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公民》学案1(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5090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青年公民》学案1(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致青年公民》学案1(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致青年公民》学案1(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致青年公民》学案1(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致青年公民》学案1(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青年公民》学案1(苏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致青年公民致青年公民学案学案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 分) ( ) A.嬉游(x) 单纯(chn) 凄厉(q) 澄清(dng) B.召唤(zho)鲜血(xu) 给予(j) 吝啬(ln) C.混浊(hn) 开辟(p) 不驯(xn) 号令(ho) D.轰鸣(hng)飞腾(tng) 跃动(yu) 明澈(ch) 2.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4 分) A.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 B.公民们/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C.斗争/这就是/生命 D.祖国/需求/于你们的/比任何时候都/要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的一项是(4 分) A.就连梦都

2、像百花盛开的旷野那般清新 B.它的土地上的每一块沙石都在跃动,每时每刻都在召唤你们投入 C.你们心上的世界如蓝天那样明澈而单纯, D.北京的春天将因你们的号令停止了黄沙的飞腾 4.下面诗句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 分) A.诗中第二部分是诗人号召青年人“投入火热的斗争” ,表明了全诗的主旨。 B.作者用“加倍地英勇” , “以竟全功”这样语句来激励年轻人曲完成前辈未完成的事业。C.全诗的结尾,从祖国和自我的角度提醒青年人明白:祖国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我 们给祖国贡献的越多,我们的生活也就越光辉越广阔。 D.诗人只赋予“斗争”重大的现实意义,没有赋予了深远的历史意义, 5.下列各句中,关于文

3、学常识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4 分) A.1955 年至 1956 年,郭小川写了一组诗,题名叫致青年公民 。 B.饱满的政治热情、旺盛的战斗意志和正直坦诚的抒写是他的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C.他的诗的巨大魅力,不仅在于内容上充满革命朝气,在于诗歌语言的铿锵有力、抑扬 顿挫,还在于它那新颖和富于音律美的排列形式。 D.他自觉投入革命斗争,自觉充当时代的歌手,但有一些探索性作品如白雪的赞歌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因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思考而一再受到批判。 拓展创新: (一) 不要说:“我年纪轻轻 担不起沉重。 ” 不, 命运 把你们的未来 早已安排定, 你们的任务 将几倍地 超过你们的年龄。前

4、一代 你们的父辈 真正称得起 开天辟地的 先锋, 他们用 热汗和鲜血 做出了 前人所梦想不到的事情, 而伟大到无边的 事业 却还远没有完成, 你们当然会 加倍地英勇 以竟全功。 呵呵,你们这一代 将是怎样的 光荣!不驯的长江 将因你们的奋斗 绝对服从, 混浊的黄河 将因你们的双手 变得澄清, 北京的春天 将因你们的号令 停止了 黄沙的飞腾 大西北的黄土高原 将因你们的劳动 变得 和江南一样 遍地春风。 1.作者为什么用“加倍地英勇” , “以竟全功”这样的词语?(6 分) 2.从现实来看,青年人应该怎样去做?(6 分) 3.这三节诗诗人是从那个角度来写的?(6 分) 4.作者是怎样写“斗争”的

5、?(6 分) 5.开放题:作为年轻人,你从郭小川的诗中学到了什么?(6 分) (二) 断章(卞之琳)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诗中揭示了什么?(5 分) 2.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5 分) 3.你怎样理解“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句诗?(6 分) 4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 分)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 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

6、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盼望(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5.诗人写了哪两个场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5 分) 6.两位海员的心理描写有什么相似之处吗?(5 分) 7.这首诗右什么象征意义?(4 分) 体验高考: 1.高考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5 分)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 幅画,有冷色也有暖色;,;五十年像一部史 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

7、卷刚刚展开,史诗还在续 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2.预测题:仿照例句的形式,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4 分) 例句: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他们只会穷兵黩武,贪欲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 视线。 (1)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_ _ (2)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_ _ 3.探究题:按照不同的要求,把下面两句话组成不同的句子。 (3 分) 艺术家须有革命的世界观。 艺术家须有精湛的技术。 (1)表示两者缺一不可。 答:_ (2)强调世界观的重要。 答:_ (3)婉转地强调技术的重要。 答:_ 4.创新题:下把下面的短句改成长单句(可以删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

8、 分) 嫉妒是人人都具有的。 嫉妒是一种缺陷心理。 嫉妒是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 嫉妒是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 重的东西而产生的。 改为:_ _ _ _ 答案 致青年公民 积累运用 1.D(A.澄清 chng;B.召唤 zho;C.混沌 hn;) 2.D 祖国/需求于/你们的/比/任何时候/都/要多 3.C 4.D 诗人不仅赋予“斗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赋予了深远的历史意义。 5.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作品。 拓展创新: (一)1.作者用“加倍地英勇” , “以竟全功”这样语句来激励年轻人曲完成前辈未完成 的事业。 2.从现实看,祖国还处在贫

9、穷落后之中,改变山河旧貌需要青年人双手、热情、意志和 艰苦奋斗。 3 这一部分诗人从未来、历史、现实三维空间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主题; 4.在这几节中,诗人不仅赋予“斗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赋予了深远的历史意义, 即使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解读,也能感受到诗人革命者的胸怀、哲人般的睿智和政治家的远 见。 5.略 (二)1.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 (即大自然)的组 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景”里有了“人” “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 生动 2.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 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诗歌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 效果。 3.在“楼上人”的眼里 “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心目中, “你”皎洁妩媚 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想象中凸现出来 4.A(“装饰品”与“人生悲哀”的说法与原诗的主题相悖) 5.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间场景,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塑造艺术形 象。 6.诗人选取两位海员不同的心理,却表达了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 7.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富有象征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 是人 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w.w.w.g.k.x.x.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