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循环经济综合统计评价_韩鹏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667811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综合统计评价_韩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综合统计评价_韩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综合统计评价_韩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循环经济综合统计评价_韩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0 8 . 4统计与咨询表1黑龙江省循环经济统计指标标准化数据表指标名称 X 1 1 G D P总量 X 1 2人均G D P X 1 3全员劳动生产率 X 1 4第三产业产值占G D P比重 X 1 5 R 同时直接使用因子分析,还存在一个根据数据数学特征重新分组的过程, 而此过程未考虑到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分组结果极可能与原指标体系的分类不同。故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子系统进行分析,则可避免以上不足。 1、 因子求解过程根据上文标准化后的数据, 采用S P S S统计软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分别计算各子系统的特征根、 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所选取的因子应反映各子系统8 0

2、%以上的统计信息,故根据各子系统的累计贡献率与8 0 %的比较结果,确定可选择因子的个数。并应用S P S S统计软件求解因子载荷阵A, 由于未经过旋转的载荷阵中,因子变量在许多变量上均有较高的载荷, 因子的含义比较模糊, 为得到含义更加明确的因子, 按照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阵A进行旋转, 等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同时, 采取回归算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函数系数,得到各系统因子得分函数系数汇总表, 如表2所示) 。其中, 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中提取了2个因子,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系的统特征根贡献率确定因子变量的不同权重, 利用综合判定公式F1= 1F1 1+ 2F1 2, 即得 综合得分。由S P S

3、 S统计软件分析得到:1= 0 .8 9; 2= 0 .1 1。便可得到社会经济发展子系统的综合得分。故各子系统因子等分函数分别为: F1 1= 0 .1 4 4 x1 1+ 0 .1 2 3 x1 2+ 0 .0 9 4 x1 1 2F1 2= - 0 .0 6 8 x1 1+ - 0 .2 x1 2+ 0 .0 4 3 x1 1 2!课题研究文/韩鹏张景鸣赵京源本文为黑龙江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 (G B 0 6 D 1 0 2 - 3),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2 0 0 6 A 4 0) 课题论文82 0 0 8 . 4统计与咨询F1= 0 .8 9 F1 1+ 0 .1 1 F

4、1 2 F2= 0 .0 9 9 x2 1+ 0 .1 0 6 x2 2+ + 0 .1 0 4 x2 1 0 F3= 0 .1 5 9 x3 1+ 0 .1 6 9 x3 2+ + 0 .1 7 1 x3 7 F4= 0 .0 9 1 x4 1+ 0 .0 8 6 x4 2+ 0 .0 9 1 x4 1 32、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权重首先,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根据层次结构, 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分析,给出各指标间对于总目标的重要性的比例关系,具体数值大小可根据相对重要程度取值表获得, 并构造判断矩阵。分别用F 1、F 2、F 3、F 4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子系统、 资源节约使用子系统、 循环

5、利用子系统、 污染减排及生态安全子系统。其次, 判断矩阵的标度方法可以选择e ( 0 / 5 ) e ( 8 / 5 )标度, 应用y a a h p 0 .4 .1, 计算出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 C R = 0 .0 0 0 1 0 .1, 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即: 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出运算结果, 如表3所示。由上述层次分析法分析过程可知,循环经济复合系统综合得分F的计算函数为: F = 0 .1 9 2 1 F1+ 0 .2 3 4 7 F2+ 0 .2 8 6 6 F3+ 0 .2 8 6 6 F4 二、 计算评价得分根据上文所得各因子得分函数及系统综合得分函数, 计算得

6、出各系统的综合评价得分, 如表4所示。表4是一个汇总表, 便于比较各系统于各年份的综合得分。表中数据只是一个评价得分数并没有具体的实际统计意义,只是根据实际数据情况计算得出的因子得分及因子得分的加权平均。而得分中出现正负, 是由于在数据无量纲化处理时采用了标准化方法,正负的不同只是表示各系统水平于近五年均值的比较结果, 是进一步分析的基础。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建设情况还应该根据评价得分进行具体分析,进行深层次的定量分析, 客观的描述黑龙江省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三、 评价结果分析根据黑龙江省循环经济综合评价得分表, 可见各系统的发展趋势均呈现递增的趋势, 但变化的幅度有所不同, 为便于观察, 使各子

7、系统的发展趋势表述更加直观, 绘制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各系统发展趋势图, 如图 1所示。由图1可见,各系统得分曲线发展趋势大体相同,均呈上升态势,形象地说明在省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下,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 各政策方针初见成效。然而各系统的具体发展过程不尽相同: 循环利用子系统和污染减排及生态安全子系统发展过程较为相似, 均是在2 0 0 4年较其他年份发展较快; 社会经济发展子系统和资源节约使用子系统发展过程相类似, 以 2 0 0 4年为转折点,2 0 0 4年后较2 0 0 4年前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分析结果与近年来加大对资源节约使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政策力度加大的情况相符,从另一角度

8、可见近年来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在黑龙江省得到较好的贯彻实施;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复合系统以一种近乎平稳的增长速度发展,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作者单位: 省统计局科研所 )图1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各系统发展趋势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子得分F 1 1社会保障水平因子得分F 1 2社会经济发展子系统综合因子得分F 1资源节约使用子系统因子得分F 2循环利用子系统因子得分F 3污染减排及生态安全子系统因子得分F 4循环经济复合系统综合因子得分F2 0 0 2年 - 0 . 7 2 4 3 - 1 . 2 8 4 3 - 0 . 7 8 5 9 - 1 . 0 3 2 7 - 1 . 2 0 5 7 - 1

9、. 1 9 2 5 - 1 . 0 8 0 72 0 0 3年 - 0 . 6 9 3 2 0 . 1 1 8 5 - 0 . 6 0 3 9 - 0 . 7 5 0 8 - 0 . 7 6 2 6 - 0 . 8 3 3 9 - 0 . 7 4 9 82 0 0 4年 - 0 . 5 1 6 5 0 . 4 7 7 4 - 0 . 4 0 7 2 - 0 . 2 2 4 5 0 . 1 9 1 2 0 . 2 6 8 6 0 . 0 0 0 92 0 0 5年 0 . 3 1 2 0 1 . 3 1 1 6 0 . 4 2 2 0 0 . 6 1 4 6 0 . 4 7 0 8 0 . 5

10、1 4 4 0 . 5 0 7 72 0 0 6年 1 . 6 2 2 0 - 0 . 6 2 3 2 1 . 3 7 5 0 1 . 3 9 3 4 1 . 3 0 6 3 1 . 2 4 3 3 1 . 3 2 1 9表4黑龙江省循环经济综合评价得分表X 1 1X 1 2X 1 3X 1 4X 1 5X 1 6X 1 7X 1 8X 1 9X 1 1 0X 1 1 1X 1 1 2-F 1 10 . 1 4 40 . 1 2 30 . 1 3 0- 0 . 0 2 60 . 0 6 20 . 2 0 60 . 1 4 5- 0 . 1 1 40 . 1 5 30 . 1 1 5- 0 .

11、2 5 80 . 0 9 4-F 1 2- 0 . 0 6 8- 0 . 0 2 0- 0 . 0 3 80 . 2 7 80 . 1 0 9- 0 . 2 3 3- 0 . 0 7 40 . 3 6 1- 0 . 0 9 9- 0 . 0 0 30 . 6 6 30 . 0 4 3-X 2 1X 2 2X 2 3X 2 4X 2 5X 2 6X 2 7X 2 8X 2 9X 2 1 0-F 20 . 9 1 80 . 9 9 00 . 8 7 20 . 9 9 30 . 9 9 40 . 9 3 70 . 9 8 80 . 9 8 70 . 9 9 20 . 9 7 3-X 3 1X 3 2

12、X 3 3X 3 4X 3 5X 3 6X 3 7-F 30 . 1 5 90 . 1 6 90 . 1 2 60 . 1 4 80 . 1 6 50 . 1 5 60 . 1 7 1-X 4 1X 4 2X 4 3X 4 4X 4 5X 4 6X 4 7X 4 8X 4 9X 4 1 0X 4 1 1X 4 1 2X 4 1 3F 40 . 0 9 10 . 0 8 60 . 0 8 80 . 0 8 30 . 0 7 40 . 0 7 80 . 0 6 90 . 0 9 00 . 0 7 90 . 0 8 60 . 0 8 50 . 0 9 10 . 0 9 1社会经济发展系统资源节约使用

13、系统循环利用系统污染减排及生态安全系统表2各系统因子得分函数系数汇总表F 1 F 2 F 3 F 4F 1 1 . 0 0 0 0 1 . 2 2 1 4 1 . 4 9 1 8 1 . 4 9 1 8F 2 0 . 8 1 8 7 1 . 0 0 0 0 1 . 2 2 1 4 1 . 2 2 1 4F 3 0 . 6 7 0 3 0 . 8 1 8 7 1 . 0 0 0 0 1 . 0 0 0 0F 4 0 . 6 7 0 3 0 . 8 1 8 7 1 . 0 0 0 0 1 . 0 0 0 0Wi 0 . 1 9 2 1 0 . 2 3 4 7 0 . 2 8 6 6 0 . 2 8 6 6表3判断矩阵及权重课题研究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