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问题讲稿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43535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鲜问题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朝鲜问题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朝鲜问题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朝鲜问题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朝鲜问题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朝鲜问题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鲜问题讲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朝鲜问题讲稿朝鲜问题讲稿朝鲜半岛的历史朝鲜半岛的历史朝鲜民族的主源,或者说朝鲜半岛最早的居民是韩和秽。他们的先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居住在朝鲜半岛。韩种族属于南方蒙古人种,居住朝鲜半岛的南部;秽种族属于北方蒙古人种,居住在朝鲜半岛的北部。韩、秽两种族早就人口众多,并创造了灿烂文化。 七十万年前: 朝鲜半岛开始有人类定居。根据传说,前 2333 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后代檀君王俭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 1500 年之后退位成为山神。此传说记载於三国遗事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

2、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 3 世纪末,朝鲜在史籍上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一共经历了 41 代君主,直到公元前 1 世纪才被燕人卫满取代。根据史记,燕国的将军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于公元前 194 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公元前 108 年汉武帝功灭卫

3、氏朝鲜,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公元前 82 年,因为古朝鲜人和当地部族的抵抗,废止临屯和真番两郡。公元前 75 年玄菟郡迁移到辽东。乐浪郡,在朝鲜半岛北部迁移很多次,王莽政权的新朝时乐浪独立,在公元 30 年东汉(后汉)朝廷收复乐浪郡。 在东汉末年,辽东的公孙氏(三国演义中有公孙渊)在乐浪郡南部设带方郡, 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土著韩人建立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倻等小国,并且接受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的加入。 2由于汉朝解体,进入三国及后来的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大战乱而逐渐丧失了对该地区的控制力,于是,在中国东北南

4、部形成了高句丽王国,并逐渐强大,最强盛时曾控制中国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原”汉四郡“地区;与此同时前 1 世纪中叶,辰国也开始解体。其旧领域内出现的新罗、百济开始日渐强盛,公元 4 世纪,朝鲜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朝鲜前三国时期” 。 在公元前后(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 ,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 57 年935 年) 、高句丽(前 37 年668 年) 、百济(前 18 年660 年) 。唐高宗在位时,唐朝大军于公元 660 年联合新罗功灭百济,又于 668 年借道新罗和百济故地.在和新罗南北夹击并下消灭高句丽,并由大将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

5、都护府。由於出现反抗以及当时唐朝还要防御突厥的威胁,676 年唐军从百济故地撤退并将该地转交新罗,新罗最终得以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统治。 10 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 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18 年,后高句丽的弓裔王的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 ,改国号为“高丽” ;和原新罗并称为“朝鲜后三国时期” 。新罗 935 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高丽 993 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 年被迫臣服金国。1231 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80 年元朝为了进攻日本在朝鲜半岛设置征东行省,在高丽首

6、都派遣“达鲁花赤”控制高丽国政,高丽国王只能住在江华岛上。1368 年明朝推翻元朝,1370 年高丽朝贡明朝,1388 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早已决心归附明朝,于是他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发动政变,1392 年废黜国王自立,向明朝遣使称臣,遵照眀眀太祖朱元璋的旨意,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阳,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1618 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军援助明朝,1636 年清军攻占朝鲜,国王投降,改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 1894 年朝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朝鲜朝廷无力镇压,而向清朝求援。1894 年日本进攻驻朝鲜的清军,3挑起了中日甲午战

7、争。1895 年 4 月,清朝战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 ,承认朝鲜是自主之国,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朝廷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朝鲜问题和三八线的由来朝鲜问题和三八线的由来素有“晨谧之邦”之称的朝鲜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人民知书达理,注重孝道,温文尔雅,喜着素净的白衣,被称为“白衣民族”;另一方面,由于境内山峦层叠,仅有 20%的可耕土地,这种地形和人民俭朴的生活使得朝鲜人既不同于中国人,也不同于日本人。他们以其体格健壮、吃苦耐劳而自豪;对于挑战反应激烈,既天性和善又大胆放纵。他们即使身处难以想像的逆境,也能保持幽默感。西方人常常称之为“东方的爱尔兰人”。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人类历史上

8、空前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尾声。 为即将到来的胜利而欢欣鼓舞的各大国并没有忘记朝鲜。1943 年 11 月,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蒋介石委员长在开罗宣言中声明:“轸念遭受奴役的朝鲜人民,前述的三大国(美国、英国、中国)决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朝鲜自由和独立。”1945 年 2 月,德国法西斯即将覆灭的前夕,反法西斯同盟的苏、美、英“三巨头”约瑟夫斯大林、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温斯顿丘吉尔聚集克里木半岛南岸小城雅尔塔,举行会议商谈战后世界大事。事实上,美国人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企图独占朝鲜。1945 年 8 月 6 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掷了原子弹。8 月 8 日,苏联对日宣战。美

9、国没有料到,苏联对日宣战后,对日本关东军发起的进攻进展神速。由契斯季亚科夫上将指挥的苏联第 25 集团军突入朝鲜,对驻朝鲜的日军部队展开进攻,一路上势如破竹。日军的精锐部分早已被抽调到中国、太平洋等各个战场上而损失殆尽,剩下的尽是些老弱残兵,虽有狂热的武士道精神支撑,仍然难敌久经苏德战场考验的苏军装甲雄师。苏军不仅在地面进攻,而且还连续实施登陆作战,很快解放了罗津和清津这两个北方重要港口。4为阻止苏联独占朝鲜,美国的唯一方法,就是尽快在朝鲜划定一条军事分界线,以让美苏分别在朝鲜接受日军投降。经过分析与考虑,美国将这任务交给了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三部协调委员会,而这一组织在短短的 30 分钟内

10、就将分界线划在了北纬 38 度线。就这样,朝鲜被人为地分成了两半,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的命运就在这两个从未去过朝鲜的美国参谋手里改变了。他们仅仅用了 30 分钟的时间,就让南骨肉分离了 50 多年!使美国感到意外的是,一贯善于讨价还价的斯 大林没有对这条线表示异议。于是,一条没有任何政治、军事含义的纬度线竟变成了南、的分界线。分裂朝鲜的三八线就这样定下来了。 战争的硝烟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渐渐散去,朝鲜半岛沉浸在祖国解放的喜悦之中,朝鲜大地上洋溢着喜庆热闹的场面。但是,朝鲜人民欢庆的却是一个在大国政治交易下形成的分裂的国家。当然,他们此时并不理解这条分割祖国的三八线的真正含义。连美国人自己都承

11、认,“这条横穿朝鲜的刻板的纬度线,是任意武断的,有悖于自然的国界”。“事实上,这是一条不顾实际情况臆造出来的分界线。”这条长约 300 公里的分界线斜穿朝鲜。它根本没有考虑政治上的界限、地理上的特点以及水路与陆路贸易需要。38 度线截断了 75 条小溪和 12 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了高高的山脉,穿过 181 条小路、l04 条乡村土路、15 条道际全天候公路、8 条高级公路和 6 条南北铁路线。当时无人知晓,这条线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依旧需要士兵生命的地方,38 度线注定是一条血线。就这样,美国和苏联为了各自的利益将朝鲜以三八线为界,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在三八线以北,苏军崔可夫将军宣布:

12、“朝鲜已成为自由民主国家”,“苏联将在朝鲜一切反日民主政党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帮助朝鲜人民建立自己的民主政府”。在三八线以南,美国占领军司令霍奇将军宣布:美军在朝鲜的政策为“维持现状”。美军进入南朝鲜后,立即解散该地区已经建立起来的人民委员会,复活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机构。1945 年 9 月 19 日,美国5占领军在原日本总督的基础上成立南朝鲜军政府,把日本殖民统治的原有体制和行政机构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朝鲜人民独立的愿望和日益增长的民族情绪,使美国原计划在它的操纵下对朝鲜实行所谓的国际托管已经难以实施。在这种形势下,美国调整政策,决心起用南朝鲜的右派政客,抢在苏联前面建立亲美政权。194

13、8年 5 月 9 日南朝鲜亲美政权成立。北部朝鲜于 1947 年 2 月经过选举正式产生了朝鲜人民会议,并成立以金日成为首的人民委员会。为了粉碎美国在南方制造分裂政权的阴谋,在金日成的倡议下,1948 年 4 月, 56 个政党和社会团体的代表云集平壤召开联席会议,反对南朝鲜进行单独“选举” ,表示绝不承认南朝鲜单独选举的结果,要求撤走外国在朝鲜的驻军。经过积极的准备,进行了最高人民会议的选举,投票者占全部选民的85.2%。1948 年 9 月 2 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平壤开幕,通过了国家宪法,金日成被选为内阁首相、国家元首。9 月 9 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至此,在

14、远东的朝鲜半岛上,同一国家和民族,出现了两个意识形态绝然敌对的政权。两个政府都宣称自己对全国有管辖权。在金日成背后的是苏联,在南朝鲜李承晚背后的是美国和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就这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朝鲜陷入了南北分裂的格局。朝鲜核问题的困扰朝鲜核问题的困扰朝核问题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当时,美国根据 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 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的资料,朝鲜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核技术

15、研究。 60 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基地,培训了大批核技术人才。当时,朝鲜从苏联引进了第一座 800 千瓦核反应堆,使朝鲜核技术研究初具规模。此后,宁边成为朝鲜核工业重地。宁边核设施6位于朝鲜首都 平壤以北约 130 公里处,是朝鲜主要的核研究中心。宁边5 兆瓦核反应堆属于 石墨反应堆,于 1980 年动工,1987 年建成。这种核反应堆的废燃料棒可被用来提取制造核武器的原料钚。美国从 1958 年开始,在朝鲜半岛南部及其临近地区部署了大约2600 件核武器。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主要是短程核导弹、 核炮弹等,其针对朝鲜的目的很 明确。美国还为韩国提供了 核保护伞。尽管

16、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对朝鲜的安全做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似乎都不包括提供核保护伞;而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中国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军,因此,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或者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这种态势导致以下后果。第一,朝鲜在安全上更倾向于发展战略武器能力,而不是依赖与苏联或中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其次,由于当时苏联和中国在安全上给朝鲜的承诺不包括核领域,因此,两国对朝鲜核武器发展政策的影响力也极其有限。1974 年,朝鲜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1985 年 12 月,朝鲜加入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1991 年 9 月 27 日,前任美国总统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宣布,撤除美国部署在世界各地的主要 战术核武器 。1991 年底,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韩国政府宣布韩国不存在任何核武器,表明美国已经完全撤除其部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