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一轮精选复习测评手册详细答案及解析-语文--广东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1163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一轮精选复习测评手册详细答案及解析-语文--广东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3年高考一轮精选复习测评手册详细答案及解析-语文--广东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3年高考一轮精选复习测评手册详细答案及解析-语文--广东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3年高考一轮精选复习测评手册详细答案及解析-语文--广东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3年高考一轮精选复习测评手册详细答案及解析-语文--广东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一轮精选复习测评手册详细答案及解析-语文--广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一轮精选复习测评手册详细答案及解析-语文--广东(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答案 阶段评估检测(一) 1C 解析 C全读 b。A.po,bo,po,po。B.j,j,q,y。D.s,sh,c,sh。 2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D.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 术,与文中的否定之意不符,应改为“狗尾续貂” 。 3C 解析 A 项语序不当, “首次”应放在“日本震后”后;B 项搭配不当, “阻碍” 与“稳定”搭配不当;D 项成分残缺, “他们”后缺少介词“对” 。 4C 解析 主语一致,紧接在“一些国家”之后,并由关联词“由于”和“因 而”连接。中均涉及“民族民主”意识,中“随着”和中“逐步”是出现的前 提条件。 5D 解析 遗:赠送。 6B 解析

2、两个“于”都是介词, “对,对于”的意思;A 项,代词,代他; 音节助词,不译。C 项,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和“为”呼应, 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D 项,表反问语气;代词,他的。 7D 解析 句主要表现蒋季庄、王茂刚的“隐” ;是侧面表现其贤。 8A 解析 “从来不与外人交往”意思与原文不符。 9(1)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 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2)读书人加强自身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被别人知道(或理解), 别人也不能知道他们。(大意 2 分, “善”1 分, “

3、不求知于人”句式 1 分) 一套衣服和万钟粮食一样,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就是不能分辨礼义啊。( 大意 2 分, “等”1 分) 【参考译文】 读书人加强自身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被别人知道,别人也不能知道他们,这样的人物间或有之,我时常痛惜他们的事迹没能流传。近见上虞李孟传记载有四件事,因此恭谨地抄录下来。其一说,慈溪人蒋季庄,正当徽宗宣和年间,鄙视王安石的学问,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考究经书,不随便和人往来。高抑崇居住在明州城中,大概每年都要四五次到他家去造访他。蒋季庄听说高抑崇到了,一定急忙出去迎接,两人相对坐在小屋里,尽情地谈论,从白天到晚上,几乎忘记睡觉吃饭。高抑崇告辞离开

4、时,季庄都要送他到数里之外,相处得非常愉快。有人问高抑崇说:“蒋季庄不多与人来往,却只有和你交情深厚,你也对他情真意切,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 ”高抑崇回答说:“我终年读书,凡是有疑问而不能决断时,以及自己所缺少而不知道的,每次累积数十条,只要一去造访蒋君,没有不迎刃而解的。 ”而蒋季庄的长处,其他人未必能够了解。世上所称道的知己不就是这样的吗? 其二说,王茂刚,居住在明州的林村,在山涧深处。他有个弟弟不喜欢读书,王茂刚就让他经商来生活,他自己却潜心研读,从不轻易出门,尤其对周易一书的造诣深邃。沈焕任通判州事时,曾经造访过他。说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过专门作传注的人。还说他气质严谨持重,看他所获得的

5、知识,应该是个在学问上永无止境的人了。其三说,顾主簿,不知道是哪里人,高宗建国之后他南渡寓居在慈溪。他保持廉洁的操行,安于贫贱,不祈求别人知道他。至于他经历过的事情,即使是小事也不马虎。天明起床,等卖菜的经过家门,问了菜价多少钱,随他所说的付给菜钱。其他饮食布帛的购买也是如此。时间一长,人们都信服他了,不忍心欺骗他。假如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读典籍,不喜欢交游。 其四说,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操行耿直廉洁,被县里的人尊敬。他开门教授徒弟时,脩金只需要维持其温饱,不义之财一文不取。他家境很穷,经常一整天断粮,邻里有时便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家中时常上顿不接下顿,他宁愿和妻子忍饥挨饿,最终也不求

6、别人。隆冬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观察他的容颜,聆听他的议论,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把一套袭衣送给他,说: “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想要表示的一片敬意,接受它没有什么妨害。 ” 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万钟粮食一样,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就是不能分辨礼义啊。 ” 最终还是推辞掉。这四个人,实在应该写进史书啊。10(1)诗人口中说“闲” ,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 “闲”字表现的是不满与苦闷(惆怅、 孤独、落寞)的情绪。 (2)来到庭院,映入眼帘的却是百花飘零的萧瑟景象,诗人寓情于景,景物中透露着深 深的孤独与寂寞。 11(1)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2)半卷红旗临

7、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3)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12BC 解析 本题考査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能力层级为 C。B.原文是 “现实有限性”而非“现实性” ;C.原文是“只有才可能” ,不能表述为“有 了就得以” 。 13B 解析 本题考査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能力层级为 C。原文指出 “这里的关注现实指的不是对生活琐屑场景的观察和描摹,而是对人生普遍问题的认识和 思考” 。 14答案 创作者要肩负起弘扬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品格的责任,应做到:正确认识 文学的使命,通过创造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坚持高远的理想追求,培养超拔的精 神境界;揭示现实人生境遇

8、,强化文学的批判精神。(答对一点得 1 分,两点得 3 分,三 点满分) 解析 本题考査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及综合概括,能力层级为 C。据第 24 段文意可 分三点概括创作者肩负起弘扬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品格的责任。 15答案 一方面,文学创作要勇于否定现实的有限性,追求理想美,揭示出生命和 存在的深层意义,例如司马迁史记中描绘的悲剧英雄项羽;另一方面,文学源于现实 人生,关注现实,对人生普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是文学理想超越性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托尔斯泰的复活深入思考了现实生活中“罪恶”与“救赎”问题。(每方面 2 分, 概括和举例分析各 1 分) 解析 本题考査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

9、力层级为 C。根据文章第 23 段内容可分两方面简要分析文学作品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一方面,文学创作要勇于否 定现实的有限性,追求理想美;另一方面,文学源于现实人生,关注现实,对人生普遍问 题进行深入思考。 16一是“她”眼中英雄形象的发展变化;二是英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每点 2 分) 17写出了英雄在生活中已经归于平凡,甚至卑微,(2 分)表现出作者失望的心情;(1 分)和英雄的壮烈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1 分)衬托出英雄的伟大。(1 分) 18英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是平凡的,甚至可以是卑微的,但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 出,这就是真正的英雄。联系现实略。(对英雄的认识 4 分,联系实际 2

10、 分) 19 【答案】 面对希特勒的种族政策,弗兰克不但不接受希特勒的命令,还发表声 明质疑和反对,而且在离开时还拒绝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与核能有关的部分交给纳粹的科 技人员。(2 分)寄居在美国,弗兰克却不低头沉默,牵头组织一批核物理学家联名上书, 明确反对美国用原子弹对付日本。(2 分) 【解析】 首先要理解这句话蕴含了弗兰克身上的什么品质,然后在全文范围内找到能 反映这一品质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描写,适当地进行概括后不难得出答案。20 【答案】 因为在作者看来,弗兰克是一个诚恳善良、态度温和的人,但这种“温 和”并不代表“温驯” 。弗兰克不畏强权而敢于反抗、不因寄居别国低头沉默,而勇于倡导 自

11、己的正确主张。(3 分)结尾这样陈述,既表达了作者对弗兰克的高度赞美,也有画龙点睛 之妙。(2 分) 【解析】 分析语言的用意所在,可以从话语中体现出的思想感情和对人物形象塑造起 到的作用分析。结合全文对弗兰克这个人物的描写,应不难分析出答案。 21 【答案】 示例:是否“低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知识和真理面前,因自己 的认识和能力所限,就要学会低头,认真领悟,如此才能免于“头碰南墙” ,才能开阔视野, 成就自己。(3 分)而在一时苦难或权势的凌辱面前,不可以低头退让,有志进取者,把此当 做磨炼自己、激浊扬清的机会,而绝不能怨天尤人,听天由命。(3 分) 【解析】 此题考查了对某种精神品质

12、的探究,应结合文内具体事件,分析“低头”或 不低头不同的作用,分析时务必客观,不偏激。 22(1)对违纪吸烟的学生:中学生不准抽烟,你这是违反纪律的! (2)对吸烟的老师:校园内不能抽烟,老师您是表率!(或:老师,校园内不能抽烟,同 学们都看着您呢!) (3)对吸烟的学生家长:对不起,校园内不能抽烟,让您孩子看到多不好。 23(1)答案 山坡上的小草最先被煦暖的阳光唤醒,河边的杨柳则被蒙蒙细雨点染成 团团碧烟翠雾,而一向偷懒的山桃最后也被多情的春风催促着灿烂成一片云霞了。(句式协 调一致 2 分,语序合理 1 分)解析 首先要使“小草、杨柳、山桃”成为陈述对象,其次要注意句式协调一致, 可以使

13、用被动句,最后要注意“最先” “最后”等词语,调整语序为“小草、杨柳、山桃” 。(2)随着韩国经济飞速发展,许多国民的心态和历史观念在发生变化,(1 分)意欲摆脱 汉文化影响,寻找属于自己的文明。(1 分)为适应这种形势,韩国首都中文名称“汉城”将 改为“首尔。 ”(1 分) 24写作提示 这幅漫画的主体是一个人站在跷跷板的这一端竟然把整个地球跷起, 背着手看似一点也不费力气。这幅漫画看似很夸张,一个人怎么可能把地球跷起?其实是 他“选对一个点”做到的。再看画中的文字,强调了成功的秘诀:不是多么有才华,而是 “选对一个点” 。这个点是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是自己可以做到的 阶段评估检测(二) 1

14、C 解析 zh/zh,ku/wi,zhu/zho ,gu/ju。A.xi,jin/chn,x/ch,jun/jun; Bchu,lu,yng/yng,jng;D.yn,un/wn,qin,mn。 2D 解析 A故里:故乡;老家。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C.位: 量词,用于人(含敬意)。D.焕然一新: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 3B 解析 A语序不当, “评价,浏览,分享”应改为先浏览,再评价,最后分享。 C.逻辑错误, “教育、慈善和公益事业”不能并举,应改为“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D. 成分残缺,应该是“以为目的” ;搭配不当,可以禁止在领空飞行,但是“着陆”不当。4A 解析

15、 语段的话题是“艺术修养与艺术知识的关系” ,因此,由首先提出语 段话题。用“但是”与上句的“当然”呼应,转入语段的论述重点“不在艺术知识中” 。 下面则是对“不在艺术知识中”的论述。用“艺术知识”与上句末的“艺术知识”首尾 相接;则用打比方来加以论述;再补充说明“艺术知识”与“艺术修养”的关系, 回应话题。 5B 解析 和:应和。 6A 解析 助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B 项,介词,拿,把/介词,因,凭; C 项,连词,却/连词,就;D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或并列。 7D 解析 “有是哉!”意思是,真有这样的道理啊!“这样的道理”的具体内容 是:南面而坐的君主,即使像鹤这样清高

16、闲逸的飞禽也不能喜爱,否则就会亡国;但隐居 山林的人,即使像酒这样能让人迷乱、国家动荡的东西,也不能对他们有损害。据此,作 者进一步推出:“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8C 解析 C 项,不是“说明好酒无害,爱鹤亡国” ,而是说明“隐居之乐” 。 9(1)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 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4 分。每错两处扣 1 分) (2)(苏轼)时常带着宾客和部下前去会见云龙山人,在那放鹤亭上饮酒并以此为乐。 (3 分。 “从”1 分, “乐”1 分,全句大意对,1 分) 亲自耕种,自食其力,用剩余的食物来喂饱你们。(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