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灾难结构与心理反应特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664185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城市灾难结构与心理反应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城市灾难结构与心理反应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城市灾难结构与心理反应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城市灾难结构与心理反应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城市灾难结构与心理反应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城市灾难结构与心理反应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城市灾难结构与心理反应特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城市灾难结构与心理反应特点吴国宏 刘丝纬1 张 莹1 胡其图2(1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433) (2内蒙古医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59)摘 要 城市灾难在给现代城市带来巨大破坏和影响的同时,对人们心理的冲击也是巨大的。本文分析了现代城市灾难的结构、 阶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群体心理特征,以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城市危机案例为佐证,说明了心理干预在灾难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3点启示:(1)政府部门要建立一套权威信息预警、 发布机制;(2)增强民众素质,减少盲目从众心理;(3)重视社会力量在心理干预中的作用。关键词:灾难 心理反应 应对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城市,尤其是特大

2、型城市随时都面临着灾难与危机侵袭的可能。这些业已发生或潜在的灾难有些可能是局部性的,如公共交通、 电力、 供水等系统故障暂时造成城市局部的瘫痪;有些可能影响整个城市或更为广大的地区,如2004年末发生的印尼海啸使整个东南亚地区遭受影响,甚至波及到印度洋另一头的马达加斯加岛;有些突发灾难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如地震、 洪水或SARS、 禽流感等疾病的爆发;有的则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如 “911” 恐怖袭击事件、 伊拉克战争等等。当然,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我们也不能忽略诸如网络黑客袭击事件和邪教引起的骚乱等无形的危机形式的存在。毋庸置疑,无论哪种形式的灾难或危机,都会给城市的经济生产、 人民生活和

3、公共安全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预防灾难的发生,以及一旦危机出现如何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尽快消除不利影响,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使城市重新走上正常的轨道,已成为当今各国的城市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如果我们对各种灾难做心理学的分析就会发现,这些看似无关的危机和灾难事件之间实际上有着相当的一致性。Leach(1994)认为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身陷灾难之中而生活饱受其影响的人们的行为之中。这些行为是受物理环境、生理和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论在哪种形式的危机或灾难之中,我们总能找到同样的行为模式一再发生。本文就当前学界对危机结构的分类加以整理,对各种城市灾难的心理反应和应对规律进行描述,

4、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城市危机心理应对的策略和政府可能采用的有效措施。1 灾难危机的结构要对危机进行干预,就必须了解危机的结构。检索近年来有关灾难的研究报告发现,学者们开始以一种更为系统和科学的方法去探求和归类各种灾难和危机的结构。Leach认为主要存在两种大致的归类研究方法。一是把灾难分成结构分明的几个部分。如Barton(1969)提出灾难可以在范围、预备性、 速度和影响持续的时间这四个维度上做出区分。范围(scope)即事件所波及的地理区域及其带来的人身和财产破坏程度,这两者均会对灾难中的人带来心理冲击;预备性(preparedness)指灾难发生前对灾难的预期和准备,以及灾难发生后能否对

5、其进行有效的反应;灾难速度(speed of disas2ter)是指灾难发生是突然的、 渐进的还是积累已久的;最后一个维度,即影响持续时间(duration of impact)则是指灾难的长度,即危机是一个急性事件还是一个长期的、 包含多次反复的过程。例如,地震的余震,就是灾难渐次震荡反复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Barton所列的四个维度并非完全分离,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灾难速度和持续时间无疑会影响个人及社会对其的准备,灾难发生越是缓慢,个人和社会对其采取行动,防灾减灾的时间就越充分。Barton没有涉及到的重要一点是灾难的人为性,即灾难是属于天灾还是人祸。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这一维

6、度考虑进去就会发现,灾难更多的是人为错误或疏忽的结果,因此,它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并不会呈下降的趋势。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对灾难的控制水平就会有显著提高。Gleser ,Green和Winget(1981)对灾难的划分就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不是从灾难本身,而是从它对人们心理和行为影响的角度加以分析,由此划分出六个维度,分别是:个人生命受到威胁的程度;个人感觉到被剥夺的程度;受害者受伤害的时间长度;地理转移的人数;某一群体受影响的人数比例;灾难的原因,即它是由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第二种划分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的。采取这一角度划分的最早的一个模型是由Tyhurst(1951)提出的,他把灾难的

7、过程分成互相重叠的三个部分,即灾难发生阶段,灾难后的恢复阶段和创伤后阶段。此后,许多学者提出了灾难的动态模型,它们都大同小异,只是在术语上有所区别。Leach(1994)对此做出总结,认为灾难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1)灾难前阶段,包括威胁和警告两个时期。当灾难发生的可能性较高时,即进入威胁期;当危险临近,灾难随时可能发生时,就进入警告期; (2)灾难发生阶段; (3)恢复阶段; (4)拯救阶段;(5)创伤后阶段。 通讯作者:吴国宏,男。E2mail :wuguohong 基金项目:复旦大学 “金苗” 文科科研推进计划项目(项目批号:03JM018)。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

8、ience 2006 ,29(1) :181 - 184181 2 人们在灾难中的心理反应及其应对对于灾难中人们行为和心理的研究揭示了两个很重要的事实。第一,人们在灾难中的行为和心理反应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并不是像通常想象的那么杂乱无章。第二,这一模式在各种灾难中是共通的,例如,地震中人们的反应往往和火灾或地铁事故中十分相似。这意味着,人们在灾难中的行为和心理是可以预测和研究的,这些研究的成果对于城市灾难危机应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应于灾难的动态划分,人们在灾难各阶段的心理反应如下:2. 1 灾难前阶段有的灾难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发生,有的在发生前会有讯号发出,这些讯号可能很明显,也可能很

9、微弱,不易察知,这就是灾难前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分成两个时期。第一是威胁期,人们普遍感到灾难可能发生,存在威胁。例如,河流水位上涨达到了警戒线;或者接到了恐怖分子的威胁警告。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人们在这一时期的普遍反应是不作为。虽然意识到有可能出事故却极少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更倾向于忽视这种危险的存在。导致这种行为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否认。Slovic和Fischoff (1980)的一项研究表明,公众对各种灾难发生可能性的估计要比实际的发生率低。人们总是认为灾难离自己很遥远,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比如,虽然许多人都认识到自己周围的环境有发生火灾的危险,但极少有人会自愿购买消防器具。Festin

10、ger认为,这是一种个人态度与行为不统一的现象,就像一个人虽然意识到吸烟有害健康,却仍然吸烟一样。当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不统一时,会引起内心的不安。为了消除这种不安,人们可能采取三种办法:寻求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行为;寻求证据来否定自己所不采取的行为;否认威胁的存在。灾难前阶段人们对威胁的否认,就是为了消除心中的不安而发展起来的心理特征。毫无疑问,否认威胁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威胁真的不存在了,这种心理导致的不作为在很多时候就为灾难的发生埋下了导火索,是十分有害的。灾难前阶段的第二个时期是警告期。此时灾难发生的征兆已经极为明显,灾难可能随时爆发。如,河堤已经决口,洪水开始涌入。与威胁阶段相反,这一时期人们

11、的行为特征是过度作为。广州地区市民在 “非典” 爆发早期的反应就是最好的写照。然而,这一过激反应非但于事无补,有时甚至适得其反。Fritz和Marks(1954)的一项研究指出,在龙卷风袭击前1分钟接到警报的家庭比早已接到警报和根本没有接到警报的家庭所受的损失都要大。这说明人们在危险即将到来前常常会做出一些不适当的举动,它们不仅不能降低危险,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灾难前阶段的心理特征告诉我们,在灾难发生前,我们应该让人们对灾难有所预备。具体而言,平时就应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 派发灾难应对手册等措施让市民了解各种灾难的危害,做到防患未然。当灾难即将爆发时,应及时发出警报

12、,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很多人在灾难到来之前会有惊慌失措的表现或过度作为,所以警报不仅要告诉人们危险的存在,更要指示人们应该如何应对。在危急关头发出权威的指示,可以大大减少伤亡和损失。2. 2 灾难发生阶段灾难发生时人们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但仔细辨认可以发现,行为模式不外乎三种。国外的研究表明,大约10 %20 %的人可以保持相对的冷静;75 %的人会被灾难时超负荷的感官信息惊呆,他们的思维和推理能力都极大受损,经常以一种自动化的模式行动;余下的约10 % - 15 %的人,不仅失去自救的能力,甚至还会做出种种不利于生存的事来,如肌肉僵硬不能活动、 哭泣、 尖叫等等。在人们的反应中,有一些心理反

13、应是比较普遍的,尤其值得我们注意:2. 2. 1 恐惧恐惧虽然是一种本能的适应性心理反应,但我们不能忽视其破坏性。当一个人被恐怖笼罩时,可能会丧失理智和判断力,做出一些自我毁灭行为。恐惧中的人只能固着于一种逃生途径而不考虑其它可能。例如,火灾中一些人会从几十层的高楼上跳下来,而没有注意到旁边就有一条安全的走火通道。造成恐惧的原因有二:一是封闭的空间,即所有的逃生通道都已关闭,而危险却逐渐扩大和逼近。2005年1月25日,在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发生朝圣者踩踏事件造成300多人罹难,其原因便是神庙附近一家商店发生火灾,而出事地点道路狭窄出口不畅,人群又过分拥挤,从而引起人们的恐慌而导致的。值得注意的

14、是,恐惧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即传染性。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和心理具有从众特征。当群体中有人出现恐惧反应,如四处奔逃、 尖声呼喊时,这种反应会迅速扩散,造成更大规模的恐慌。恐惧的另一个原因是潜在危险的不明确。在 “非典” 爆发初期,一些地区出现了抢购大米、 粮油等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信息缺乏所造成的过度反应。人们知道自己的身边出现疫情,却没有权威机构对疫情大小、 范围做出说明,街头巷尾充斥的都是些对事实夸张和神秘化的谣言,自然会使不明就里的公众产生恐惧。传播学的认知连贯论认为,人们在获得信息后愿意接受与原先认知相和谐的信息,也就是有思维惯性从众心理。当信息传播渠道不畅

15、通时,民众就会受到各种传言的暗示,从而丧失基本理性的判断,在社会学上这也被称为 “群体极化现象” 。比如对疫情的恐惧或思维倾向会在集体环境的传递中被放大,造成集体恐慌氛围。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手机、 电脑网络的出现和普及更加强化了这种现象。南京市舆情调查分析中心2003年对北京,上海,南京,重庆,广州五大城市调查后发现,有超过40 %被调查居民不是从媒体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最先知道非典有关信息的。其中在公开疫情前,非典疫情已蔓延开来的广州有近60 %的被访问者是从非正规渠道最先得知有关信息的。从流言的传播路径来看,主要以 “听别人说”(56. 7 %)、“与人交谈”(如通过电话等) (19.4

16、%)与 “网络”(14. 2 %)传播为主。面对这一突发灾难性事件,有如此众多的市民从非正规渠道最先得知这一事关百姓182 心 理 科 学 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非典信息,以至于在中央政府正式公开非典疫情报道前,流言满天,给民众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北京、 广州等地出现的抢购风潮等就是最明显的佐证。2. 2. 2 否认和不作为“否认” 是人们面临挫折、 灾难、 死亡等应激事件时最常用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将已经存在或发生的事实从心理上加以否定,以减轻心理上的痛苦和焦虑感。 “否认” 也是最原始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但它不能完全否定问题的存在,而只能使人们减少对这些问题的注意。用躲避问题代替面对问题,实际上妨碍了人对问题的适应性,导致了消极主义的心理和不作为,无论是在灾难中的哪一个时期这都是极不可取的反应。Festinger认为,否认来源于人们消除自己行为与态度不统一带来的内心不安的需要,他们总是会去寻找信息以支持自己的行为。2. 2. 3 过度活跃与否认和不作为相反,有些人在灾难中会表现得过度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