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75047 上传时间:2017-08-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赣研室字【2009】12 号关于做好 2009 年(上半年)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结项申报暨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报送工作的通知各设区市教研室(课题办):2009 年(上半年)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立项、结项的评审工作将于 4 月下旬举行。为了规范工作程序,更好地发挥各设区市教研室(课题办)在组织和参与省级课题管理方面的作用,做好2009 年(上半年)省级课题立项、结项的申报工作,同时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及时总结研究成果,进行教育科研论文评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省级课题立项、结项的申报工作1.请各设区市教研室(课题办)严格按照省课题基地办颁布的课题立、

2、结项标准进行初评,并将评审合格的课题统一报省课题基地办,省课题基地办不接受个人申报。2.各设区市在组织立项课题申报时,请注意参照省课题办制定的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一五”课题指南,并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减负、以生为本、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德育工作、学业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等热点、难点方面的课题。2009 年我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第二年,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不断会涌现新的想法和面临新的问题.建议各设区市课题办积极组织高中学校申报有关“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面的课题。23.报送材料要求:课题立、结项需统一使用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编制的申报书。立、结项申报书各一式三份,结项

3、成果材料一份。为方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简化结题手续,结项成果材料只需包括:(1)结项申请报告;(2)各研究阶段小结汇编;(3)课题研究结题总报告;(4)课题相关成果材料目录。课题相关成果材料目录由各设区市教研室(课题办)审定并加盖教研室公章。评审完毕后,课题立、结项申报书由省课题基地办保留一份存档,返还设区市教研室及课题负责人各一份,优秀课题结项成果材料省课题基地办存档,不再返还原课题组。4.2009 年(上半年)省级课题立、结项申报截止时间为 4 月 20日,请各设区市教研室严格按照要求于 4 月 20 日前将申请立、结项的课题材料报省教研室课题基地办(逾期不再增补)。 5.各设区市教研室在

4、报送立、结项课题时,需按学科、按学段(小学、初中、高中)提供立、结项课题目录电子稿(见附件一、二)。并按要求统一将课题立、结项评审费交省教研室。6.通过立项和结项的课题,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将在江西教研网上公布,立项和结项的证书将委托各设区市教研室(课题办)发放。二、参评论文的内容、格式及报送要求1参与评比的课题论文应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为核心,在理论、实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32统一用纸打印,标题用小三号黑体,正文用四号仿宋,字数 3000 字左右。3每篇论文一式三份,于 6 月 20 日前以设区市为单位统一报省教研室课题基地办。另将

5、论文目录以设区市为单位用电子稿形式统一报送至省教研室课题基地办(论文登记表见附件三)。每篇论文需交评审费 50 元,于提交论文同时汇寄至省教研室刘子舟收。凡不符合条件的稿件一律不予评奖。4论文需由本人撰写,注明参考文献,不得抄袭。否则取消评奖资格,并给予通报批评。5省教研室与课题基地办将组织专家对报送论文进行综述,并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统一颁发获奖证书。联系人:彭婧瑜E-mail: 电话:0791-8503994我校备注:1、凡参加省级课题立项的,必须先向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立项申请,同意后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省级课题基地办推荐。因此,立项申请向市规划办提交截止日期为

6、 4 月 10 日。2、参评论文也需先向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推荐。截止日期为 6 月 12 日。4附件 1: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一五”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教育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勇于探索创新、实 事求是的精神,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教育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应用 研究为主,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繁荣教育科学,更好地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二、课题指南

7、(一)关于学校管理与办学体制问题1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研究2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3高中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4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研究5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6在基础教育阶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7积极推进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8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研究9健全基础教育投入体制的研究10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方式的研究511民办教育区域发展特点研究12.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13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策略和实践研究14. 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研究15. 全日制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16.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研究17. 学校后勤保障体制建设研究18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19扩大优质教育

8、资源的实践研究20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二)关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1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2课程论、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3课程、教学与教育创新问题研究4教育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5考试政策与考试法研究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7地方教育史、教育志的研究8借鉴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研究9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10若干新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实践影响的研究11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调查研究612学生综合素质总体设计与教育培养过程、策略的实验研究13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研究14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15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

9、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16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的研究17社会实践活动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19新课程背景下大班额现象研究20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机衔接的研究21中小学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实验研究(三)关于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1道德学习机制与德育模式研究2青少年价值观念变化的追踪研究3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方式的研究4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研究5单亲子女教育研究6青春期性道德教育研究7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的研究8充分发挥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实效性研究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整合研究10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人格的

10、研究11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创新研究712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评价研究13学生心理教育的实验研究14新型师生关系研究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16学生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研究17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18大众传播、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四)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问题1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课程、教材多样化与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4课程教材研制、开发与使用、评价的研究5多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6农村课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7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开发与实验研究8课程、教材与教学关系的研究9实施基础教

11、育新课程的教学管理研究10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处理方式11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1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关系13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与管理14义务教育阶段选修课程设置与开发研究815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五)关于教学改革与教学策略问题1教学理论的探索与研究2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助的实践研究3先进教学方法的实验与推广研究4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5学生学习兴趣的起源、发展及培养的研究6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质量的对策7学科教学方式的新探索8幼儿园教育特色的构建和质量的提高9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10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研究11学科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研

12、究12“学困生”问题的研究13跨学科教学研究14“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15提高学生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研究16实验课的优化设计研究 17幼儿园活动教学的实验研究18体现主体教育的发展性教学研究(六)关于考试评价制度问题1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实践研究92高考制度成效的追踪研究3中考制度省内外对比研究4中小学及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5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6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7. 幼儿发展的评价研究8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9. 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10. 学生“成长袋”的建立、使用、评价的研究11.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评价机

13、制、教师评价机制研究12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建设研究13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性评价研究14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15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七)关于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科研问题1师德现状与师德教育的研究2学校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3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4教师自然状况(年龄、教龄、性别、身体、学历、家庭、社会地位)的调研5农村地区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问题研究6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与措施107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动作用的对策与措施8推动区域内校际间教师有序流动的措施9校本研训的有效模式构建研究10课程综合化趋势与教师素质结构问题研究11现代教育与创新型教

14、师队伍建设的研究12教师人文化教育素养的研究13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14学校科研的目标、组织实施的方法、途径的研究15教师群体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教育和普及的研究16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经验个案研究17科研兴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8教育科研成果评价及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研究(八)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1网络教育的资源整合研究2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研究3教育技术现代化研究4网络建设与管理研究5校园及教室网络环境建设的研究6教育信息资源库统筹建设的研究7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研究8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管理、教学中使用效益的研究9运用远距离教育手段发展全民教育的研究1110中小学信息技术

15、课教学研究 11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现状及其培训提高的研究12不同地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标准、培训问题研究13农村地区学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及综合利用问题研究14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15校园网建设及其功能发挥的研究16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九)关于农村教育问题1农村中小学培养目标的研究2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3对不同地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体制细节问题的研究4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研究5“三教统筹”发展问题的研究6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7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8农村远程教育网建立后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本地教师教学整合的研究9实施“两免一补”和资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11提高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程度以及质量水平的研究12农村实行税费制度改革与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研究12附件 2: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 报 书课题名称 学科分类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 研究起讫时期 联系电话(区号) 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