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复习提纲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65341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生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病生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病生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病生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病生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生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生复习提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6病理生理学复习提纲病理生理学复习提纲 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病理生理学重点研究 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健康:是指躯体上、精神上、心理上,社会行为处于良好状态。 3、疾病:机体在病因损害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称致病因素):引起疾病发生的内外因素。两个特征:引 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的特异性。 5、条件: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外因素。 6、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7、脑死亡:全脑(大脑和脑干)功能的永久性、不可逆性丧失。 判断脑死亡的六个标准判断脑死亡的六

2、个标准:呼吸心跳停止、不可逆性深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 固定、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8、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 A、定义、定义:失钠多余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 液量的减少。 B、原因、原因:常见原因是肾内或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理不当所 致。 经肾丢失: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药、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实质性疾病、肾小管酸中毒。肾外丢失:经消化道丢失、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经皮肤丢失。 C、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的影响:(1)、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

3、(2)、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 饮水减少,故机体缺水,但不思饮水,被动饮水(3)、有明显的失水体征(4)、细胞水肿 (5)、尿钠含量减少。 9、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A、定义:、定义: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内外液均减 少。 B、原因:(、原因:(1)、水摄入减少:多见于水源断绝、进食或饮水困难(昏迷、食道疾病病人)。 (2)、水丢失过多:经呼吸道失水,不感性蒸发加强。经皮肤失水,高热、大量出汗、甲亢。 经肾丢失,尿崩症等。经胃肠道丢失,呕吐、腹泻。 C、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的影响:(1)、口渴,主

4、动饮水(2)、细胞外液含量减少,ADH,水,尿 (3)、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细胞脱水(4)、血液浓缩(5)、严重患者昏迷、死亡。10、水肿:过多的等渗性等渗性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 发病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四个原因四个原因:(1)、毛细血管流体压增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蛋白质合成障碍、 丧失过多、分解代谢增强)。(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4)、淋巴回流受阻。 11、心性水肿:低垂部位,脚踝。肾性水肿:眼睑、面部。肝性水肿:腹水。 12、正常血清 K:3.5-5.5mmol/L. 13、低钾血症:血清 K3.5mmol/L. 原因:(1)、钾摄入不足:消化道梗阻,

5、昏迷,神经性厌食症。(2)、钾丢失过多:经消 化道丢失,呕吐,腹泻。经肾丢失,长期大量使用利尿药。经皮肤丢失,大量出汗。(3)、 细胞外钾转入细胞内:碱中毒、过量使用胰岛素、B-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增强、某些毒物中 毒(钡中毒、棉酚)、低钾性周期性麻痹。2 / 6对机体的影响:(1)、肌肉松弛、无力。(2)、心律失常。(3)、肾功能障碍。(4)、 酸碱平衡: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 心肌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改变(先后)。低传余高低传余高 防治:口服见尿补钾。 14、高钾血症:血清 K5.5mmol/L. 原因:(1)、钾摄入过多。(2)、钾排除减少:肾脏排钾减少是高钾血症的最主

6、要的原因。 (3)、细胞内钾转运到细胞外:酸中毒、高血糖合并胰岛素不足、某些药物使用(洋地黄类 药物)、组织分解、缺氧(ATP 不足,Na-K 泵运转障碍,细胞外钾不易进入细胞内)、高 钾性周期性麻痹、假性高钾血症。 对机体的影响:一、对神经-肌肉的影响(1)、急性轻度高钾血症:感觉异常,刺痛。(2)、 急性重度高钾血症:肌肉软弱无力、弛缓性麻痹。二、对心肌的影响: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极 强,可发生致命性心室颤动和心脏骤停。 三、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 心肌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 防治:葡萄糖和胰岛素静脉输入促使糖原合成。 15、缺氧:由于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时,所引起的组织代谢

7、功能、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 一种病理过程。 16、常用血氧指标:(1)、血氧分压:PA:100mmHg,PV:40mmHg.(2)、血氧容量:标态下, 100mL 血液中 Hb 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反映血液携氧能力的强弱。影响因素:Hb 的质和量。 (3)、血氧含量:100mL 血液的实际携氧量。Ca:19ml/dl.Cv:14ml/dl.影响因素:氧分压和 氧容量。(4)、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饱和度:Hb 和氧结合的百分数。影响因素:氧分压。 17、乏氧性缺氧(低张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 原因:外环境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流入动脉血。 血氧

8、变化特征:血氧分压降低 18、血液性缺氧(等张性缺氧):Hb 的质或量改变,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而引起的缺氧。 原因:贫血、CO 中毒(樱桃红色)、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咖啡色)。 血氧变化特征:血氧含量下降。 19、循环性缺氧(低动力性缺氧):因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 原因:(1)、全身循环障碍:休克、心力衰竭。(2)、局部循环障碍:血管栓塞、动脉狭 窄或阻塞。 血氧变化特征: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上升。 20、组织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而引起的缺氧。 原因:组织中毒、维生素缺乏、线粒体损伤。 血氧变化特征: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下降。 患者皮肤呈红色或玫瑰红色。 21、细胞膜是细胞缺氧最早

9、发生损伤的部分。 22、发热: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POAH)的调定点上移而 引起体温升高的一种病理过程。 23、被动性体温升高称为过热。原因:(1)、体温调节障碍,如体温调节中枢损伤。(2)、 散热障碍,皮肤鱼鳞病、中暑。(3)、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甲亢。 24、发热激活物:能激活机体内产致热源细胞产生和释放内源性致热源的物质。 25、内生致热源:产 EP 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种类: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 26、发热的时相3 / 6(1)、体温上升

10、期 发热开始,正调节占优势。此时,原来正常体温变成了“冷刺激”,中 枢对冷信息起反应,发出指令经交感神经到达散热中枢,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减少,皮肤温 度降低,散热减少。同时指令到达产热器官,引起寒战和物质代谢加强,产热随而增加。 表现:自觉发冷,寒战、“鸡皮”现象。 (2)、高温持续期(高峰期) 体温升高到新水平时,便不再上升,而是在这个新调定点相 适应的水平上波动。 表现:自觉发热、皮肤发红,口齿干燥。 (3)、体温下降期(退热期)经历高峰期后,由于激活物、EP 及发热介质的消失,体温调 节中枢的调节点返回正常水平。 表现:出汗、皮肤潮湿。 27、物质代谢的改变: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消

11、耗都增加。 28、生理功能改变:(1)、心律升高(2)、呼吸加深加快(3)、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 动减慢(4)、轻度发热,头痛、头晕。高热,烦躁、谵语、惊厥、出抽搐、昏迷。 29、休克:各种原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灌流障碍,引起重要生命器官血液灌流 不足,从而导致组织细胞功能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病理过程。 30、休克的原因:失血与失液、烧伤、呈创伤、感染、过敏、神经刺激、心脏和大血管病变。31、休克的发展过程 (一)、休克代偿期(休克早期) 1、 微血管收缩(微 A、后微 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 缩大于微 V 收缩。毛细血管网开放数量大量减少。2、组织灌流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3

12、、机理: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1)、交感 N 兴奋,释放儿茶酚胺。(2)、 肾血流量减少肾素分泌增多血管紧张素增加。(3)、ADH 分泌增多。4、代偿意义:血 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自身输血、自身输液。 5、临床表现:脉搏细速、但血压不下降。尿量减少。脸色苍白、四肢冰冷。出汗。烦躁不安。6、组织缺血、缺氧,酸中毒。 (二)、可逆性失代偿期(休克期)1、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血液淤积。2、 组织灌流特点:多灌少流、灌大于流。3、机制:由于长期处于缺血、缺氧,酸中毒的环境中 导致:(1)、微血管对儿茶酚胺敏感性降低。(2)、扩血管物质的释放:组胺、激

13、肽。 (3)、内毒素作用。4、损伤:(1)、自身输血停止,血液大量淤积。(2)、自身输液停 止,组织液生成增加,血液浓缩。(3)、血压进行性下降,心、脑缺血。(4)、缺血、缺 氧,酸中毒加重,水肿。5、临床表现:少尿、无尿。血压下降。神志淡漠、昏迷。皮肤紫绀, 出现花纹。 (三)、休克难治期(休克晚期)1、微血管反应性显著降低,呈麻痹扩张。血细胞黏附和聚 集加重,呈现“淤泥状”。大量微血栓形成,淤血加重,形成 DIC。2、组织灌流特点:不灌 不流。3、意义:休克期的影响更严重,器官功能急性衰竭,休克转入不可逆。 32、肾功能变化,先是功能性损伤,再是器质性损伤。 33、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4、):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 促凝物质入血,使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大量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 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 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34、DIC 引起的出血的机制:(1)、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在 DIC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使凝血过程障碍,导致出血。(2)、纤溶系统激活:血液中 FXII 激活为 FXIIa 时,可激活激肽系统,产生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可激活纤溶系统。纤4 / 6溶系统激活是导致 DIC 出血的重要机制。(3)

15、、FDP 的形成:纤溶亢进大量形成 FDP,具有 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抗凝血酶、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增加微血管通透性的作用,促进出血。35、DIC 的发生机制:DIC 的发生始于凝血系统的被激活,各种病因可通过下述机制导致 DIC.(1)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系统,引起 DIC。(2)血管内皮 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释放 TF,启动凝血系统,使促凝作用 增强。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降低。(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血小板 的激活、黏附、聚集在止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引起 DIC 的发生。(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36、DIC 的分期:高凝

16、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37、心力衰竭: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不能满 足机体代谢需要。 38、心功能不全: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但出于完全代偿直至代偿失去的整个过 程。 39、心肌能量代谢障碍:(1)、能量生成障碍。心肌缺血减少了心肌的供血供氧,引起心肌 能量生成障碍。(2)、能量储备减少。心肌肥大,导致产能减少而耗能增加。(3)、能量 利用障碍。过度肥大的心肌,其肌球蛋白的头部 ATP 酶活性下降,原因是 V1 型转变为 V3 型。40、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任何影响心肌对 Ca 离子转运和分布的因素都会影响钙稳态, 导致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1)肌浆网钙转运功能障碍。心衰时,肌浆网 Ca 摄取和释放 能力明显降低,导致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2)胞外 Ca 离子内流障碍。Ca 离子内流在 心肌收缩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不但可以直接升高胞内 Ca 离子浓度,更主要的是触发肌浆网释 放 Ca 离子。(3)肌钙蛋白与 Ca 离子结合障碍。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点是 Ca 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