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452657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3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华林甫提 要: 地理志是我国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20 世纪对各部正史地理志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但研究成 果分布很不均匀。有的朝代的正史地理志研究已比较深入,并诞生了一批高质量的著作, 但有的朝代的正史地理志研究尚待深入。本文正对 20 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情况作一总结。关键词: 正史 地理志 研究5地理志6 是中国传统正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史中十六部正史有之,详见下表:表 1:历代正史地理志概况序号地理志名称撰 者标准年代15汉书#地理志6班 固郡国户口以元始二年 ( 2) 为准, 郡国疆域以元延、绥 和年间 (前 12 前 7 年) 为断,系两个不同年代的

2、混 合物。 25续汉书#郡国志6司马彪永和五年 (140),见河南尹下户口说明。35晋书#地理志6房玄龄太康三年 (282)。 45宋书#州郡志6沈 约大明八年 (464)。55南齐书#州郡志6萧子显永明 (483 493) 末年。65魏书#地形志6魏 收武定年间 (543 550)。75隋书#地理志6颜师古大业五年 (609)。 85旧唐书#地理志6刘 两个: 贞观十三年 (639)、天宝十一年 (752)。95新唐书#地理志6欧阳修以天宝元年 ( 742) 为标准年,最晚的沿革叙至天年 间。105旧五代史#郡县志6薛居正(无) 该志上承唐代,只述五代地理沿革有变化之处, 不全。115新五代

3、史#职方考6欧阳修(无) 该志上承唐代, 全面叙述五代 268 州的地理沿革, 表格齐备。125宋史#地理志6脱 脱崇宁元年 (1102)。135辽史#地理志6脱 脱上、中、西、南、东五京道系重熙十三年 (1044) 以后 的制度,府州县建置最晚的叙至清宁七年 (1061)。145金史#地理志6脱 脱作为纲目的十九路为大定年间 (1161 1189) 制度,而 州却是泰和八年 ( 1208) 制度, 泰和八年以后的用小字 注明。155元史#地理志6宋 濂后至元三年 ( 1337)。165明史#地理志6张廷玉万历年间。但不限于万历,天启、崇祯政区变动也有记 载。41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关于

4、清代学者研究正史地理志情况的论述, 请参见拙文 5清代考据学派的地名学成就6( 载 5中华文史论丛6 2001 年第 2 辑)。本文所论成果, 下限至 2004 年 12 月。20 世纪学术界关于 16 部正史地理志的研究,有许多精深的成果问世。20 年代, 姚士鳌 5历代地理志评议6是比较系统研究历代地理志的长篇论文, 全文分为引言、二十四史地理志概观、补疆域志概观、地理志与疆域志之批评、余论 5 部分,作者对 5汉 书#地理志6 推崇备至,然对 5续汉书#郡国志6 以下多持批评态度。作者写道:/ 总而论之, 除5汉书#地理志6 外,大概如开账单, 千篇一律,篇首作一空序, 下分州述其沿革,

5、合计九十余卷。求能自出心裁如 5汉书#地理志6 者绝少,5隋书6、5宋史6 地理志虽效其一二,而语非独见,志载模仿,视汉志相差远甚, 其他 ( 地理志) 连篇累牍, 如报告表册,而全失地理志之精 神。 0 所以, 他总结了历代地理志的四大缺点: 11 采取原书均未注明、使后人无从检对; 21 取材未慎、缺略不完而不足以著事实之真象; 31 拘旧因循、不能创作, 而方法因以未能进于周备;41 滥用僻辞, 违背进化, 而缺乏记事之史识。他的批评之所以如此激烈, 显然是以新传入的人 文地理学体系来衡量的,作者在余论中说: / 地理言人地之关系,而历史的地理为历史之一部0,/ 清代诸家所治之地理学,

6、只有历史的地理,而罕论人地之关系, 而地理学之范围益狭0。1934 年顾颉刚、谭其骧合写的 5禹贡6 半月刊发刊词提出 / 把每一代的地理志都加以一番详密的整理0,作为禹贡学会的五大任务之一。1937 年春, 禹贡学会就把 / 历代正史地理志之校 订与注释0 列为专题研究之首要任务。晚年的谭其骧, 所撰 5 3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4 前言6高屋建瓴地设计了 16 部正史地理志的汇释状况、所达到的学术水平、学术价值、实用价值以及宏伟的未来计划。这可视作他早年愿望的进一步发挥。关于 5汉书#地理志6 (以下简称 5汉书6) 的研究起点很高, 所以研究程度也最为深入。清 儒专门研究 5汉书#地理志6

7、的著作,即有以下 13 种, 不乏名家之作:表 2:清人对 5汉书#地理志6 考校著作书名卷 数撰著者5汉书地理志稽疑66全祖望5汉书地理志补注6103吴卓信 5新注汉书地理志616钱 坫5汉书地理志校注62王绍兰5汉书地理志校本62汪远孙5汉志水道疏证64洪颐煊 5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67陈 澧5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补正62吴承志5汉志释地略61汪士铎 5汉志志疑61汪士铎5汉书地理志集释616徐 松5汉书地理志详释64吕吴调阳5汉书地理志补校62杨守敬清末王先谦作 5汉书补注6, 将诸家的注、校、疏、释汇于一篇,为后人读 5汉书#地理志642 中国地方志2006 年第 2 期5中国地方志6 1

8、991年第 2期。5本会此后三年中工作计划6, 5禹贡6 半月刊 1937 年第 7 卷第 1、2、3 合期。5地学杂志6 1921年第 12 卷第 1 3期。提供了方便。民国以来,研究 5汉志6 较为著名的有王国维 5秦郡考6、5汉郡考6 两文,以及严耕望 5汉书地志县名首书即郡国治所辨6、黄彰健 5释 3汉书4 所记秦郡与汉郡国的增置6等,大陆学者则有王燕玉 5 3汉书地理志#柯郡4 疏6、张舜徽 5 3汉书地理志4 的读法6、张孟伦 53汉书地理志4 在中国史学史上的价值6等。谭其骧选择京兆尹和济阴、河南、勃海、越、敦煌 5 郡作了详细注释。王文涛考辨 5汉书#地理志6 信都国原文一误,

9、 侯甬坚指正/ 已氏0、/ 巳氏0 均为 / 己氏0 之误, 郭声波、史红帅共指辨出标点错误 4 则, 华林甫认为中华书局标点本没有完全吸收清人的校勘成果 l u。 香港刘福注 1979 年 8 月致书中华地图学社, 以严耕望观点对 5中国历史地图集6 内部本提出质疑。对此,王文楚作了详尽答复,认为严说令人信服,然说 5汉志6 县名首书即郡国治所,/ 绝无例外0 恐未必尽然。接着王文楚 l v详细分析了汝南、梁国、武陵、零陵、合浦、日南、广 汉、武威、西河、朔方、代、辽西 12 郡国的治所问题, 例如 5汉志6 汝南郡首县是平舆县, 5中国历史地图集6 内部本画汝南郡治上蔡县,修订本据严说改画

10、为平舆县; 又如 5汉志6 代郡首县是桑乾县, 然西汉代郡治代县,严说不确,5中国历史地图集6 仍画代郡治于代县 l w。黄盛璋提出合浦郡治所在徐闻 l x, 王文楚仍坚持合浦郡治合浦县 l y。 5汉书#地理志6 后序说有 1587 个县级政区,但实际只记载了 1578 个,据周振鹤考证 l z: 失载九县当中有六县可考 ( 畔、金兰、卑梁、利昌、怀昌、乐昌) , 其他三县不可考 l ; 他的 5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典型实例) ) 读尹湾六号汉墓出土木牍6 l |依两重证据法指出 5汉书#地理志6东海郡下 / 于乡0 为 / 干乡0 之误、 / 祝其0 为 / 况其0 之误,钱大昕认为 / 海

11、曲0 为 / 海西0 之误也得到了出土文物的证实, 并认为东海郡 38 个县级政区中有 2 个是邑 ( 朐和况其)。这是对5汉书#地理志6 的重要补充。关于 5汉书#地理志6 志例, 班固既没有交代,又不以州为序,乾嘉学者也未作专门研究,43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 l u l v l w l x l y l z l l |5学术月刊6 1997年第 5期。另可参见郭声波: 5一个无考汉县的新线索6, 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6 1988 年第 2 辑。周庄 ( 周振鹤): 5 3汉书#地理志4 县目试补6, 5历史地理6 第 2 辑。王文楚: 5再谈西汉合浦郡治与朱卢县6, 5历史地理6 第 8

12、辑。黄盛璋: 5关于西汉合浦郡治与朱卢县问题6, 5历史地理6 第 8辑。陈致远提出武陵郡治宜从 5汉志6 作索县, 而非义陵, 见 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6 2004 年第 2 辑。王文楚: 5关于 3中国历史地图集4 第二册西汉图几个郡国治所问题6, 5历史地理6 第 5 辑。收入王文楚著5古代交通地理丛考6, 中华书局 1996年版。华林甫: 5略论吴卓信 3汉书地理志补注4 的地名学价值6, 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6 1999 年第 1 辑。见 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6 1988 年第 4 辑、1998 年第 4 辑。侯甬坚:5西汉梁国己氏县名校正6, 见其著 5历史地理学探索6, 第 267 2

13、70 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王文涛: 5 3汉书#地理志4 / 信都国, 景帝二年为广川国0 考辨6, 5中国史研究6 2003年第 1期。谭其骧: 5 3汉书#地理志4 选释6, 载侯仁之主编 5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6 ( 第一辑), 科学出版社 1959 年 版。张孟伦: 5中国史学史论丛6,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0年版。张瞬徽: 5中国史论文集6, 第 186 187 页,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5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6 第一集, 1980 年。均载 5 / 国立中央研究院0 院刊6 1954 年第 1 期。又, 王恢据王先谦 5汉书补注6 编成的 5汉书地

14、理志图考通检6,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5 年影印出版。故久已成谜。侯甬坚从 5汉书#地理志6 原文中整理出十条志例, 特别是对郡、国著录顺序作了详尽探索, 认为班固采用的是先郡后国的地域毗连法, 郡的部分起于京兆尹、终于日南郡,分四次排完,具体走向呈现从内到外的特点; 王国部分虽如插花状分布, 亦仿地域毗连法就近排队,具体走向同样呈现从内到外的特点; 并且指出: 若于沛郡等三处的 9 个郡作些调整, 郡的部分分两次就可以排完, / 隔郡跳跃0 现象消失, 所以个别错简可能是存在的。关于 5续汉书#郡国志6 的成果不多, 孟素卿 53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4 校补6功力深厚, 其补司马彪、刘昭之

15、未备, 洵为传世之作。赵天改有刘昭注标点正误一则。专门研究 5晋书#地理志6 的系统著作,20 世纪未见。籍大阳指出该志于阳羡县记载的疏略,舒峤辨析阜陵沦为麻湖的错误说法,朱圣钟有正误一则。胡阿祥对南朝地理志最有发言权。关于 5宋书#州郡志6,杨守敬有 5宋书州郡志校勘记6 之作,谭其骧有 5 3宋书州郡志校勘记4 校补6。胡阿祥 5 3宋书#州郡志4 献疑6仅就 5宋书#州郡志6 前二卷提出了 89 条意见, 5 3宋书4 卷三十七 3州郡三4 献疑6列举并辨正了该志第三卷五十三条存在的问题, 53宋书4 卷三十八七 3州郡四4 献疑6 l u列举并辨正了该志第四卷存在的 38 条问题,均远

16、胜前贤 l v; 其 53宋书#州郡志4 补正6 l w就该志前两卷本文之讹误脱衍、疑难之处及中华书局本点校方面的问题,整理出 51 条意见; 他的 5中华本 3宋书#州郡志4 校点献疑6 l x就句读、标点以及校勘记本身存在的问题,再提出 21 条意见。又, 他的 5 3南齐书#州郡志4 札记6 l y考订了萧子显 5南齐志6 讹误 16 处,同时对 6 处疑难志文及相关问题作了明确、 圆满的阐释 l z。更进一步,他的 5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史料评说6 l 从总体上就记载与研究六朝疆域政区的主要史料及前人成果一一进行评论,指出晋、宋、南齐、隋等正史 5地理志6 本文之误及流传、校订中造成的讹误夺衍并不鲜见,清人及近人的补志补表及注释考证成果虽可资利用,然其中得失参半。另外,何德章有 5读 3宋书#州郡志4 札记二则6 等 l |。北朝地理志的研究,尚不及南朝丰富。笔者孤陋寡闻,仅知有牟润孙 5记 3魏书#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