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平凡之中见精神(煤矿党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6055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稿】平凡之中见精神(煤矿党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演讲稿】平凡之中见精神(煤矿党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演讲稿】平凡之中见精神(煤矿党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演讲稿】平凡之中见精神(煤矿党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稿】平凡之中见精神(煤矿党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稿】平凡之中见精神(煤矿党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演演讲讲稿稿】平凡之中见精神平凡之中见精神( (煤矿党员煤矿党员) )各位领导、在座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平凡之中见精神。 说平凡,是因为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位同志事迹平凡,如果你想听轰轰烈烈催人泪下的故事,你一定会感到失望的。说平凡,还因为我所介绍的这位同志身份平凡,他是一名普通技术管理人员。虽然他很平凡,但是有一点他感到骄傲,那就是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叫于小伍。 大家知道:运转队负责确保矿井井上、井下生产所必须的“提风压风排水”及井上生活用水供气供暖等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及日常维护,工作面广,战线长,工作量大,面对种种困难,运转队全体干部职工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2、的指引下,在矿党政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扎根济东,建家立业,戮力同心,奋勇拼搏。自九七年七月建队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故障停机而影响矿安全生产的事故,为矿井两个文明建设的大踏步前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全队广大职工的努力分不开的,于小伍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 自九七年七月从公司职工大学毕业分配到矿运转队,负责井下片区机电技术工作以来,他本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原则,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之中,为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他还不断向老师傅请教,并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了队里一名不可缺少的技术能手,掌握了一套把脉问诊

3、的本领,工作中,他还结合实际大胆进行技术革新,五年来,共进行革新项目 10 余项,提合理化建议 40 余条,部分建议被矿上采纳,其中技术革新项目“电动机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和“主扇风机励磁装置改造”在济二矿第三次科技大会上获奖,并且在山东煤炭科技 2001 年第五期发表论文。为该队实现安全运行五周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在 2000 年,矿专门从美国引进了压风机和注氮设备,当时队里就他一人负责井下机电技术工作,为摸透这两套”洋玩意”的性能、特点,由于进口设备资料科技英语较难,他利用业余时间,勇敢地抱起了厚厚的专业技术英语大词典,从每一个单词开始,慢慢的啃,细细的嚼,在试运行的那段日子里,天

4、天晚上熬到深夜,第二天还要坚持上班,累急了就随便坐个地方打个盹儿。功夫不负有心人,厚厚的设备说明书终于从他的手里,由 ABC 变成了方块字,而他的身体却消瘦了一圈。根据试运行期间设备出现的故障情况,他准确判断出问题所在,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反应,与厂家技术服务人员取得联系,一起对每台压风机的最小压力阀设计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整改,进一步完善了进口压风机保护装置,增设了初级风过滤装置,确保了压风机的可靠运行,该设备自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未发生过一次故障停机事故,为矿井安全生产创水平提供了可靠保障。 事业与家庭,往往不能兼顾,就象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由于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妻子一人的肩

5、上,他为此感到内疚,注氮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特别高的工作,万一出现问题就会给矿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每次井下采煤面要求注氮以防备灭火时,他都会亲自到位,直到运行可靠后才回家,即使是家里有事,或老婆孩子有病,他也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一次,妻子有病躺在家里,于小伍处理完提风故障回家已经晚上11 点多钟了。一进门,看到年近七十岁且身体不好的母亲,一手挽着孩子,一手为妻子倒水吃药,他心里酸溜溜的,赶紧接过暖瓶为妻子倒水,妻子刚刚吃过药,电话铃又响了。队里通知注氮机故障让小伍马上赶到班上。母亲听了后说“小伍能不能等你媳妇的病好一点再去。”小伍也感到应该照顾一下妻子,可是,班上真的有事,小伍十分的为难

6、。“知夫者莫过于妻”,正当小伍十分为难的时候,躺在床上的妻子颤动着说:“妈,让他去吧,如果不是真的需要他,班上不会打电话的。”看着躺在床上的妻子和抱着孩子的母亲,眼里含着泪不舍的离开了家,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无悔的选择。 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表现,自九七年进入运转队以来,他年年被矿评为先进生产者,曾数次被矿被为季度文明职工标兵,去年还光荣地被矿评为矿“十佳”文明职工标兵。 在座的各位领导及广大职工朋友们,正是我们有了象于小伍这样的许许多多立足岗位默默奉献刻苦钻研以矿为家的,工作中充分发挥集体主义精神的广大职工,才有了我们济宁二号煤矿灿烂的今天。 在发展的路上,或许你还有一些茫然,或许还有一些顾虑,那么,让我告诉你,让我们携起手,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踏着改革的步伐,用科技知识来武装自己,在矿为我们提供的这个大舞台上,各展所长。“遍身穿就黄金甲,欲与西风战一场”,共同创造我们济宁二号煤矿辉煌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