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m受体拮抗剂优化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的研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673044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刺联合m受体拮抗剂优化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针刺联合m受体拮抗剂优化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针刺联合m受体拮抗剂优化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针刺联合m受体拮抗剂优化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针刺联合m受体拮抗剂优化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刺联合m受体拮抗剂优化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刺联合m受体拮抗剂优化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的研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文摘要膀胱过度活动症( O A B ) 是一组由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组成的临床症候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质量。由于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而临床上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旨在探索一套综合性的优化治疗方案。目的:观察固定穴位针刺联合M 受体拮抗剂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 ) 一般资料全部观察对象为2 0 1 0 年6 月- 一2 0 11 年1 1 月就诊的膀胱过度活动症住院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纳入9 0 例并将其随机分为A 、B 、C 三组,每组3 0 例。A 组:固定穴位针刺+ M 受体拮抗

2、剂B 组:M 受体拮抗剂C 组:固定穴位针刺( 2 ) 治疗方法针剌取穴:第一组为中极、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第二组为肾俞、膀胱俞、会阳穴、次谬穴、秩边穴。1 0 天为一疗程,3 个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疗程间间隔3 天。M 一受体拮抗剂:索利那新( 5 m g )1 片次,1 次日,服用3 6 天。( 3 ) 观察指标主要疗效指标:O A B S S单项量化指标:2 4 h 平均的排尿次数、每日平均每次排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安全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 A L T 、B U N 、C r ) 、心电图( 4 ) 疗效判断临床疗效: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3、则2 0 0 2 版) 疗效判定标准,以治疗前后0 A B S S 变化评判临床疗效。临床痊愈:0 A B S S 减少率为9 0 及以上,随访3 个月病情稳定。临床显效:0 A B S S 减少率为7 0 一8 9 ,随访3 个月病情稳定。临床有效:0 A B S S 减少率为3 0 一6 9 ,随访3 个月病情稳定。临床无效:0 A B S S 减少率不足3 0 。总有效率:临床痊愈+ 临床显效+ 临床有效。O A B S S 减少率= ( 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评分1 0 0 单项量化指标:观察2 4 h 平均排尿次数、每日平均每次排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等指标治疗前后

4、的变化。 结里= 口木-( 1 ) O A B S S 疗效分析治疗三疗程后,A 组的评分均值为5 6 0 士3 3 1 ,B 组的评分均值为7 8 l 士2 2 3 ,C 组的评分均值为8 8 8 士2 2 1 ,A 组与B 、C 二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三疗程后与治疗前评分差值比较,A 组为7 2 1 士2 3 5 ,B 、C组分别为4 4 5 士2 4 3 ,3 5 6 士2 1 3 ,A 组降幅大于B 、C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三疗程后,A 组的总有效率为8 6 6 ,痊愈率为3 3 3 ,B 组的总有效率为6 7 8

5、,痊愈率为2 1 4 ,C 组的总有效率为6 5 5 ,痊愈率为1 7 2 ,A 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都分别高于B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2 ) 单项量化指标疗效分析治疗三疗程后,A 组的2 4 h 平均排尿次数由1 3 1 9 士1 2 4 降为5 3 3士2 2 8 ,B 组由1 2 3 7 士1 5 5 降为7 0 1 士1 2 1 ,C 组由1 2 5 3 士1 3 3降为8 6 2 士1 2 4 ,A 组降幅大于B 组,B 组降幅大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T r e a t m e n ta f t e rt h r e e

6、c y c l e sb e f o r et r e a t m e n ta n ds c o r ed i f f e r e n c ec o m p a r i s o n ,Ag r o u po f7 2 1a n d2 3 5 B ,Cg r o u pw e r e4 4 5a n d2 4 3 ,3 5 6a n d2 1 3 ,t h eg r o u pAd r o pm o r et h a nB ,Ct w og r o u p s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w a s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s i g n i f

7、i c a n t ( P 0 0 5 ) ( 查) T r e a t m e n ta f t e rt h r e ec y c l e s ,Ag r o u po ft h et o t a le f f e c t i v er a t ew a s8 6 6 ,t h er e c o v e r yr a t ew a s3 3 3 ,t h eg r o u pBt h et o t a le f f e c ti v er a t ew a s6 7 8 ,t h er e c o v e r yr a t ew a s21 4 ,t h eg r o u pCt h et

8、 o t a le f f e c ti v er a t ew a s6 5 5 ,t h er e c o v e r yr a t eiS17 2 ,t h eg r o u pAr e c o v e r yr a t ea n dt h et o t a le f f e c ti v er a t er e s p e c ti v e l yw e r eh i g h e rt h a nB ,Cg r o u p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w a s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 ( P 0

9、 0 5 ) ( 2 ) S i n g l eq u a n t i t a t i v ei n d e x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a n a l y s i s( ! ) T r e a t m e n ta f t e r t h r e ec y c l e s ,Ag r o u po f2 4ha v e r a g eb y1 3 1 9a n d1 2 4t i m e su r i n a t i o nr e d u c e dt o5 3 3a n d2 2 8 1 2 3 7a n d1 5 5b yg r o u pBr e d u c

10、e dt o7 0 1a n d1 2 1 。1 2 5 3a n d1 3 3b yg r o u pCr e d u c e dt o8 6 2a n d1 2 4 ,f e l lb ym o r et h a nAg r o u pB ,Bg r o u pf e l1b ym o r et h a ng r o u pC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w a s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 ( P 0 5 ) 。A 组:固定穴位针刺+ M 受体拮抗剂B 组:M 受体拮抗剂C 组:固定穴位针刺1 4 仪

11、器和药物1 4 1 针灸针针刺用针均为一次性针灸针,不重复利用。长1 寸及1 5 寸。1 4 2 尿流动力学测定仪C U 一4 0 9 4 型多信道尿动力学仪1 4 3M 受体拮抗剂索利那新规格:5 m g 片由安斯泰来制药公司供应国药准字J 2 0 0 9 0 1 0 92 治疗及观察方法2 1 治疗方法A 组:针刺取穴:第一组为中极、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第二组为肾俞、膀胱俞、会阳穴、次谬穴、秩边穴手法操作:针刺腹部、骶部的穴位时应排空膀胱。中极、关元向斜下4 5 度角刺入1 5 - 3 c m ,患者有针感后,顺时针捻转针体,使针感持续传至会阴、尿道以及膀胱等部位:足三里、阴陵泉

12、、三阴交进针直剌1 5 - 3 c m ,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肾俞、膀胱俞直刺1 - 2 c m ,至局部有针感即可;针刺秩边穴时针尖宜内斜,顺着骶骨边缘剌入1 - 2 c m ,有针感后,顺时针捻转针体,使针感持续传至会阴、尿道以及膀胱等部位;会阳、次醪直刺O 8 - 1 5 c m ,使针感向前持续传至膀胱及会阴、尿道等部位;其中肾俞穴、三阴交的刺激应轻柔用重插轻提的补益行针手法行针5 分钟;在留针的时候亦可在下腹部及腰骶部用近红外线灯照射感觉皮肤微温即可。两组穴交替使用,每天1 次,每次3 0 分钟,1 0 天为一疗程,3 个疗程为一4针刺联合M 爱体拮抗荆优化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瘟的临床研

13、究治疗周期,疗程间间隔3 天。M 受体拮抗剂:索利那新( 5 m g )1 片次1 次日服用3 6 天。B 组:M 受体拮抗剂:索利那新( 5 m g ) 1 片次1 次日服用3 6 天。C 组:针刺的部位、方法以及持续时间同上。2 2 观察指标主要疗效指标:0 A B S S 评分单项量化指标:2 4 h 平均的排尿次数、每日平均每次排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安全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 A L T 、B U N 、C r ) 、心电图3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疗效: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0 0 2 版) 疗效判定标准,以治疗前后0 A B S S 评分变化评判

14、临床疗效。临床痊愈:O A B S S 评分减少率为9 0 及以上,随访3 个月病情稳定。临床显效:O A B S S 评分减少率为7 0 - 8 9 ,随访3 个月病情稳定。临床有效:O A B S S 评分减少率为3 0 - 6 9 ,随访3 个月病情稳定。临床无效:O A B S S 评分减少率不足3 0 。总有效率:临床痊愈+ 临床显效+ 临床有效。0 A B S S 评分减少率= ( 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评分X1 0 0 单项量化指标:观察2 4 h 平均排尿次数、每日平均每次排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4 统计方法本次临床研究所采集的数据全部为

15、均值士标准差( 又S ) 的形式计入统计表格,根据资料类型的不同按统计学原则分别采用f 或t 检验,等级分组资料则采用R i d i t 检验进行处理。软件使用S P S S l 5 O ;P O 0 5 ) 。5 2 6 临床疗效总结表6 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痊愈率:A 组3 3 3 ( 1 0 3 0 ) ,B 组2 1 4 ( 6 2 8 ) 、C 组1 7 2 ( 5 2 9 )临床显效率:A 组3 3 3 ( 1 0 3 0 ) ,B 组2 5 O ( 7 2 8 ) 、C 组2 4 1 ( 7 2 9 )临床有效率:A 组2 0 O ( 6 3 0 ) ,B 组2 1 4 ( 6 2 8 ) 、C 组2 4 1 ( 7 2 9 )临床无效率:A 组1 3 3 ( 4 3 0 ) ,B 组3 2 2 ( 9 2 8 ) 、C 组3 4 5 ( 1 0 2 9 )总有效率:A 组8 6 6 ( 2 6 3 0 ) ,B 组6 7 8 ( 1 9 2 8 ) ,C 组6 5 5 ( 1 9 2 9 )A 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痊愈率、总有效率都分别高于B 、C 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 6 讨论O A B 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其中尿急是患者最为困扰的症状。随着人们对O A B 的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