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208702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四)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四)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四)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四)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四)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四)(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级建造师(四)第五章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评价 第一节 绿色施工技术要点 一、绿色建筑是建筑全寿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持续 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 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 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 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我们基本上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绿色建筑,一 是节约能源和资源,二是要保护环境,三是体现 人文的色彩、本土的文化。 1、绿色建筑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 “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和构成绿色建筑的基本框架有以下 几个方面: 绿色建筑要有利于保护环境:尽量保护和开发绿地,在建 筑物周围种植树木,以改善景观,保持生态

2、平衡,并取得 防风、遮荫等效果;要有意识地节约土地,争取既不受到 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同时又将人类的建筑活动对生物多 样性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绿色建筑要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它资源,要使 建筑对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降至最低程度:建筑物的围护 结构、外墙、窗户、门与屋顶,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 造;减小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要 充分利用太阳能(如尽量采取可以获取更多太阳热量的建 筑物朝向);良好的自然采光系统;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 的气密性,同时夏季又有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回收并重 复使用资源,如从旧的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 、钢材、木料和玻璃等。 绿色建筑重视室内

3、空气质量:防止由于油漆、地 毯、胶合板、涂料及胶粘剂等含有挥发性造成对 室内空气的污染;围护结构保温效果好的建筑物 ,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 绿色建筑尊重地方文化传统,积极保护建筑物附 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 绿色建筑追求建筑造价与使用运行管理费用经济 的整体合理,既不能单纯强调低建造成本,使建 筑付出高昂的使用代价,也不应为一个过高的目 标付出不切实际的初投资。 2、绿色建筑是建筑全寿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持续概念 对某个具体的建筑个体而言,绿色建筑是一个伴随在建筑 全寿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持续概念。 在开发决策阶段,“绿色建筑”强调统筹兼顾社会效益、环 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降低建筑项目的环境与

4、社会风险; 在规划阶段,绿色建筑强调建筑与环境应持续和谐相处, 通过辨识场地的生态特征和开发定位充分,利用场地的资 源和能源,减轻建筑活动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在设计阶段,绿色建筑强调整体性设计方法,将建筑物作 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综合考虑建筑的间距朝向、形状、结 构体系、围护结构等因素; 在施工阶段,绿色建筑的目标是减少建筑生产活动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通过采用绿色施工方法,做到节材、节水、 节能,减废治污,净化空气,保护环境,显着减少对周边 环境的干扰,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建造过程中消耗 的自然资源数量,并将建筑物建成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 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在运行维护阶段,绿色建筑的技术

5、和方法可以保证建筑规 划设计目标的实现,通过合理的环境目标设定和智能化的 系统控制,采用科学、适用的消费模式,保证建筑设备系 统的安全和清洁运行,并降低系统能耗,保障室内空气品 质和物理环境(包括热、声、光等要素),减少运行过程 中污染物产生,提高建筑整体的运行效率和健康水平。 二、有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文件、标准规范 本章内容采用以下文件、标准规范: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 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自 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沪建建管2008 12号)关于进一步深化

6、建设工程节约型工地创建工作 的通知(沪建安质监2007第113号) 关于贯彻深化节约型工地创建工作的补 充意见(试行)(沪建安质监2009第053号) 关于发布上海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节约型工地)创建 工作深化管理和考评要求的通知(沪建安质监201088 号) 三、环境保护的技术要点 1、 扬尘控制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 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 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 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 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

7、业区目测扬尘高 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 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 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 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 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 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 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 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 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 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6)构筑

8、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 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楼面蓄水、 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 弹等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7)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 0.08mg/m3。 2、噪音与振动控制 (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 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 (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 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 法(GB12524-90); (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 振措施,避免或

9、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3、光污染控制 (1) 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 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4、水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 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 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3) 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 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4) 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 。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 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

10、万m3时, 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 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5、土壤保护 (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 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 ;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 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 壤流失; (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 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 位清运; (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 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 避免污染

11、土壤和地下水; (4)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 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 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它合适的植物,以恢 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 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6、建筑垃圾控制 (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 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 (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 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 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 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 大于50%; (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

12、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 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 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 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 安全运行; (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 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4) 逐步开展统计分析施工项目的CO2排放量,以及各 种不同植被和树种的CO2固定量的工作。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1、节材措施 (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 容,达到材

13、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 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 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 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 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 数; (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 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2、结构材料 (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 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

14、程中动态控制。结 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 (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 (3)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 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5)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结构宜采用工 厂制作,现场拼装;宜采用分段吊装、整体提升、滑移、 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 (6)采取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结构等 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3、围护材料 (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 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2)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

15、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 型材和玻璃等材料; (3)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 热性能; (4)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 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 ,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 (5)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 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 安全性和耐久性; (6)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 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 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 ,并减少材料浪费; (7)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 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 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 4、装饰装修材料 (1)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 非整块材的数量; (2)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 (3)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 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 不用时及时封闭; (4)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 (5)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 采购或定制; (6)采用自粘类片材,减少现场液态粘结剂的使用量。 5、周转材料 (1)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