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题目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85200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业卫生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业卫生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业卫生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业卫生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题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职业卫生日常工作?1 职业卫生培训各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接触限值,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国家法律法规等2 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监督按工作岗位职业危害情况,发放防尘口罩、半面罩呼吸器、护耳器等个人防护用品,并且监督其佩戴情况,计入月底考核。3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数值的公示。4 现场悬挂警示牌,警示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要做好防护。5 进行应急演练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人员中毒伤害应急演练,提高职工的个人应急处置能力。6 操作室配备急救药品,并随时补充,用于岗位人员出现突发情况。7、“四档”建立情况,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档案、职业健康培训档案。8、按照总厂安排,组织岗位人员进行职业健

2、康查体。应急演练步骤1 发现脱硫区有人员中毒情况:安排职工佩戴空气呼吸器去现场查看,向班长回报人员中毒,班长指示其切断泄漏源;2 立刻安排两名职工佩戴空气呼吸器,抬担架到现场抢救中毒人员,根据风向转移到上风口安全地带;检查是否有呼吸和心跳,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救护人员赶到。3 安排内操向车间领导、值班人员、总厂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向消防队报警,请求消防车和气防车支援。4 安排一名职工携带便携式报警器到现场划定警戒范围,拉警戒绳。疏散现场职工。5 安排一名职工打开消防通道,去路口引领消防车和气防车。6 联系保运人员赶到车间待命,条件具备时进行抢修。7 (现场汇报气防车赶到,人员送走;现场漏点已切出)

3、,安排职工用蒸汽对现场有毒气体进行稀释;浓度低于接触限值时,安排保运人员根据技术人员制定的方案进行抢修。8 安排职工对污染物进行封堵,防止进入雨水明沟和含油污水井。9 演练结束,所有现场人员到操作室集合。10 车间安全管理人员和车间领导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11 填写应急演练记录和打分表;成绩计入月底考核。三、职业卫生培训?1、各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检测情况,接触限值。2、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3、职业病防护法等法律法规等,了解个人应有的权利和义务。4、空气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5、人员中毒应急演练6、现场急救的培训,心肺复苏术等。四、主要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1、化学因素:(1

4、)名称:硫化氢(2)理化特性:无色气体,有臭鸡蛋气味。溶于水。与空气混合可发生爆炸。与浓硝酸或其他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对金属有强腐蚀性。(3)健康危害:属高毒物。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呼吸系统,刺激黏膜。表现为流泪、畏光、眼刺痛、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重者抽搐、呼吸困难。吸入高浓度可立即昏迷,可致猝死。(4) 注意防护: 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最高容许浓许浓度(度(MAC)不超)不超过过 10mg/m 。LDLH 浓度为 430mg/m3,属酸性气体,由于能引起嗅觉疲劳,警示性低。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禁止明火、火花、高热,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

5、备。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5)应急处理: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加强通风,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或眼污染后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 20min;呼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心肺骤停,必须现场行心肺复苏术,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2、粉尘(石油焦尘、煤尘、其它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易引起皮肤瘙痒,呼吸道刺激作用,长时间接触可导致尘肺病,电焊烟尘可导致电焊工尘肺,煤尘可导致煤工尘肺。预防措施:防尘主要措施为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个人防护、设备维护检修、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开展宣传教育。职业禁

6、忌:有严重鼻炎、咽炎、气管炎、哮喘者应脱离粉尘作业。3、物理因素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强噪声除了可导致耳聋外,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神经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每周工作 5d,每天工作 8h,稳态噪声限值为 85dB,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 85 dB,每周工作 5d,每天工作不等于 8h,需计算 8h 的等效声级,限值为85 dB,每周工作不是 5d,需计算 40h 的等效声级

7、,限值为 85 dB.中石化为更好的保护职工听力,按照中国石化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要求,对于每工作日 8 小时 A 计权等效声级大于或等于 80 分分贝贝的的岗位也列为噪声作业。(通俗的说,即国家标准噪声职业接触限值为 85 分分贝贝,而中石化规定,员工接触噪声达到 80 分分贝贝就列就列为为听力保听力保护对护对象)。象)。控制职业噪声危害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控制噪声源;二是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三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带护耳器。使用护耳器是一种既简便又经济的办法。车间监测点噪声值:压机房 95dB,高压泵房 93dB 。4、汽油,安装密闭采样器,申请单滤盒半面罩呼吸器.五、职业病防治

8、法的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于 2011 年 12 月 31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24 次会议通过。1、进一步明确和理顺了相关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监管职责。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将原来规定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修改为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据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2、职业病可申请救助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

9、面的救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措施,使前款规定的职业病病人获得医疗救治。3、诊断机构有权现场调查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特别授予诊断鉴定机构一个权力,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诊断鉴定机构可以进行工作场所调查,也可以由安监部门组织调查。此外,可以根据相关监管部门提供的情况,根据临床表现,包括劳动者的自述,由诊断鉴定机构作出诊断、鉴定结论。在用人单位不提供资料的情况下也可以作出诊断,另外,还需要劳动保障部门对劳动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确认。4、“高危粉尘”写入法条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这比之

10、前审议的修正案草案增加了四个字:“高危粉尘”。尘肺病基本都是高危粉尘所致。据统计,2010 年共报告职业病 27240 例,其中尘肺病占报告职业病的87.4%,而新发尘肺病绝大多数是高危粉尘所致。因此,如果控制了高危粉尘所致职业病,也就基本解决了我国尘肺病高发的问题。职业卫生档案。1、单位概况,简要介绍单位地理位置、生产装置、生产规模、产品产量、副产品等。2、平面布置图,在图上标出单位的方位、道路等信息。3、工艺流程图,绘制主要生产工艺方块图,标出在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分布图。5、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一览表(年度报表)。6、职业卫生隐患及治理情况登记表

11、。7、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8、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9、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统计汇总表等。操作规程。第一条、编制依据为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第二条、名词解释职业危害因素:延迟焦化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噪音、粉尘等职业危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对延迟焦化车间岗位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第三条、适用范围1、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2、本规程适用于延迟焦化车间所属除焦岗

12、位和各工艺岗位。第四条、岗位职业健康防范措施1、所有上岗职工经安全、劳资等部门确认未有岗位职业禁忌疾病者方能上岗工作。2、所有上岗人员必须穿戴劳保防护用品,除焦岗位佩戴防尘口罩,压机巡检操作必须佩戴耳塞等护耳器具。3、定期组织岗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4、岗位人员在进行汽油、干气、液化气采样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站在上风口操作,防止 H2S 气体中毒。5、严禁汽油、液态烃等介质随意排放。5、定期进行人员中毒应急演练,提高职工的现场急救能力。第五条、岗位职业健康应急措施1、发现中毒人员立即向车间值班干部、车间领导报告并向总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地点、受伤原因、受伤位置、出血情况、伤者有无意识等。2、施救者要做好个体防护,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具。3、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洁净地点,解开领口,保持呼吸畅通。4、对呼吸和心跳暂停的中毒者,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现场急救,持续进行急救(决不放弃),直到专业人员到达。八、职业卫生管理的四率和四档。四率:体检率、监测率、合格率和“三同时”审查验收率; 四档: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包括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和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防护用品档案、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