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演变中的苗族婚俗_社会学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770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文化演变中的苗族婚俗_社会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文化演变中的苗族婚俗_社会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文化演变中的苗族婚俗_社会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文化演变中的苗族婚俗_社会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文化演变中的苗族婚俗_社会学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会文化演变中的苗族婚俗_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论文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理论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奥格本认为,文化是各个部分的高度 整合,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会带动其他各部分的改变,各个部分对已变化部分的调适带动了 文化的整体进化。我所选取的田野点新队村,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境内,是一个迁徙出原居住 地的苗族村落,搬离了本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 队村苗族的社会文化也逐渐地发生着变迁,特别是他们的婚姻文化也在经历着变革。研究这 样一个社区,观察它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婚姻文化变迁的状况及 其特点,对我们进行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研究也有借鉴作用

2、。新队村概况新队村是平田乡唯一的苗族村落,隶属于元谋县平田乡班果村委会,在新队村周围,生活着汉 族、彝族,傈僳族等多民族杂居或单一居住的村落。该村建于 1969 年,当时武定县白路乡大 窝塘村周围经常发生滑坡现象,村民生命安全和生产活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武定、元谋 两县革委会商议决定,大窝塘村部分农户搬迁到现在的新队村村址,建立新队村,新队村距原 迁出地约 90 公里。发展至今,该村共 46 户,178 人。新队村离元谋县城 25 公里,距平田乡政 府 5 公里,村里耕地面积较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 1.3 亩,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村民整体文化 程度不高,初中文化者 12 人,高中文化者 1

3、 人,其余为小学文化或者文盲。在该村,传统宗教信 仰还有少量遗留,但绝大多数人则信仰基督教,村里建有基督教堂。新队村刚迁入该地的时候,国 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村民在生育上不受限制,1995 年,新队村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 育政策。该村外出打工者共 12 人,其中男性 4 人,女性 8 人,常年在外的有 7 人,多数打工者在 外面的工作都不确定,随意性很强。家庭组织新队村的家庭。新队村的苗族绝大多数是核心家庭,由一对配偶及他们的未婚子女组成,每个家庭的户主均 由成年男子担任。在新队村,核心家庭相当普遍,三代同堂居住的家庭基本上没有,这是因为 村民大都分家较早,婚后不久就分出去居住,而且都在

4、生育以前,而老人们又比较习惯单独居 住。在家庭中,男子主要承担犁田耙地,掌管家里的经济大权,妇女担负生育、喂养下一代的 任务,除此之外还要纺线、饲养家禽和操持家务,各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有关家庭中的 重大问题,都要经过磋商,但大多时候男子决定家里的事宜。新队村的家庭规模。新队村也具有跟大多苗族村寨一样的特点,村寨规模小,人口也较少。 形成新队村人口较少,规模较小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新对村是搬迁村,到元谋县落户的时间还 不到四十年;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计划生育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寨人口数,因此村 里的家庭规模趋小。新队村婚姻文化变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科学地阐释了人类

5、婚姻、家庭的发展过 程,家庭形式,伴随着人类自身的生产,由低级向高级阶段逐渐向更高级发展,新队村的苗族实 行一夫一妻制。通婚规则改变。历史上,由于地理、交通、社会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苗族的交往范围狭窄,婚姻的选择只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苗族只在附近的苗族村庄里或较近的族人之间选择通婚对象,与其他民族 不通婚,其婚姻形式是一夫一妻,一方面受家庭的小农经济影响,另一方面是经济不发达、交 通不便、信息不流通、对外交往少造成。这种近距离婚嫁以及在缔结婚姻上习惯于亲上加 亲原则,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血缘上的近距离结婚。1969 年新队村民从原居住点迁出,随着居住地改变,交通的便利,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

6、越多地接受到新的思想及新观念,特别是 在国家婚姻法的指导下,经过宣传和教育,村民逐渐意识到近亲结婚不利于后代的身体健 康,所以逐渐放弃了这种婚配方。择偶方式改变。以前,苗族青年主要是通过民族节日、游方、参加婚宴等活动认识,但是新队村是一个搬迁 的村寨,周围居住的多是汉族、彝族及少部分傈僳族,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再 加上离开了自己民族的主体,离开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独自在新的环境中,在异民族的包 围中生息繁衍,他所携带的传统文化在岁月流逝中逐渐削弱,在访谈中很多年轻人都表示不会 唱苗族传统歌曲,更别说是用歌来恋爱这一古老方式。另外一点,婚姻的安排从最初的父母包 办婚姻到趋于青年

7、男女自己做主的自由婚姻,现在,大多数的青年在学校接受教育都有一定的 知识文化水平,知识技术的广泛传播、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的父母做主的婚姻遭到激烈冲击,苗 族青年对自己的感情生活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求“自己选择、且要有感情”的婚配对象。除 了亲友之间的介绍,自己外出认识和朋友相互介绍的也逐渐增多,村里有好几对年轻夫妇就是 在外打工时认识的。婚配条件变化。在访谈中,我让村民选择事先拟定的择偶标准,a 性格人品,b 客貌,家庭条件,d 社会背景。结 果,在被问到的 23 位访谈者中,无论其年纪大小百分之百的访谈者都认为性格人品是最重要 的,其次是容貌和家庭条件,至于最后一项社会背景却没有人选择。综合

8、分析访谈者的选择, 可以发现,四十岁以上的访谈者认为家庭条件可以考虑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觉得人品比经 济条件重要;而年轻人对配偶家庭条件的选择则分两种情况,如果是嫁人,对方家庭条件应该 是一个考虑的因素之一,它会影响人们对结婚对象的评价,经济与人品是综合考虑的条件;如 果是娶媳妇,则不必在意女方家庭条件如何,认为这个影响不大。通过访谈调查发现:苗族更 重视配偶的内在品质,对择偶要求中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看得相对要淡薄,在相对传统村庄 中生活的人们,人的品质被看成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婚配年龄变化。苗族大多盛行早婚,一般到了十七八岁,父母就为他们定下婚约,早婚现象突出。在新队村,四 十岁以上的村民

9、大多也是早早就成了家,婚龄普遍小于国家法定结婚年龄。但是现在,因为政 策的宣传和外界的影响,人们逐渐改变了早婚的思想,现在一般是男 22 岁,女 20 岁才考虑婚 姻大事,出现了结婚年龄逐渐增大的趋势。通婚圈改变。随着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新队村的通婚范围也逐渐扩大,从以前在邻近的乡和县选择 对象,到现在选择对象的地方越来越远,甚至到禄丰县、昆明近郊,特别是近几年,外出打工的 人数增多,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也多了,村里有三四对的年轻夫妇就是在外打工后认识的。而 且在访谈中,越来越多的村民也表示愿意与其他民族婚配,这些都说明新队苗族的通婚圈在逐 渐地改变。新队村婚姻文化变迁的原因分析历史的原因。

10、历史上的苗族,各部落间征战频繁,饱受民族的压迫,在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得苗族先民大 多居住在偏远的高地区,社会经济长期处于滞缓发展的状态。新队村虽然是一个搬迁村,但长 久以来苗族先民们形成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判断,也深深地印刻在村民们的脑海里,变成一套自 觉遵守的规则,映射在他们的婚姻文化中,就表现为表层的婚姻习俗有所变化,而深层的婚配 原则却一直没有明显改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对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适应结果,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的变迁通常是从物质文化上的变化开始, 至于精神层面的,如价值判断,信仰系统、社会习俗等这些内

11、层的转变却是最难的,也是最深 刻、最缓慢的。所以从时间上看,新队村苗族要改变本民族的价值判断和长期以来存留在 他们脑子里的传统观念还需要很长时间。经济原因的影响。当代社会是一个技术突飞猛进的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物质生活的改善提供了保障,提高 了苗族的生活水平,新队村基本上家家都有电视,一半以上的家庭拥有手机,摩托车等便捷的 交通工具也相继进入村民的家里,还有少数几户人家有农用车和微型车。现代化交通工具和 通讯工具的引入,加强了苗族和外界的联系,其中电视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它不断地将外面 的新观念、新思想引入苗族生活的社区,电视使村民开阔了眼界,使得新的婚姻观和婚配原则 灌输到部分村民中,特别

12、是青年人心中,并逐渐被接受。学校教育和外出打工的影响。新队村迁出原居住地后,生活在经济更为发达的坝区,接受学校教育也变得更便利。村里的 小孩上小学的有 3 人,上初中的有 2 人,还有少部分外出打工、服兵役的年轻人,他们在社区 外面的见闻,打工的经历,成为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改变了以往在苗族社区的封闭状况。 其次,城镇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民族小聚居的格局。族际的互动,不同民族之间的往来为 文化传播创造了条件。在城镇,定期赶集的村民及在校读书的学生,各种各样的人口集中于这 里,这些交流又被带到村庄,使新队村苗族的婚姻文化不断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对异民 族文化的陌生感逐渐消失,为村民接受

13、异民族的文化奠定了基础,进而使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 动摇。国家政策的影响。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新队村迁到现居住地后,在当 地政府的宣传教育和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村民们逐渐放弃了包办婚、近亲婚、早婚等传统婚 俗,特别是近几年来,平田乡政府计划生育办公室和班果村委会联合起来经常派工作队到新队 村进行优生优育的宣传,试图说服村民们接受与异族通婚的观念,从根本上增强本民族的身体 素质,提高人口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的宣传和村民思想的进步,族外婚和优生优育将 会成为大多数村民自愿接受的一种新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族内婚的习俗。奥格本强调, 文化各个部分对已变化部分的调适带动了文化的整体进化。肯 1/2 12 下一页尾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