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44143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澄城县先进经验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澄城县先进经验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澄城县先进经验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澄城县先进经验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澄城县先进经验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澄城县先进经验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澄城县先进经验交流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增强创新意识 深化服务理念 切实做好劳动就业服务工作全市劳动就业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澄城县劳动就业服务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首先感谢大会给我们这次交流提高的机会!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澄城县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的做法作以汇报,与大家探讨交流。澄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下辖 8 镇 6 乡 266 个行政村,总人口 40 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就业形势比较严峻。2009 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劳动就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劳动保障工作精神,围绕扩大就业工作主线,突破就业、创业、培训三个难点,以完善机制服务就业、以全民创业促

2、进就业、以技能培训帮助就业,以就地就近转移扩大就业,超额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构建和谐澄城,实现“三县”建设目标作出了一些成绩。劳动就业的各项工作受到省、市、县各级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市政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的表彰,获得“市农民工创业先进工作单位” 、 “市先进劳动2就业服务局” 、 “全面工作先进集体” 、 “先进党支部”等荣誉。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注重树立创新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帮助就业。一、注重树立创新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帮助就业。面对新时期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注重转变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着力培养创新型就

3、业服务队伍,不断研究掌握群众的就业需求,提高工作创新意识,有效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劳动就业服务工作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实名制档案化管理。09 年6 月份,围绕建设农村劳动力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了详细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情况,增强转移就业和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了农村劳动力的全面调查。从姓名、年龄、文化结构、家庭情况、求职意向等方面造册登记,初步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为培训和转移就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股室人员包联乡镇工作机制和村级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回乡创业服务站的作用,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调查任务。目前,利用我

4、们开发的软件,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电子档录入工作已进入尾声。此次调查共登记农村劳动力 17.2 万人,登记率达 92%,调查覆盖农业人口 25.6 万,调查覆盖率达84%,已输入劳动力资源信息 16.2 万,占全部任务的394.2%。(二)就业培训全面拓宽,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了提高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我们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这篇大文章。坚持“围绕市场选专业,根据专业选课程,选派专人抓管理,保证质量促就业”的培训思路。采取综合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订单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特色培训与基本技能培训相结合等方式,重点实施了“五个一”培训工程,即实施一批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项目、储备一批

5、创业就业培训师资、外联一批职业培训机构、设立一批特色培训科目、建立一批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通过实施这些创新性地具体工作,培训工作呈现出了蓬勃生机,切实解决了部分劳动者就业无技能、创业无水平的实际问题。(三)加快实施创业促就业民生工程。针对全县创业就业形势,我们一是及时成立了创业促就业民生工程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抽调人员,落实责任,具体开展创业促就业工作;二是 4 月份派出专人参加全省创业博览会,搜集、考察并衔接创业项目 38 个,并以各种方式向各类创业人员进行重点推介。并提供创业指导、创业能力培训、创业资金扶持等后续服务,实现以创业拉动就业;三是建立项目管理机制和创业项目库,搭建创业项目信息

6、和政策发布对接平台。搜集筛选投资少、风险小、收益高、见效4快、适合广大创业者投资的创业项目 80 个,成功推荐 56个,09 年新增各类创业实体达 351 个,吸纳各类劳动力1600 人;四是适时聘请经贸、工商等部门资深人士和创业成功人士组成创业指导团,在市场定位、营销策划等方面全方位服务创业;五是用足用活小额贷款优惠政策,全年与省开发银行合作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 172 余户574 万元,回收贷款 172 万元,收贷率达到了 100%,全县共发贴息小额贷款 3200 万元。二、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二、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就业我们不断搭建立体服务平

7、台,拓宽服务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切实推动就业。一是网络服务平台日趋完善。进一步发挥网络平台功能,开通了澄城县劳动就业服务网 ,加上原有的澄城政府网 、 澄城人事人才网 ,不定期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和先进典型,定期发布用工、就业、招聘信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二是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不断健全。经过多方筹备,在全县 266 个行政村成立了村级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回乡创业服务站,达到“机构、经费、工作”三到位,并建立起规范的管理和服务制度,真正实现了就业创业服务网络向全县乡村最广大就业群体的延伸和覆盖;三是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高效运转。县劳动力市场提供免费求职登记、免费就业指导、免费职业介绍等“一站式

8、”就业服务。09 年完成求职登记 2552人次,免费职业介绍 2185 人次,其中农民工 912 人。收5集发布用工信息 310 条。托管下岗失业人员档案总数 600余份,查阅档案 65 份,协助办理退休手续 169 人次;四是现代化人力资源市场即将启动。投资 2200 余万元建筑面积10000 平米的澄城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今年 6 月将投入使用,该市场分为“一站式”服务区、就业服务区、招聘洽谈区、集中培训区等业务区划。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优势,实现就业服务的现代化、网络化、规范化,更好的为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三、强化重点工作提升和延伸,营

9、造良好氛围引导就三、强化重点工作提升和延伸,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就业业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保稳定、保增长、保就业”的工作大局,将创业就业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具体工作中注重提升和延伸重点工作,扩大了工作的影响面,得到了社会各届的充分认可。一是做大职业技能培训文章,加快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有效发挥职业技能鉴定窗口功能,拓宽职业技能鉴定服务项目,逐步使农村劳动力成为有技能、有资质的产业化工人。09 年 9 月份举办了“澄城县农民工职业技能比武大赛” ,涵盖县域各行各业从业人员,比专业,比技能,比素质,发现一批人才,动员一批人才,引进一批人才,重奖一批人才

10、。以此为契机,大力实施人6人技能培训工程,全面掀起学技能比技能的高潮,并逐步建立起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在渭南市首届农民工专项职业技能比武大赛中我县获团体一等奖和特别贡献奖,14名选手 12 人载誉而归,其中 3 人获渭南市农民工技能状元称号;二是延伸就业援助,帮扶弱势群体。举办了以“返乡受援助,温暖再就业”为主题的返乡农民工就业援助服务月活动大型招聘会和创业促就业主题报告会,启动了针对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送岗位、创业送服务、求技送培训”的春风行动,并重点举办了首期农民工“成功素质*职业技能”大型培训活动和大规模的供需见面双向招聘会。培训各类农民工 483 人,发放职业技能毕业证

11、书 460 个,560 余人实现了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小额贷款工作规范运行,信用额度持续增长,贷款金额不断增加,在创业促就业工作上的作用更加凸显。 “3848”人员享受社会补贴政策人数不断增多,享受社保补贴人数达到300 人,是 08 年同期的 227.3%,涉及补贴金额达到138.7 万元;三是示范带动,典型引路,营造氛围。先后通过“创业之星”评选、创业技能大赛、创业成果展览、创业促就业主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并通过与澄城电视台联合开办就业之路专栏,澄城劳动就业服务网等渠道多角度深层次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创业就业情况,形成良好的创业就业氛围。7四、重视就业队伍建设,内强素质服务就业四、重视就业队

12、伍建设,内强素质服务就业一是完善制度促管理。认真执行上班签到制度 、工作任务分解制度 、 办事接待首问负责制 、 请销假制度 、 群众办事首问责任制 、 财务报帐制度 、 车辆派车单制度等,并加强日常督办检查落实力度,有效形成制度化管理的约束机制;二是狠抓学习优队伍。持续抓好每周一、三、五的政治业务学习,并组织各股室信息员参加县委组织的文字信息培训班学习,举办了全系统的提高科学发展观能力培训,同时加强电子办公学习、业务技能学习和廉政教育学习等,通过各种综合学习和培训,不断强化干部职工队伍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学习观念、工作观念,全面提升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突出服务树形象。以惠民政策为桥梁,以

13、亲民便民为宗旨,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原则,搞好“六个服务” ,即主动服务、个服务、贴心服务、诚信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全面打造团结、和谐、创新、务实、奋进的劳动就业队伍。总之,虽然我县劳动就业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担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省市县各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是在借鉴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取得的。2010 年是完成“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之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2010 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8巨,责任依然重大,我们将围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继续实施创业促就业民生工程,不断健全就业机制,完善就业载体,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效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以赴做好劳动就业服务工作,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最后,恳请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对我县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