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的精神立场定位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87039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大学》的精神立场定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大学》的精神立场定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大学》的精神立场定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大学》的精神立场定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大学》的精神立场定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大学》的精神立场定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大学》的精神立场定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试论大学大学的精神立场定位的精神立场定位一一. .止于至善的精神立场止于至善的精神立场“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第三个纲领。 “止”是一个关键词。一般来说,止是停止、终止。但在这里,对“知止”的理解有其难度。只有当一个人有很高教养之后才能做到“知止” 。 “止”是终止,同时还是“诗意栖居”的意思。 “止”告诉我们,有些事是不能做的,到此为止,那是个底线,最后我们才可能心定,心定就是目标坚定,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就叫“无欲则刚” (林则徐) ,最后才会得。人们喜欢说两个字“舍得” ,只有舍才能得,只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知止”是对自己的很高要求知道进退、知悉厉害、去掉杂欲、有所不能而有所能。这个“

2、止”的意思是说人的目的是达到最高的善,抵达人生最完善之境,不达到极为高妙的境界就不能停止追求,即使达到好的境界也还要精益求精。可以说,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其所成就的人不仅仅在于一般的“善” ,而是在于要最终达到“最高的善”将人性本有的“明德”展示出来而使人心远离私欲污染,对事物体察入微并葆有心灵知止之定,这标示着作为大学最高境界的“止于至善” ,要求人超越一般之善的自我而成为至善之圣人。显然这是一项很难做到的大事业,其难在两个方面,只要解决了这两个方面,并循序渐进,就能达到至善。首先,要知道什么不能做,这就是那些不善的事情。第二,要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就是去做那些善的事情。这看似简单其实很

3、难,人们总是在最简单的道理面前犯错误。要避免那些不好的,要去做那些好的,就是强调自己清醒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意志力。正是因为有了清醒的判断力,人才会有所不为而有所为,有了坚定的意志力,才能达到至善完美。可以说,至善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做事业的要求,它弥漫在整个社会当中,成为人们内在的尺度。止于至善说明,看上去容易的事,做起来却很难,但并不意味着没人能做到。“子曰:于止,知其所止。 ”孔子发感慨说,对于“止” ,就是居在一个善良、美好的地方,对自己栖息之地有自足感,就是说不能盲目地扩展,不能无所顾忌地占有别人的领地,然后自己一个人独享,而是说只住到我应该住到的地方。通过这一个比喻,可以知道儒家思想

4、对节制、秩序、知足和分寸是极为重视的。儒家的“止”有其深刻的人类主义价值和意义。 “知其所止” ,都知道栖息在它应该栖息的地方。孔子所说的绝非是封建迷信,而是闪烁着人文理性的光辉和智慧,是人对自身的自醒和反观。如果人不守和谐安乐,他只知道征战,只知道霸权,只知道去践踏别人的人权。如果个体不守社会的秩序,不守人伦礼节,那这样的人,孔子认为连禽兽都不如。这句话所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仍然有生命力的文化碎片,不仅值得中国人去重新发现,也值得整个世界去发现。在我看来, “止于至善”极为重要,安居乐业是老百姓的事情,国泰民安是国家的事情。有了“止于至善” ,国和家都是安康的,国家的安康是一个国家的福音。

5、由此可知,为什么孔子动辄就要把人和动物加以比较呢?就是因为,人有超越于动物之上的对社会、自我的思考。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远远超越了动物,他有语言,会创造和使用工具,孔子认为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遵守秩序,不遵守人伦礼节,那连禽兽都不如。可以说, “止于至善”对于人而言,首先就是要坚守人伦礼节,饱含人性和美好的光辉,如果肆意践踏道德礼法,人也就不能成其为人了。其实,止于至善的君子哪怕有小过失也犹如日月之蚀而难逃公众的眼睛,更不要说有大错了。因此,君子应该严于责己宽于待人,不张扬他人之过或拿别人的错误轻侮别人,这样他将拥有更多的朋友并使敌人减少一半。那么,在孔子看来

6、,谁才可以被看作止于至善的典范呢?二二. .人伦立场人伦立场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以一贯之。 ”曾参告诉其它他人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必然是它的核心。分别讲是“忠恕” ,概括讲是“仁” 。孔子自己曾给“恕”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事实上,无论是孔子的“仁” ,还是孟子的“义” ,都将个体人格的建立放在重要地位,只不过,孔子更重视仁心爱人的内在光辉,孟子更注重养个体浩然之气罢了。 “止”非常重要, “止”就是定位。定位到什么形态就显示出什么样的政治秩序

7、社会秩序。1行仁政、爱人民,还是行暴政、害人民,结局截然不同。行暴政的结局就是君不成其君,就会被人民厌弃。因此要“君其君”就应定位于“仁” , “仁”就是对一个君王的要求。这里大学鲜明地提出,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应该定位在仁,就是爱人民。“为人臣,止于敬” ,指作为下级,应该定位在尊敬恭敬上。当然这里有历史局限,因为太求敬,必然导致最后连意见都不能提,提了就叫大不敬,更不能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对敬不能过分强调,不能过分到牺牲真理的程度上。在尊敬的基础上,还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独到的想法。当然,作为下级,也不能没有敬。而且即使平等的双方之间也要敬。如果我们不尊敬别人不听人家说清楚,就开始反驳,那这个

8、社会岂不是非理性化了?相互尊重是很重要的。“为人子,止于孝” ,指作为子女应该定位在孝顺父母。被人骂为“不孝”是极为严厉的。所谓“忠孝不能两全” , “忠”对国家而言, “孝”对父母而言。实际上, “忠”高于“孝” ,因为“齐家”之后是“治国” ,或者说“齐家”是“治国”的基础。孝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人伦标准。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他忠于国家为国捐躯是不可能的。他连家族中最起码的人伦常识都没有,他要为国家为这个大集体去付出生命,其难乎哉!在这个意义上,在“忠孝”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忠” ,因为选择“忠”就是“大孝” ,是对整个国家的负责。但对一般人而言,尽孝道与尽忠并没有严重的冲突。“

9、为人父,止于慈” ,指作为父亲要定位在慈爱上。朱自清有一篇散文背影 。朱自清离家的时候,身体不好的父亲到了月台上送他,车还没有开,这时父亲想要给孩子买一袋桔子。父亲买桔子两次爬月台,父爱融进在艰难地攀登月台的背影之中,儿子爱父之意也从注视着父亲背影的泪眼中流泻出来。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 2父亲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朱红的橘子”,还有父亲所有的寄托和慈祥的慈爱。朱自清那个时代已经是走向现代了,但这孝慈思想过时了吗?难道都应该完全抛弃吗?当然没有过时,也不能抛弃。“与国人交,止于信” ,指与那些国家的人民交往,应该定位在信,定位在

10、诚信上。一个国家的人民和国家的基本机构,如果没有诚信,那真是不可思议。如果自然、天地、宇宙没有诚信,这个世界就大乱了。大自然已有的规范和秩序丧失了,今天太阳是早上六点升起的,明天突然五点就升起,下午两点太阳就落山,这个世界的轨道就出了大问题。诚信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品质,是一个一往直前坚守自己德行的品德行,是一言九鼎的信守诺言。这种品质以其不变而展现了自己的价值。那些丧失了诚信、巧言令色、花样百出、坑蒙拐骗,甚至是妖言惑众的人,尽管能得宠于一时,最终将自食其果。人人都各有其所“止” ,准确定位自己的身份,遵守道德行为的伦常,社会才能在诚信与和谐中发展,尽管作为民主国家已无君臣,但还有上下级,对当代

11、社会仍有其现实观古鉴今的意义。 大学强调了仁、敬、孝、慈、信,说明中国儒家文化是一种柔性的、软性的文化。 大学规定,作为国家领导者,作为家族里边的子和父,以及作为普通人的老百姓,是紧密相关的社会链条, 大学提出了一个关于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关系的问题。对现代社会而言,君臣关系可以转换为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不能苛求在孔子的时代或先秦的时代,就有现代意义上的上级与下级关系。经过现代的阐释,君臣关系其实代表了一种上下级关系。同样父子关系也不能照搬古代,应该增加新的意义,但子孝父慈从根本上说是合理的。即使在今天的家族里边,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父子关系也应该强调孝与敬。从品德意义上来说,仁爱、尊敬、慈孝和诚

12、信,在今天基本上还应继续发扬下去。当然,要是愚忠、愚敬、愚孝、愚慈,甚至被忠、敬、孝、慈吞噬,那是不允许的。3因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民主而理性的社会,强调人自己的个体自由是不可以出让的,这与古代不同。因此,我们不应对古代的东西完全加以否弃,当然也不能完全加以肯定。正确的做法是,理性地丢掉不合时宜的东西,并去发扬仍然有生命力的东西,包括人类文明当中那些美好的,还有价值的,还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东西。在我看来,仁、敬、孝、慈、信都不是针对一个人而言的,而是针对一种关系而言的,这说明中国和西方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着眼点不尽相同。在西方,个人自由是高于社会规范,或者社会应服务个人,强调的是个人

13、的主体性个体性。在中国,强调的是个人自由应该是和社会的规范形成和谐的关系。这是一种差别,在今天个人主义甚嚣尘上之时,东方的重整体关系的价值应该加以重视。三三. .精神虔敬与知其本精神虔敬与知其本只有君子才是不可以忘怀的。只有拥有优美德行,文质彬彬,质胜文不行,文胜质也不行,只有文质彬彬才是君子。4文质彬彬的君子让我难忘,他道德最完善,而百姓就不可能忘记他。为什么人民众口铄金,为什么人民可以高山仰止?你如果做了坏事,千夫所指;做了好事,万民永记。这就是说,人们对于好的德行、好的人物、文质彬彬的君子,会因为心里佩服而去仿效,感到高山仰止。在我看来, 大学是对一种高大美好的人物的君子形象的赞美。这种

14、赞美至今不可小看,因为如果没有这样完美的人格,遍地都是一心向私损公肥私的精神侏儒,这个社会就没有救了。严于治学、谨小慎微、行为端正,这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君子,才能成为道德的典范。大学指出去追逐末流而舍弃根本,追逐虚假现象,否定本质的真实和灵魂的升华,而要成为一个良善之人、能去治国之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大学表明, “本”就是一切事情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根本,你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不是不断进步,而是不断“巩固错误”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如果根本是混乱的,本质是差的,本质出了问题,但却把那些花枝招展的枝叶、那些末梢还做得金辉灿烂,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做到了也只是一时的,因为表面的繁华是掩盖

15、不住本质的虚空的,建立在本质的空虚之上的繁华也会迅速衰败。“华而不实”或“外强中干”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正因为本乱、无本、无实,末就不能得到治理。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句话是说,应该厚的心性灵魂而不去培根厚本,应该薄的功名利禄欲望而不去鄙视摒弃。这种当厚不厚当薄不薄的结局就使其适得其反。如此,他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那将是南辕北辙。5孔子提出:审讯诉讼的时候,要用公平的人心去对人心,而不是以一个法官的身份去惩罚所谓的刁民。我和他们是平等的,必须使其没有诉讼。这是最高的境界(“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 ) 。 “无讼”是一

16、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诉讼在现代特别是在西方很普遍。西方是一个法律社会,每个人都有律师,官司天天缠身,一年打几项官司很平常。孔子却说:“必也使无讼乎” ,最好不打官司,要没有官司更好。这种社会理想并不低于法治法律社会。6“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 “无情者” ,那些没有真才真情的油嘴滑舌巧舌如簧的人, “不得尽其辞” ,他不能够去尽说他的讼词。 “大畏民志” ,用明德去慰抚民心,把大德张扬开来,让老百姓口服心服。 “此谓知本” ,这就叫知道根本。法律的最高境界就是减少乃至于无诉讼,使诉讼这类官司事件根本不发生或彻底绝迹。一般认为,中国历代尤其是宋明理学出现以后,社会上充满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格规定,特别是对女性的压抑。7其实也不尽然,因为社会是很复杂的,也有一些诉求得到了比较好的人性关怀。判案在孔子看来,第一是要以一种平常的、同等的心思去体谅感受,而最高境界是让这个社会和谐,尽量少纠纷少打官司。因为官司中会有一些巧言令色、巧舌如簧的人,尤其是那些不法的律师,经常吃了甲方吃乙方,吃了原告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