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与国外印染行业的七大差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209841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13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与国外印染行业的七大差距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国内与国外印染行业的七大差距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国内与国外印染行业的七大差距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国内与国外印染行业的七大差距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国内与国外印染行业的七大差距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与国外印染行业的七大差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与国外印染行业的七大差距(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染化料和助剂染化料和助剂是影响印染布颜色鲜艳 度、色牢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印染布污染的主 要来源。在“生态”特征升值的情况下,许多染化料的 使用受到限制。因此高质量环保的染化料是高档印染布成本的重要组成。中国染料工业近年来发 展速度不断加快,染料产品的质量、尤其是产量有了很 大的提高。但印染企业在使用国产染料过程中普遍感到 ,与进口的国际知名厂家的染料相比,国产染料的上染率、耐化学稳定性较低,同一染料批量间 的色光和深度重现性较差。还有部分国产染料各项色牢 度的指标,如耐热升华牢度、耐汗光牢度等还达不到出 口定单的国际标准。我国一般出口高档面料均采用进口染化料。主要差距表现在:商品化

2、质量 差。某些颜料粒径分布范围宽;粒子形状不规则,染色 中损失率也比德国对应商品要高5%10%。纯度不够 高。含有杂质多。染料商品的质量纯度和含有的杂质成分有关,目前我国生产的染料中杂质盐分 甚至重金属等的含量比较高,而且组成复杂,在相同的 染色条件下这些不纯物会影响上染率、色光和相关牢度 ,还污染了环境,这与我国目前还原染料的制造工艺比较陈旧、新技术应用少,原料控制不严、 探测手段落后等有关。品种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我国 某些染料品种具有光触媒脆化作用,有些染料具有湿变 性、热变性和整理剂变色性。染料添加剂影响色光。国外染料从结构上解决染色鲜艳度和牢度问 题,国内为降低成本往往添加多种添加剂

3、,影响色光和 色牢度。有些染料与辅料粘合剂在高温熨烫时相互作用 ,发生变色。瑞士一家着名染料厂家的弱酸性染料士林艳蓝g,在北京一家企业的仓库里被遗忘并 存放了23年。发现后想再用又怕出问题,经染料生产商 与新出厂同一产品进行打样检测,各项色牢度合格,并 在对比中发现两块真丝织物的色样无论色光还是深度竟完全一致。广东一家印染企业主要生 产出口欧美国家的床上用品,让他推荐国产阻燃整理剂 ,要求阻燃效果能耐200次水洗。经试用两个知名品牌的 产品,最终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无奈之下只好用经销商指定的价格极其昂贵的进口产品。 二、设备差距采用温湿度在线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活 性染料湿短蒸染色工艺可节约能

4、源30%40%,染色固色 率提高10%30%,染色织物的鲜艳度还很高。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研 制出能够检测色差、碱浓度、双氧水浓度等参数的传感 器件,这需要物理、化工、电子等跨行业的技术合作。 及时得到这些参数,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大大改善染整质量,降低消耗,提高制成 率,达到较高的重现性和工艺稳定性。(一)前处理方 面开发丝光浓碱液浓度和退浆、煮练的淡碱液浓度、漂 白的双氧水浓度和高效、短流程设备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国外已普遍采用现场总控制系统,而 我国才刚刚开始。现在我国除了一些常规的项目如速 度、温度、液位等参数的测控外,专用的在线监控项目 国内尚处于初步阶段,比如自

5、动化控制和程序控制较差,在线监控没有真正解决;远程监控和故障 诊断技术我国还做不到。在染化料自动计量方面,贝宁 格的计量系统会根据实际产量所需用量不断计算和制定 各种化学料的流量,通过控制阀根据设定和实际值比较,按比例自动供料。而德国流亚科技有限 公司的自动计量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染整厂自动化整合系 统。我国定量滴定,自动加料没有配套,这些在很大程 度上限制了染整机械机电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织物的最终加工质量。在染色方面,染色 布色差和纬斜在线检测系统,湿短蒸连续染色过程中温 度、湿度等工艺参数检测与控制,以及染液比例泵、轧 车轧液率等控制有差距。在线色差监控装置方面,以色列evs公司的sv

6、alite在线色差分析仪采用视 频信息处理技术,多角度在线检测织物左、中、右色度 并进行色差分析,可适应的车速为150m/min,最大门幅 达1950mm;德国mahlo(玛诺)公司的colorscancms匹(轧)染色差控制系 统,通过在整个布面上进行横向移动的分光光度仪,无 接触地连续测量织物出轧车后整个幅面的带液量,并进 行监控。在光电自动整纬方面,德国玛诺(mahlo)、意大利编可(biancd) 、日本赛练(sel-ren)的技术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技术,特别 是意大利编可公司的光电整纬采用了进布和出布同时监 控,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光电整纬控制系统。日本赛练的光电 整纬采用智能传感,每个

7、检测头都有独立的cpu处理。( 二)后整理方面开发定型机对布面的烘房湿度,对烘房 废气排放的温度、湿度,对出布回潮率进行实时检测与控制,达到热定型印染产品的优质和 稳定,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国产印染设备关键部 件不过关,如定型机疏水阀门用不了几天就发生泄漏, 轴承也是三天两头磨损。有企业反映,台湾磨毛机不行,准备进口意大利磨毛机。国产染色机基 本过关,但均匀轧车有点厂采用进口。冷轧堆染色机不 行,主要是比例泵不过关。国产印染机械售后服务不行 ,不能随叫随到,定期回访比较少。三、创新(设计)差距研发投入少国家2004年工业普查结果 显示,规模以上服装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 比例只达0

8、.16%,纺织行业仅达0.3,化纤行业研发0.47 ,印染竞争力前10强企业才达0.65%。在2006年北京国际面料展中,欧洲 的参展企业大部分研发投入是5-10%,我们的面料行业, 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也就是0.3%。规模以下的企业绝大部 分没有研发能力。印染业在扩大再生产中,必须把着眼点真正放在提高核 心竞争力上,淡化量的扩张,增强创新技术含量,以提 高产品附加值,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市场不确定因素的 影响,参与国际竞争。印染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低印染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低。2003年印染行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4.3% ,国外达到60-80%。2005年纺织竞争力评选有关创

9、新竞 争力指标中,印染参评企业平均创新投入0.95%,产品附加值率101.56%,创新 绩效35.56%;前10强企业平均创新投入0.65%,产品附加 值率111.49%,创新绩效42.75%。消化吸收再创造率低我国80%以上技术改造投资用来引进技术、引进设备, 用于获得专利使用许可、售后服务及咨询方面的费用仅 占9%、5%和3%。消化吸收再创造的比例是1:0.08。即 花1元钱引进设备,仅花8分钱进行消化吸收再创造,结果是相同的技术和设备重 复引进,造成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状态。日本 韩国消化吸收再创造的比例是1:51:8,即花1元钱引 进技术和设备,要花5元-8元进行再创造,引进设备

10、仅限1台。技术发展踩在巨 人的肩膀上,结果实现了跨越式腾飞。没有市场调研投 入市场需求是创新的源泉,是科学定位的基础。我国产 品研发和生产的决策依据,一般跟着感觉走,没有市场调查投入和市场调研队伍。国外有庞 大的市场调查投资和队伍,所有决策依据都要根据市场 反馈信息作出。如:美国棉花协会,有庞大的调查队伍 ,对美国和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服装、家纺产品的市场消费需求分别定期作出详实的分析和科 学的预测。根据美国棉花公司的生活方式调查称:在消 费者买过功能性整理产品的人群中,买过防皱、拒水、 防污、抗菌产品的分别占54%、31%、25%、4%;表示再次购买的,防皱占96%,拒水94%, 防污占93

11、%。说明美国市场棉制服装的功能整理主攻方向 应该是防皱、拒水、防污,抗菌占4%左右。又如:按 2004年d&k咨询公司的“20012005年西欧生物活性纺织品(bio- activetextiles)市场情况”表明,抗菌、真菌和螨虫的纺 织品占纺织品销售量的3%,其中抗菌的约占70%,防螨 虫的约占30%。用途方面占床上用品总量的6%,占服装总量的 2%。以上美欧市场调查表明,功能性产品虽然有较高的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但占市场总需求量比例大约4-5%。 其中服装需求量较大的棉纺功能性产品是抗皱、拒水、防污产品;家纺功能性产品 需求量较大的是阻燃、抗菌产品。市场调查表明,功能 性产品的投入,需控

12、制一定比例,否则会产生供过于 求。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创新能力并不是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更大范围更深层 次的社会协作分工。目前我国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较差,还未形成产学研之间、上下游之间、产业链之间 的集成创新体系;在产业集群内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的“研发中心、信息中心、检测中心、营销中 心、示范基地”等公共创新平台还不完善,产业集群内 分工不明确、产品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产品恶性竞争, 迫使企业在原料采用、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等方面尽量缩减,影响了印染产品质量提高和创新发 展。研发人员不足2006年竞争力参评企业数据分析发现 ,棉、毛、丝、麻、化纤、印染、针织、服装八个行业 中,研

13、发机构人数只占企业总人数的2左右。研发资金和科研人员的不足,直接影响了研发 结果的层次,原创新产品较少的问题较为突出。很多企 业每年的新产品数量都达到三位数,竞争力参评企业中 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也在1645的水平,个别行业甚至达到80。虽然新产品的 品类和数量都比较大,但其中多数只是在工艺、图案、 色彩等方面发生变化,即便“新度”含量较高的产品, 也多为跟进式、尾随式、模仿式的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原创 型新产品则是少之又少。四、管理差距我国已经具有加 工世界先进水平印染布的硬件,但产品利润空间很低。 产量增长和利润增长不同步。说明在创新、品牌意识、管理、信息化等

14、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存在差 距,一流设备不能发挥作用。坯布进厂无抽检部分企业 未设坯布抽查工序,有时一个订单要用多个厂家坯布, 由于坯布原料批号及疵点不同,难免印染加工出现色差等麻烦。例:广东叮当猫有害染料事件。 无半制品检验除少数企业,大多无半制品的毛效、白 度、ph值检测,难保印染产品质量稳定。不少印染厂只 有打样间而没有物理指标试验室。成品检验不规范许多企业无成品检验车间,只有几台验布机, 有的企业甚至是在定型机或罐蒸机下机,直接挂码包装 ,没大毛病就是正品,无一等品率概念,往往定型后直 接挂码成件,检验形同虚设。只能应付要求不高的中东、非洲客户,如是欧、美、日定单则不符 要求。经常发生服装

15、厂因缩水率或色牢度不合格而索 赔。生产过程工艺控制薄弱在线检测装置不多,除外 企、合资和较大企业,大多无工艺抽查制度,生产过程控制和执行工艺缺少严肃性,就会造成色光不 准、前后、左中右色差、缸差、色斑诸多质量问题。人 员素质差新进厂的操作工,不知道“毛效“、“丝光钡值“为 何物。检验工只知道看到疵点吊线,至于吊线的要求,如间隔长度、首尾距离、放码要求 等并不清楚。有的干脆连线也不吊。问她们是否知道“四 分制标准“,回答大多是不知道。五、品牌差距许多印染 企业的出口产品以定单加工为主,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和对出口营销渠道的控制力,由于 多道中间环节,使利润大量流失。随改革开放的进一步 发展,国内

16、市场的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除国外高端品 牌外,国外二线品牌也大量进入中国,中国品牌对国内市场的控制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北京 35个高档商店,60%是进口品牌,顶级商店90%以上是进 口的品牌。上海淮海路经营2千来个品牌,60是引进 的。现在的服务贸易准入已进入新的阶段,高档的品牌在中国本地化生产,如果再不 加快转变增长方式,那么中国自己的品牌就可能被消化 掉了。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学习的机会,但 也带来市场风险,如果我们不加强品牌建设,就会失去自主品牌在本国市场的主体地位。六、信 息化管理差距跨国配置资源、跨国生产、跨国销售,是 全球化时代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印染业要适应 跨国分工的生产方式,必须以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重要基础,实行生产的erp管理和营销的信息 化网络管理,才能有效缩短采购链、生产链、零售链。 我国目前习惯于传统的“三现交易”,即现货、现金、 现场的交易方式。不能融入跨国供应链网络体系,不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市场和国内市场, 影响创新和快速反应方面获得产业高端地位,影响纺织 工业转变增长方式,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