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考试范围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67815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5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考试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考试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考试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考试范围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考试范围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考试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考试范围(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 703 药学基础综合703 药学基础综合(总分 300 分,包含有机化学 、 生物化学及生理基础 、 分析化学三门科目。其中有机化学占 100 分; 生物化学及生理基础占 100 分; 分析化学占100 分) 药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范围: 1.有机化学考试范围 1.有机化学考试范围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 有机化学课程要求系统地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机制及相互转化关系。要求考生在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培养灵活运用、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内容 二、主要内容 1、了解有机化学发展历史,对

2、有机化学与药学发展的联系有一定认识,了解有机化学研究对象,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分类和研究方法,能识别常见官能团,烷烃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环烷烃的分类和结构特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方法,旋光性的产生,旋光度、比旋光度的概念,重要卤代烷的性质,硫醇、硫醚的结构和性质,烯烃的结构、同分异构、物理性质,炔烃和二烯烃的结构,苯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芳香性的概念,醛、酮的物理性质和结构,酚和醌的制备,羧酸及取代羧酸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有机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含两个杂原子的五元、六元杂环的结构、性质,糖类化合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来源及生物重要性。 2、熟悉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烷烃

3、的卤代反应机理和过渡态理论、环烷烃稳定性的理论解释、 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理化性质的异同点, 外消旋体的常见拆分方法以及立体专一性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生成,醇、 醚的结构特点、理解氢键对醇、醚物理性质的影响,烯烃的制备方法, 卤代乙烯型和卤代丙烯型卤代烃的特性, 常见稠环芳烃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利用共振式解释定位规律,醛、酮的结构与亲核加成活性的关系,醛酮的制备方法,酚和醌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以及对苯醌的反应,羧酸的制备,羧酸衍生物的制备,胺类的制备,偶氮化合物和重氮甲烷的反应,常见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方法,氨基酸的分类和命名,常见二糖、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3、掌握共价键的性质、诱导

4、效应,烷烃和环烷烃的构象和命名方法,自由基链式反应特点及自由基稳定性比较,环烷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和小环的加成反应) 、Fisher 投影式的书写方法,D/L 、R/S 构型标记法以及根据对称性判断分子手性的方法,手性、手性碳原子、立体异构、对映异构、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的概念,卤代烷的分类及命名,一元卤代烷的化学性质,掌握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历程、影响因素及取代与消除之间的竞争关系,醇、醚的系统命名、基本反应和鉴别方法,掌握醇和醚的制备方法,烯烃的系统命名法及顺、反异构体的顺/反、Z/E 标记方法,烯烃的加成、氧化反应,理解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和碳正离子的特点,掌握马氏规则

5、(狭义和广义) ,炔烃、二烯烃的系统命名方法、化学反应和制备方法,单环芳烃的命名、化学反应、定位基和定位规律的应用以及休克尔规则,醛、酮的命名,化学性质、鉴别方法,不饱和醛酮的化学性质,酚和醌的化学性质,羧酸及取代羧酸的系统命名方法、化学性质,羧酸衍生物的性质,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胺的系统命名法,掌握硝基化合物、胺、重氮盐、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化学性质,吡咯、呋喃、噻吩、吡啶、喹啉的电子结构、化学性质,能够比较其环稳定性、酸碱性、亲电取代反应活性的差异,氨基酸的结构、化学性质,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以及单糖的性质,有机化学实验技术中典型的基本操作规范、注意事项等。 2.生物化学及

6、生理基础考试范围 2.生物化学及生理基础考试范围 生物化学部分生物化学部分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活动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要求是:掌握组成生物体主要物质:蛋白质、核酸、酶、糖类和脂类的结构与功能;掌握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掌握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规律。 熟悉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熟悉生物分子之间的代谢联系及调节规律。 了解学科发展动态, 以及生物化学理论及常用实验技术在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学习,学生除需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外,还需具备一定的运用有关

7、知识、技能进行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生物化学的含义。 2、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及生物化学在医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1、蛋白质、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类、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3、蛋白质、氨基酸的主要理化性质。 4、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体内重要的活性肽。 第三章 核酸化学 第三章 核酸化学 1、核酸的分类、分布及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2、核酸的主要化学组成,DNA 和 RNA 的分子结构。 3、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 4、体内

8、几种重要的单核苷酸。 第四章 酶 第四章 酶 1、酶的概念、酶的分子组成和活性中心。 2、酶的调节。酶原、酶原激活和同工酶。 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酶促反应动力学。 4、酶的主要催化作用机理和催化作用特点。 5、酶的分类、命名、活性测定。 6、酶与医学的关系。 第五章 维生素 第五章 维生素 1、维生素的概念、命名、分类和特点。 2、主要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A、D、E、K 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生化作用。 3、主要的水溶性维生素: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 等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生化作用。 4、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缺乏症。 第六章 生物氧化 第六章 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及生物学意义。 2、

9、生物氧化过程中物质的氧化方式和 CO2的生成。 3、线粒体氧化体系:呼吸链和胞液中 NADH 的氧化。 4、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ATP 的生成、转移、贮存和利用。 5、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第七章 糖类代谢 第七章 糖类代谢 1、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糖的消化与吸收。 2、血糖、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 3、糖的氧化分解:无氧氧化(糖酵解) 、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 4、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 5、糖异生作用。 6、耐糖现象、耐糖曲线与糖代谢紊乱。 第八章 脂类代谢 第八章 脂类代谢 1、脂类的分类、分布和主要生理功能。 2、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3、血脂的组成、血脂的来源和去路。 4、血浆

10、脂蛋白的分类、组成、主要生理功能和代谢特点。 5、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6、甘油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及代谢转化。 7、脂蛋白代谢与脂类代谢紊乱。 第九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第九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氮平衡、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互补作用。 2、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作用。 3、氨基酸的代谢来源和代谢去路。 4、氨基酸的一般代谢:脱氨基作用、脱羧基作用、-酮酸代谢和氨的代谢。 5、个别氨基酸的特殊代谢:一碳单位代谢、含硫氨基酸代谢、芳香族氨基酸代谢。 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 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 1、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

11、谢。 2、核苷酸的合成代谢: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3、抗代谢物的基本概念及核苷酸抗代谢物的临床应用。 第十一章 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及调节 第十一章 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及调节 1、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2、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与核苷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3、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 4、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 5、整体水平的代谢调节。 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1、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和生物学意义。 2、DNA 的生物合成(复制) :复制的特征、参与复制的主要酶和蛋白质、复制的过程和特点。 3、逆转录的概念、过程,逆转录酶与逆

12、转录病毒。 4、DNA 的损伤与修复:DNA 的突变、突变类型、DNA 损伤与修复。 5、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 :参与转录的主要物质、转录过程及转录后加工。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三种 RNA: mRNA 与遗传密码子、 tRNA 与氨基酸的转运、 rRNA 与核糖体。 2、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的主要过程。 3、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 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第十四章 基因表达调控 第十四章 基因表达调控 1、基因表达的基本规律:时间特异性、空间特异性和基因表达的方式。 2、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调控:操纵子的调节机制。 3、真核

13、生物基因的转录调控:顺式作用原件、反式作用因子和 RNA 聚合酶。 4、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特点。 第十五章 常用生物化学技术及原理 第十五章 常用生物化学技术及原理 1、分光光度技术:基本原理及技术应用。 2、电泳技术:基本原理、主要的电泳类型及技术应用。 3、层析技术:基本原理、常用的层析方法及技术应用。 4、离心技术:基本原理、制备型离心的主要分离方法及技术应用。 生理学基础部分生理学基础部分 一、 生理学牛欣、张志雄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年 7 月出版, “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 二、考试内容 一、 生理学牛欣、张志雄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年 7

14、月出版, “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机体的体液、内环境与稳态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第五节 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四节 肌肉的收缩功能 第三章 血 液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15、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三节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第四节 心音和心电图 第五节 血管生理 第六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七节 心、肺和脑的血液循环 第五章 呼 吸 第五章 呼 吸 第一节 肺通气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 胃内消化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第六节 吸收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血液

16、循环特点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功能 第五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第六节 尿生成的调节 第七节 排尿活动 第九章 内分泌 第九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第三节 甲状腺 第四节 甲状旁腺激素(PTH)及其他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第五节 肾上腺 第六节 胰岛 第七节 松果体的激素、前列腺素和瘦素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突触传递 第三节 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影响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 3.分析化学考试范围 3.分析化学考试范围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