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土地入股机械化大生产的可行性研究定稿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42097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平市土地入股机械化大生产的可行性研究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平市土地入股机械化大生产的可行性研究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平市土地入股机械化大生产的可行性研究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平市土地入股机械化大生产的可行性研究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平市土地入股机械化大生产的可行性研究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平市土地入股机械化大生产的可行性研究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平市土地入股机械化大生产的可行性研究定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目录1 1 四平市概况四平市概况.1 12 2 土地入股的可行性分析土地入股的可行性分析.2 22.1 自然地理条件适合进行机械化大生产.22.2 落后的耕作制度迫切需要土地改革.22.3 农民对土地入股有了足够的热情.42.4 农业基本建设初具规模,为土地入股奠定了基础.42.5 政策支持给土地入股带来了机遇.43 3 土地入股的基本思路土地入股的基本思路.5 53.1 确立合理的分配制度.53.2 采用合理的入股方法.63.3 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63.4 全面采用机械化作业.63.5 合理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73.6 合理规划农村建设 .74 4 实施土地入股的建议实施土地入股的建议

2、.8 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8 8致谢:致谢:.9 91四平市土地入股机械化大生产的可行性研究四平 李洪亮摘要摘要:现行分散的耕作方式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了解放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本文在阐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这一新型的土地流转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四平市“三农”发展状况,根据四平市自然、人文和物质基础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土地入股的可行性,提出了土地入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政策保障措施。关键词关键词:土地入股;可行性;机械化大生产;四平市随着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和承包关系的发展,大量土地掌握在农民手中,然而农民靠双手劳作种地、靠天吃饭的耕作模式所

3、带来的农业收益仅仅够维持生计,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很难在其它行业有所作为,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无法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中国农业科技化水平和单位土地产出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业的出路在于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的发展在于解放农业劳动力1。四平市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解决单位面积耕地产出水平的有限性与大量农业劳动力投入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分散的个体农业耕作与实现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使农业劳动力与土地之间在机械化耕作方式下得到合理配置,剩余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土地入股机械化大生产就是要实行有组织、规模型、机械化农业合作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单个农业劳动力对土地的耕作量,切实提高农

4、业劳动力效益,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解放出来,或从事农业加工业、服务业、非农产业,或向城镇转移,以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工人的协调发展。1 四平市概况土地入股是指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土地经营承包权前提下, 以农民个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分别入股由国家或企业等征地主体投资组成的公司或经济实体, 获得“土地股权”的方式2。四平市以从事农业为主的有六个县区,土地总面积 14080 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 971万亩,总人口 332 万人,农业人口 209.5 万人,农业劳动力 97 万人,农业人口人均占有2耕地约 4.5 亩,人均纯收入 350

5、0 元左右3。人少地多的四平市,分散的个体农业耕作,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束缚了农业劳动力,不利于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土地入股可以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为农民增收扩大空间。在人均耕地 4.5 亩的四平市农村地区,以一个标准家庭为例,即夫妻两人带一个小孩赡养两个老人, 共三个劳动力的农户,占有耕地 22.5 亩。如果种植玉米和小麦,常年需要三个劳动力务农,平均每年每亩可收玉米 13001500 斤,可收小麦 600800 斤,折合人民币 1000 元左右,扣除成本支出约 400 元,每年每亩实际收入 600 元,计 13500 元,加上家庭副业 5000 元,合计

6、也只有 18500 元,人均纯收入仅 3700 元,远远达不到小康生活。目前,分散的个体农业耕作,农民离不开土地,土地束缚了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农民缺少了发展的空间。土地入股,可以变分散的个体农业耕作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合作化生产,实现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单个农业劳动力的劳动效益,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走出土地,去实现更大价值。还以五口之家的农户为例,摆脱出来的三个劳动力,参加合作生产或务工,以一个劳动力年收入 8000 元计,三个劳动力年收入 24000 元,再加上土地入股的股份红利和家庭副业收入,年收入至少可达 35000 元,人均收入可在 7000 元以上,这样农民就有了更大的致富空间。2 土地入

7、股的可行性分析四平市农村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合土地入股后的大规模合作生产;衣食无忧的农民也在寻找致富之路,对土地入股有了足够的热情;经过几十年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综合开发,为土地入股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目前党的政策对“三农”的进一步倾斜及政府对“三农”的大力扶持,使土地入股有了可靠保证。2.1 自然地理条件适合进行机械化大生产四平市以松辽平原为主,中西部属东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地辽阔,平原占总面积的 70%;四平市属于辽河流域,有东西辽河两大河流,水源充沛,湖河众多,水网密布,其中有大型水库二龙山水库,蓄水量 176200 万立方米;中小型水库上百座,为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水

8、利资源。降雨量充分,年平均降雨量在 700 毫米以上,阳光充足,全年日照平均在 2690 小时左右。四季分明、气温适宜;土地资源非常好,大部分地区是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黑钙土3。这些自然环境适宜大面积、规模型粮、油和其它经济作物种植,适合土地入股后机械化农业耕作4。32.2 落后的耕作制度迫切需要土地改革分散的个体农业耕作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土地入股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四平市的很多地方,农民在进行责任田分配时,为了体现公平合理,好田差地各家各户都有份,近田远地每家每户都沾边,这就形成了农户每家田地很多而且还不连片,每户十几亩耕地,分散到几块,耕作很不方便,费时费工费力,生产效益低,形

9、成了农业劳动力付出远远大于收入的不等关系,土地成了农民“剥削者” 。这种情况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农业机械在分散的农民责任地上施展不开,机械化的优势很难发挥的出来,所以四平市农村的广大地区目前在土地耕作中还停留在小型的农业机械作业和大量的手工劳动上。土地入股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入股后的土地在一个生产单元下形成了大规模连片,便于规划统筹,使农业机械化生产成了客观要求、必然要求,为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2。分散个体农业耕作制度,不利于农村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土地入股为农业与国际接轨、农民与市场接轨拓宽了道路。我国自加入 WTO 后,商品经济与国际接轨,国民经济参与国际市

10、场竞争日益激烈。四平市广大农村都是分散的个体农业耕作,农业生产单一落后,农业劳动力的效益很低,农村经济很脆弱,每个农业劳动力常年耕作土地只有十几亩,按每年每亩地纯收入以 600 元计,每个农业劳动力全年也只有六七千元左右的收入。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可耕作上百亩土地,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可创造几十万甚至百万元的利润,也就是说一些发达国家一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是我们一个农业劳动力创造价值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样大的差距,农业很难与国际接轨,农民很难立足于市场经济竞争之中。土地入股,实现了大规模农业机械化作业,就能大大提高单个农业劳动力的效益,并能缩短

11、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上的差距,为农业与国际接轨、农民与市场接轨拓宽了道路5。分散的个体农业耕作不利于农村走城市化道路,土地入股为“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提供了方便。大量的财政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分散的个体农业耕作改善生产条件需要,四平市每年财政投入农业上亿,农户有 66.5 万3,如全部到户每户每年也只分摊到几百元,很难有更大的作为;土地入股后,大规模农业合作生产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做大做强。分散的个体农业耕作对农业劳动力占有量大,剩余劳动力又有相对的不确定性,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农闲时外出务工,农忙时回家务农,短期务工的多,长期务工的少,工资收入低,来回花销大,不利于用工上的城乡统筹,合理使用;土地入4股,在机械化的作用下大大减少了务农劳动力,使剩余农业劳动力相对增多和稳定,有利于对剩余劳动力的合理利用,统筹安排,也有利于消除剩余农业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