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2776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二)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二)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二)(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教育研究设计n一、选择研究课题n二、提出研究假设n三、决定研究变量n四、下操作定义n五、选择研究对象n六、文献检索学习重点n理解选择研究课题的标准和方法;n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n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第一节 选择研究课题n选择课题的意义n选择课题的标准n课题的类型n选择课题的思维策略n课题的形成路线n选择课题的过程与方法n课题论证选择课题应遵循的原则n需要性原则必须体现教育实践的需要,从本园的实际需要 、本人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和确定课题。n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是指所选的课题在本研究领域里必 须具有新颖性、先进性,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 过的问题。n价值性原则l首先,选择一些与社会生活有关和科

2、学事业有密 切关系的,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l其次,应该把对教育改革实际工作起指导、参谋 、咨询、决策作用的课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如 探索型主题活动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l第三,研究的课题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有 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选题要从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选择被普遍关 注的课题。如不同年龄班级探索型主题活动内 容、开展方式、途径和策略的研究。n可行性原则需充分考虑完成选题的主客观条件。 l主观条件,主要是指研究者的自身条件,包括研 究者的能力、兴趣、专长、知识结构、精力等。l客观条件,主要是指幼儿园具备的条件,如:设 施、设备、场地、研究经费等。 研究课题选得好的

3、标准n1、课题是否有意义n2、课题是否已经被解决n3、课题是否已经具体n4、完成课题的基本条件是否具备选择课题的思维策略n一、怀疑l从实践着眼怀疑:不合事实l从理论着眼怀疑:不合逻辑n二、变换角度l发散思维l逻辑思维选择课题的过程与方法n初步确定课题范围n课题聚焦n决定研究方法n确定课题名称研究课题选择的注意点n课题应与教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 结合,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n课题应是教师(幼儿园)力所能及的,能在一 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不宜太大n课题应表述成研究课题的题目,包含有研究对 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如:大班动物类 探索型主题活动内容、开展途径和策略的研究 课题论证n

4、开题报告:科研项目申请书(计划书)n论证形式l课题论证会l课题评审l自我论证第二节 提出研究假设n假设(hypothesis),又称假说,是指人们对 某种现象、事件做出的暂时性的解释或结论。n假设的构成l 论题l 关系陈述l 推论 n假设的特征u 科学性u 假定性假设的作用n假设是研究的核心n假设能更明确地说明和规定课题n假设是通向理论的桥梁假设的类型n按变量关系变化的方向分:l条件式 A Bl差异式 A Bl函数式 y = f(x)n按假设的性质分:l特定假设l一般假设l虚无假设假设的特征n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n假设应当用陈述句形式简洁明确地描述;n假设应当是可以验证的。l

5、科学性l预测性l新颖性 好的假设的标准l可行性l简明性第三节 决定研究变量n变量是指在质或量上可以变化的概念或属性, 即会变化的、有差异的因素。变量是相对于常 量而言的。n变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自变量、因变量、无 关变量。 变量的三种类型n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 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n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又称反应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 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假定的结果变量。n无关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 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 量,是研

6、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过程的,需要加 以控制的变量。调节变量和中间变量n调节变量是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关系的 第三个变量。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如性别 、种族、学校类型等),也可以是定量的(如 年龄、受教育年限、刺激次数等) ,它影响 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正或负)和 强弱。n中间变量是介于原因和结果直接、自身隐而不 显、起媒介作用的变量。中间变量是不可观测 和控制的变量,其影响只能从研究的自变量和 因变量的关系中推断出来。第四节 下操作定义n给变量下定义的途径l抽象性定义l操作性定义n下定义的方法l经典的定义方法l按同义词来下定义l用概念来下定义l引用词典上的定义操作定义n操作

7、性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 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 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 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从本质上说 ,下操作性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 序和测量指标。n下操作性定义的方法l条件描述法l指标描述法l行为描述法条件描述法n条件描述法通常是通过陈述测量操作程序来界定一个 概念,是对所解释对象的特征或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 描述,对要达到某一结果的特定条件作出规定,指出 用什么样的操作去引出什么样的状态,即规定某种条 件,观察产生的结果。这种方法常用于给自变量下操 作性定义。n例如,要给“饥饿”下一个操作性定义,饥饿是一种 自

8、身感受,那么怎样才算饥饿了呢?心理学家用条件 描述法给饥饿下了一个操作性定义:“饥饿”,指连 续24小时没进食物的状态。这样,每个人都能对饥饿 进行实际操作了。 指标描述法n指标描述法通常是通过陈述测量操作标准来界 定一个概念,是对所解释对象的测量手段、测 量指标、判断标准作出规定。通常这些指标能 作量化处理,常用于给因变量下操作性定义。n例如,“青少年”可以界定为“年龄在7岁以 上、18岁以下的人”。行为描述法n行为描述法通常是通过陈述测量结果来界定一 个概念,是对所解释对象的动作特征进行描述 ,对可观测的行为结果进行描述。通常这种操 作性定义用于给因变量下定义,解释客体的行 为。n例如,心

9、理学家为了用饥饿的小白鼠做实验, 给“饥饿”下了一个行为描述的操作性定义: 一分钟内压低杠杆10次以上而获取食物的小白 鼠。只有达到这样行为频率的小白鼠才属于饥 饿状态。下操作定义的注意事项n研究课题中重要的变量要下操作性定义n根据研究目的、内容以及变量来下操作性定义n操作性定义的设计要具体、明确n操作性定义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是独特的第五节 选择研究对象抽样抽样(sampling),就是从一个总体中抽 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然后用这 一样本的结果去推断总体。l总体(Population)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 。l样本(sample)是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抽样的基本要求n确定研究总

10、体范围n抽样的随机化n样本的代表性n合理的样本容量抽样的基本方法n概率抽样l简单随机抽样l系统随机抽样l分层随机抽样l整群随机抽样n非概率抽样l目的抽样l完全抽样l异质抽样l同质抽样l立意抽样l随意抽样第六节 文献检索文献检索就是从众多文献中查找并获取所 需文献资料的过程。l “文献检索”和“文献查阅”互用。“检”和“查” 都有寻求、查找的意思,“索”指索取、获得文 献的意思,“阅”指阅读文献,有分析评价之意 。l 文献检索是教育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步 骤,不仅运用于研究的准备阶段,而且贯穿于 研究的全过程。文献的种类与级别n根据信息载体,文献主要有印刷型、缩微型、计算机 阅读型和直接记录声音和

11、图像的直感性资料等。n按照内容性质,文献有一级文献、二级文献和三级文 献。l 一级文献指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会议文献、 档案材料等。l 二级文献是把分散的一级原始文献加以整理组织 ,使之成为系统的文献,以便查找利用,如书目、索 引、文摘等都属于这一类。l 三级文献是在二级文献基础上又将一级文献内容 分类整理的成果,如专题综述、评述、数据手册等。学前教育研究文献(一)学前教育研究书籍n可供学前教育研究的书籍包括专著、论文集、 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科普读物等。 n资料性工具书:包括字典、辞典、百科全书、 统计资料、年鉴、手册等。常用的学前教育资料工具书n 1教育大辞典顾明远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12、。n 2儿童心理百科辞典邵道生、陈会昌主编,内 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n 3幼儿教育辞典王忠民主编,黑龙江科学技术 出版社 n 4幼儿教育百科辞典祝士媛、唐淑主编,上海 教育出版社。n 5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四卷)卢乐山、林 崇德主编,沈阳出版社。n 6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陈帼眉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学前教育研究期刊学前教育期刊分为学术理论性期刊、事 业性期刊和普及性期刊等。 n 1学前教育(月刊)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n 2学前教育研究(月刊) 由中国学前教育研 究会和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联合主办,全国学前教育 理论核心刊物、全国教育核心

13、期刊、中文核心期刊。n 3中国幼儿教育周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 育报刊社主办的国家级报刊。n 4幼儿教育(A、B)版主办单位:浙江教育 报刊社。全国学前教育类核心期刊。(三)学前教育研究网站n中国学前教育网http:/www.pre- www.0- 在着什么关系?哪些研究已经完成?哪些研究还要继 续?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找到起点和研究应解 决的重点。n第二,在本领域内已有哪些相关工作?注意学习先前 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探索如何解释事实及关系 ,提供对研究有益的思路、方法或修改意见。n第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背景和基础,为解释研究结 果提供背景材料,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对 研究方案

14、提出一些适当的修改意见,以避免预想不到 的困难。 文献检索方法n1常规检索法。指利用文摘、题录、索引等各种检 索工具查找所需要文献的方法。l顺查法 l逆查法n2跟踪检索法。以著作后附录的参考文献或参考书 目,以及期刊上发表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为线索 ,跟踪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的方法。n3计算机检索法。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 方法。加工文献资料n第一,分类编排资料,编制目录索引;n第二,挑选有用资料,归到具体问题之下;n第三,归纳各种观点尤其是有分歧的观点,写 成综述。运用文献资料n获取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记录、整理 、加工,最好制成资料卡片,并建立详细目录 。n按照课题研究内容将经过加工的材料(卡片、 笔记、复印件等)分组排列,每一项内容即一 个问题对应一组资料。n研究每组资料,对研究内容中每个问题做出回 答,注意从新的角度提炼与前人不同的新的观 点和认识。n按照课题的一定的逻辑性将上述研究结果组织 起来,形成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作业n根据附录中的选题,选择其中一个课题,尝试 设计一份研究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