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县莿桐乡六合国民小学校务发展计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74122 上传时间:2017-08-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林县莿桐乡六合国民小学校务发展计画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云林县莿桐乡六合国民小学校务发展计画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云林县莿桐乡六合国民小学校务发展计画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云林县莿桐乡六合国民小学校务发展计画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云林县莿桐乡六合国民小学校务发展计画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林县莿桐乡六合国民小学校务发展计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林县莿桐乡六合国民小学校务发展计画(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雲林縣莿桐鄉六合國民小學校務發展計畫前言學校是學生學習之所,亦為教師展現專長之處,是家長希望之所在,亦為社會期望之所託,故學校之經營應符合學生之需求,教師專業發展以及家長社會之期待方足以達成小學教育任務而臻於教育理想。教育之內容為二:一為知識能力之傳授,二為品德之陶冶,任何教育活動皆應以此二類為其核心內容,方符合教育之本質。其實現方法則須透過有計畫的行政作為,而校務發展計畫正是推展教育活動,實踐教育目標的重要準則。六合國小具有五十年歷史,校地雖小卻擁有豐碩的教育成果。本發展計畫結合學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使其具有以下之精神與內涵:一、本發展計畫之精神:(一)回歸教育本質,以學生為中心

2、,以人文為核心。(二)符合教育規準,合教育之價值性、認知性及教育性。(三)順應社會潮流:營造多元、民主的校園環境,培養尊重、包容、守法、守紀的國民。(四)達成家長期望:促進家長及學校良性溝通,建立互信、互助的凝聚力。(五)延續學校文化:重視校史保存,發展學生良善特質,並開創校務新局。二、本發展計畫之內涵:(一)兼顧知識能力與道德的內容:使學生習得正確的知識,充實帶得走的能力,使學生擁有優雅的特質。(二)兼顧過程與結果的呈現:採取開放民主的過程,並獲得精緻優良的品質。- 2 -(三)重視組織與個人的發展:促進學校永續發展,並協助教師自我實現。(四)依據專業與行政準則:展現教育專業素養,並循行政原

3、理原則執行。本發展計畫延續 82 年 7 月所訂校務發展計畫 ,執行期間為自 91年 9 月起,以迎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為發展重點。本計畫共分為四章,第一章:學校背景分析,第二章:型塑學校願景,第三章:校務發展之目標策略和行動方案,第四章:預期效益與展望。我們深信學校的發展必須經過縝密的思維,擬定正確的目標和計畫,並且確實執行計畫內容,方可使學校成為高品質的教育場所。- 3 -第一章 學校背景分析一、學校沿革本校於民國 37 年 9 月,為饒平國民學校六合分校 。民國 42 年 9 月獨立為雲林縣莿桐鄉六合國民學校,江念華為首任校長。民國 57 年 9 月,奉令改校名為雲林縣莿桐

4、鄉六合國民小學。現任洪淑女校長,於民國 85 年 8 月就任為第八任校長。本校創校至今已 50 年,雖然校地狹小,所處學區明顯社會文化資源不足,教育補助經費不多,但是教育改革的措施上,舉凡教師觀念的改變、課程設計、教學活動的創新,教師自我成長等方面皆有顯著的成果。二、現況說明(一)地理位置1.校址:雲林縣莿桐鄉六合村東興 63 號。2.校地面積:1.4707 公頃。(二)社區概況1.學區家長職業以務農居多,少有工廠設施。2.鄰近有饒平國小、重興國小、民生國小,皆為具有歷史之學校。(三)學校規模現設普通班 12 班、學生總數 234 人,教職員工 29 名(含 158 專案代理教師、鄉土語言教師

5、、廚工、擴大公共服務環境整理人員) 。(四)校舍狀況校舍建築主要為前後二棟,提供師生學習環境,運動場所多處校園北側。整體而言校園環境宜人。- 4 -三、學校發展情境剖析(SWOT)因素 S(優勢) W(劣勢) O(機會點) T(威脅點)地理環境校園環境優雅寧靜,位於兩社區 之間。校前為砂石車道,空氣污濁,噪音擾人,安全堪虞。民風淳樸 經濟、文化、地理均屬邊陲。學校規模全校 12 班每個年級 2 班尚未具社會學習之發展空間。實施小班教學,具活潑踏實的教學基礎。社區人口年齡老化,青壯人口外流,學生數減少中。硬體設備設備完善。 維修、汰舊不易。 爭取經費。 未有專人管理維修。教師人力教師素質整齊、教

6、學用心,同仁情誼 溫馨。音樂、體育專業人力欠缺。感情融洽,向上提升意願高。資訊取得較不易。行政人員熱誠、民主。 人手不足,職務分配項目過繁。積極熱心,能力俱足。編制仍有不足之處。學生 純潔可愛。 文化不利,成就動機較低。願受教。 自我觀念薄弱。家長 樸質單純。 放任孩子自生自長。 能接受老師的建議。社經地位偏低。社區參與干預少。 未具教育合夥人觀念。待逐步提供參與機會。不易提供適宜資源。地方資源願意提供協助。 社區文化簡約單薄。 學校本位課程之實施。認識社區鄉土文化。沒有社會、教育、文化的敏覺性。教育當局能順應潮流。 經費短絀。 教改理念逐漸普遍。多元、混亂、糾纏不清而致政策不明。綜上所述,學

7、校具有環境優雅、設備新穎、組織氣氛融洽親師生互動良好、- 5 -教師具敬業態度以及行事務實的優點,同時也存在著社區資源整合不易與學生數逐年減少之危機,及宣傳與行銷不足之缺點。其需求如下:項目 需求組織內部文化傳承和諧合作的組織氣氛。關注弱勢學生。持續發揮行政引導服務與支援的功能。持續發揮教師專業成長及敬業精神。建立學生自治能力及團體紀律。傳承優質的學校傳統組織外部文化傳承與家長良好的溝通並提升理性參與教育事務的熱忱。加強行銷宣傳工作,塑造優質的形象。知識暨能力的學習加強各學習領域的統整教學。充實學生聽說讀寫算的基本知能。多參與校外學藝、體育、科學及各項競賽。提升學生電腦資訊運用能力。培養一人一

8、運動之終身運動習慣。提升學生學習效能品德的養成培養利他的胸襟,實踐服務的行動。推行生活教育,培養活潑富朝氣有禮貌的行為。教師人力結構缺乏藝能科專長教師。實施教師協同教學與教育專業智能對話。增進設備維護人員的維護能力。經費申請與執行充實各項教學暨運動設施,如操場、籃球場整建。興建風雨操場,改建川堂。有效運用各項資源充實圖書及英語教學設備。- 6 -教師進修推展群組教學,使之成為學校教學特色。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應持續規劃提升。社區人力建立家長或社區人力資源之資料庫。推動適宜之親師合作教學活動。引進校外人力協助,成立多樣性的學習模組。- 7 -第二章 型塑學校願景教育的兩大內容為:知識的學習與

9、品德的陶冶。基於此國民小學的任務即是: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以為社會生活之準備;培養學生讀書習慣以為終身學習之基礎。學校在此理念的支持下及定訂健康、質樸、創造為學校發展之願景,期盼透過願景之揭示,使學校經營具有方向性與未來性。一、願景型塑過程(一)民國 89 年 9 月,由現任洪校長淑女首先提出型塑學校願景,並請全校教師各提出幾點方向,再予討論。(二)民國 90 年 2 月經教師、家長代表及行政代表,召開二次討論會議,確定以健康、質樸、創造為學校經營之願景。二、願景與目標(一)健康:認識自己,開發潛能。瞭解個體差異,尊重人性尊嚴。發揮運動精神,豐富美麗生活。快樂甜美的童年,樂觀進取的人生。致力身心

10、靈合一的安適。健康質樸 創造- 8 -(二)質樸:實踐力行,溫柔敦厚。 培養誠心正念,發展不凡氣度。 關懷生態環境,解決生活議題。 溝通的民主素養,獨立的反省能力。 積極追求向善的生命力。(三)創造:包容篤實,生機蓬勃。 建立科技整合,增強手腦並用。 涵詠人文素養,珍視藝術價值。 激勵主動地探索,豐富多元的智慧。 開創美感優質化的生活。- 9 -三、建立教育圖像學校經營圖像- 10 -第三章 目標、策略與行動方案學校型塑的願景為健康、質樸、創造 ,亦即期盼透過創新的教學方法,以引導學生多元智慧的發展;塑造符合人性的文化,以培養學生尊重利他的高尚情操;透過體育活動的強化,以鍛鍊學生健康體魄;進而

11、實踐教育內容,而為身心健全之人。一、學校發展的目標(一)促進學生身心健全發展:生理與心理的健全發展為學童成長之關鍵,亦為教育最重要之目的,其包含智慧的成長,品德的教化和健康的身體。(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忱與能力:學生主動學習的熱忱與能力,是終身學習的基礎要件,就知識暨能力學習的層面而言學校有責任教導學生具備這兩項能力。(三)培養學生服務人群的信念與技能:從服務人群行為的實踐,體會利他的真諦,進而培養良善的生活價值觀。二、學校發展的策略(一)激發學生學習的驅力好奇心和好勝心是學生學習的最大驅動力,學校的教學或其他的教學活動應該力求變化和創新,以維持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並增近期學習成就感。(二)

12、開創教師教學的熱力教師的工作熱忱是教學的成功保證,教學熱忱不單只是教學負責盡職- 11 -而已,更要富有創意,有創造力的老師才能教導出善於探索的學生。(三)發揮組織團隊的活力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是故,學校組織應該就是學習型組織,透過組織的不斷學習,讓教師、行政人員以及家長的觀念能夠互相激盪、互相溝通,使得組織的活力不斷的展現出來。(四)結合社區家長的動力學校教育要有豐碩的成果,必須是學校、社區與家長三方面溝通、合作方可達成。家長與社區不僅是學校教育發展堅強的助力,也是促進學校向前邁進的強大動力。三、學校發展的行動與具體措施教務處:(一)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並融入六大議題1.組織

13、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訂定健康、質樸、創造的學校願景。2.依九年一貫能力指標,培養學生十大基本能力。3.積極整合社區、家長資源,活化教學。(二)落實教學正常,培育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活活潑潑的好學生。1.依學習領域排課,並依教師專長進行協同教學。2.依課程綱要及兒童身心發展編訂各年級總體課程計畫。(三)為提高教學效果切實執行教學措施。1.落實代課、補課、調課之管理與執行。2.切實實施教學輔導巡堂。3.為補救與提高學習興趣,加強教育環境佈置。4.切實作業批改與作業指導。- 12 -(四)充實教學內容,積極做好教學研究工作。1.舉辦校內或校際觀摩教學。2.利用學年會議,研討各科教學方法

14、與教材內容。3.教具使用方法與教具製作。(五)診斷教學效果,落實成績考查。1. 建立多元化之教學評量工具及方式。2.各科評量重視兒童之自我成長。3.重視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之兼顧。(六)切實執行義務教育,加強學籍管理。1.切實做好學籍管理,從轉學、休學、復學著手。2.管理、保管畢業生在學之一切學籍資料。3.辦好每月有關學籍統計表。4.辦理各項獎勵學金申請。(七)因材施教,加強學習輔導。1.落實評量工作,發掘特殊兒童。2.建立兒童各種資料作教學參考。3.切實做好學習輔導紀錄,以協助其成長。(八)加強科學教育1.充實科學教學器材,並提升科學教學法。2.輔導兒童研究調查、記錄。3.舉辦校內科學研

15、究展覽,並參加校際展覽活動。4.參觀科學展覽,讓兒童知所上進。(九)加強閱讀指導,培養兒童閱讀習慣。舉行兒童閱讀運動,提高閱讀風氣。(十)充實教學內容,加強教師進修。- 13 -1.切實辦理週三進修,增進各科教學智能。2.選派教師參加各種研習活動。3.鼓勵教師到師院研究進修。(十一)提高學力,落實作業指導。1.因材施教,提高兒童作業興趣。2.斟酌作業分量,適當分配作業。3.切實批改作業,加強作業指導。(十二)培養學童語文能力,加強語文教育。1.甄選語文較優學童,培養讀、說、寫作之優秀人才。2.參加鄉、區、縣性比賽及觀摩增加兒童興趣。3.建立題庫,以電腦命題。(十三)實施診斷與補救教學。1.建立

16、成績考查追蹤制度。2.配合學生基本資料實施補救教學。(十四)積極培養現代化國民1.加強時事教育,建立正確分析觀念,培養愛國情操。2.利用各種集會,加強實施民主法治教育,培養民主法治常識。3.加強民族精神教育環境佈置,以收耳濡目染之效。(十五)加強生活教育,學生行為之輔導1.辦理班級三項競賽,培養學童有禮貌、守秩序、愛整潔的行為習慣。2.配合各種集會,以鐘聲為作息時間依據,訓練兒童守時間的好態度,培養兒童動靜合宜的行為習慣。3.加強服裝儀容檢查,生活常規訓練,培養兒童良好衛生行為。4.訂定學生班級公約,培養學生自治治人,建立班級團隊榮譽。5.舉辦校外教學活動,增廣兒童學習觸角,統整兒童學習效能。- 14 -6.推行童軍教育,參加童軍活動,發揚童軍精神。(十六)加強民主法治教育,培養知法守法觀念1.訂定民主法治教育年度推行計劃,以身教、言教、境教、制教、心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