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四川卷)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6454280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2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四川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四川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四川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四川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四川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四川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四川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6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四川卷)及答案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四川卷)及答案 卷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模样(m) 疲惫(bi) 濒临绝境(bn) 并行不悖(bi) B.麻痹(b) 包庇(b) 心潮澎湃(bi) 步履蹒跚(pn) C.贮藏(zh) 鞭笞(ch) 瞠目结舌(chng) 解甲归田(ji) D.畸形(j) 机械(ji) 破绽百出(zhn) 伺机报复(s)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提纲 舶来品 一幅对联 一诺千金 B.凑合 主弦律 旁征博引 死皮赖脸 C.家具 炒鱿鱼 雍荣华贵 流

2、芳百世 D.坐镇 明信片 枉费心机 平心而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 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 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 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 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 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 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3、句是 A.21 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B.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 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C.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 D.为及时征求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省“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省统计局日前在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社会调查活动。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溴甲烷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

4、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此,溴甲烷是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由于溴甲烷无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熏蒸剂中加入约 2%的催泪剂作为警报剂。 但是,前段时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一项声明,敦促全世界进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 与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脆弱。所以,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杀虫剂, 它对人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

5、的皮肤、肺、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会双目失明。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的量约占溴甲烷消费总量的 70%。经溴甲烷消毒后的土壤,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 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由于没有其他种类生物的竞争和牵制, 农作物的病原菌势必大量繁殖、 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反过来, 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从而进

6、入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环境。 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甲烷。1997 年 9 月, 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达国家于 2005 年停止生产并禁用溴甲烷;发展中国家从 2005 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1995?1998年间平均用量的80%, 并且将于2015年最终淘汰溴甲烷。 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 15 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

7、7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 2015 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5.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 6.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烷“ 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

8、 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明等症状。 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熏蒸土壤时, 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 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 B. 蒙特利尔议定书 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 发展中国家从 2005年起,每年生产和消耗的溴甲烷总量不能超过 1995?1998 年四年间用量的 80%。 C.从溴甲烷的特性来看, 在实际使用中, 除了用作土壤熏蒸剂之外,溴甲烷还可以用于其他物品的熏蒸和消毒。 D. 因为 87 个发展中国家将在 2015 年放弃使用溴甲

9、烷,所以目前已有 15 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 三、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 “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

10、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 谈者以为失望。 初, 河南张楷与英俱征, 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 怒万乘之主; 及其

11、享受爵禄, 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颖川陈?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怪而问之。英曰: “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 ”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 ) 注 玄:黑色的币帛,常用作聘用贤士的礼品。 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复固辞疾笃 辞:推辞。 B. 环堵之中 堵:院子。 C. 月致羊酒 致:送给。 D. 延问得失 延:延请。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隐于壶山之阳室西连于中闺 B. 乃为英设坛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 待以师傅之礼仆以口语遇

12、遭此祸 D. ?怪而问之拔剑撞而破之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英自幼学贯五经,因此求学者从四面八方来拜他为师,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 B. 樊英曾多次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来,顺帝责令郡县官府把他送进京城。到京后,樊英仍声称有病,不肯拜见顺帝。 C. 樊英不惧皇帝的威压,在殿上针锋相对,拒不应命。后来皇帝在生活上关心他,还以师礼相待,他才接受了五官中郎将之职。 D. 樊英不得已接受皇帝的诏令,既未能坚守自己的名节,又未能提出奇谋远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有人甚至对他进行批评。 卷 四、 (23 分)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

13、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2)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 “竹窗斜漏补衣灯” 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13.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5 分) (1)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14、 )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登高 , 。 登岳阳楼 , 。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 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琵琶行 , 。 雨霖铃 , 。 五、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乡村的瓦 冯 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 。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

15、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 ,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 ,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