郑思肖画菊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解 意 象品 诗 歌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 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 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

4、清高 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 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 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 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 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 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 一种人格的写照。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人陈亮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 王冕墨梅斗霜傲雪、 不怕打击挫

5、折、敢为天 下先、不愿 同流合污的 高洁品格解 意 象品 诗 歌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 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 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 、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 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 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 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 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 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 要

6、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 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柳”、“留” 二字谐音, 经常暗喻离 别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柳”多种 于檐前屋 后,常作 故乡的象 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柳”絮飘忽 不定,常作 遣愁的凭借解 意 象品 诗 歌折柳 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 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柳,拂地 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 折柳有相留之意。 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 俗,因此“柳”带有伤离 别的意味,

7、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正直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南朝乐府西洲曲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谐音双关 爱恋思念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 长.-王昌龄长信秋词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 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 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 凄凉悲伤 的象征解 意 象品 诗 歌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 黄,珠

8、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 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 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 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 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 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 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 声慢)等。练习巩固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 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描 绘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2、 说

9、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情感。(50字左右) 二、昭君怨(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 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 表现了什么思想? 一、1、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 还要低。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 和人更加接近。 2、这首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 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 伤感之情。 二、1、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 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 农家院内。 2、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

10、,暗赞贫贱不移、富贵 不淫的高洁品格。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 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 苦,斜光刻晓穿朱户。 晏殊的蝶恋花 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燕子到来往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喜用燕子来表达喜悦之情燕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 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

11、, 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贺铸忆秦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 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 王令送春)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解 意 象品 诗 歌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 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 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 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 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 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

12、表 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 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 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 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 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 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 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 凄凉或思归的情思。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唐 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 和满腔的离愁别绪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

13、,蝉儿便剩下几声若 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柳永雨霖铃寒蝉鸣我侧 曹植赠白马王彪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蝉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狱中咏蝉古人以为蝉餐 风饮露,是高 洁的象征思乡怀亲之情 和羁旅伤感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 薛道衡人日思归)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 赵嘏长安秋望 )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 戴复古月夜舟中 )鸿雁指代书信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

14、多。(李商隐离思)解 意 象品 诗 歌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 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 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 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 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归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 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 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 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 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 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

15、就普 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 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离思)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浮云比喻 在外漂泊的游子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以梅子的成熟比 喻少女的怀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鸳鸯,指恩爱的夫妇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 的忠贞,品格的高洁练习: 一.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 作者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 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的修辞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