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2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64364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2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管理心理学2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管理心理学2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管理心理学2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管理心理学2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2(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理 论依据之一,首先必须了解和 掌握有关人的心理过程、心理 特征及其规律性。心理现象是 人脑的机能,从脑的反映机制来 说,人是自然实体,心理现象 又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因此从 反映的现实内容来说,人又是 社会实体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属性,又是社 会科学属性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研究心理现象,心理 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 心理学 心理现象个性心理心理过程: 一是认识过程,感觉 ,知觉 ,记忆,思维 ,想象等 二是情感过程,人对现实态度 体验,情绪,情感,情操 三是意志过程,人在改造现实 时不怕困难,去完成任务,人 理智,坚强 ,个性心理:个性

2、心理特征和个 倾向, 个性倾向是指需要,动机,兴 趣,理想 ,信念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 能力,气 质,性格 ,等 感觉和知觉是简单的初级的认识 过程,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 识过程 ,思维属于认识的高级 阶段,它和语言密切相联系,是 人所特有的认识活动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表现 出一定态度、体验 ,如满意, 喜欢 ,厌倦,愤怒等 ,这种 主观的心理体验属于情感过程 , 人在与周围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时 ,为对客观事物 进行处理和改 造而想办法,制订计划,采取措 施 ,克服困难,这种为努力实 现某种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叫 意志过程 。一、社会知觉 知觉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和心理过程, 是大脑运

3、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心理上知 觉的 确切涵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种 意义上的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对现实的 客体的直接反映,但是知觉和感觉反映的 内容是有区别的,感觉是对客体的形状、 声音、着色气味等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 觉是比感觉高级的反映形式, 感觉、知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是感性 认识的阶段 对事物个别性的反应认识是感觉,是 认识过程的开端 在感觉的基础上,人们对事物的个别属性 加以综合分析 ,形成知觉,对事物有了 较完整的形象 , 对客观整体的反应是知觉,知觉是与思维 联系起来,有主观成份, 知觉的基本特征: 1选择性: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 的,在一定

4、时间和环境中人们对 客观事物往往不是全面 吸收, 受个人倾向影响“各取所需”如由 于 各人的背景,兴趣,经验, 不同而造成 2理解性:人们往往用自己的知 识 ,经验和需要来理解事物, 由于知识,经验和需要的不同, 会造成对客观事物不同的印象 3恒常性:客观事物特性不管条 件,环境发生变化 ,但仍有这 样的知觉 知觉大致可以分为:对自然世界的知 觉和对社会的知觉,组织行为学特别 注意对社会的知觉,因为这种知觉跟 人的行为联系更为密切,社会知觉: 个人对个人知觉,个人对群体的知觉 ,群体对个人的知觉,群体对群体的 知觉,社会知觉理解为对社会对象 的知觉,也是对人的知觉,而对人的 知觉就是对他人的知

5、觉,对人际关系 的知觉,以人的交际行为作为研究对 象 ,对自我知觉,对自己心理状况 知觉,发解自己,角色知觉,担任什 么角龟,与他人是什么样关系,因果 关系知觉,归因,社会知觉的偏差 第一印象,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 风面留下来的印象,有了第一印 象 ,影响以后的人际交往,因 此,对一个人的评价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第一印象,大学生毕业面 试中前5分钟的印象是最重要的, 因为受知觉的恒常性的影响,先 入为主,值得提是,不要扩大面 试的第一印象, 晕轮效应, Halo Effect 也称光环效应 ,实质是在信息不齐备的基础上建立的 对别人的印象,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 质,对此感兴趣,敬佩,或反感 ,就

6、看不到其他的品质,做出全面的评价, 如看到一个人穿着整齐清洁,就认为他 做事细心,有条理,甚至负责任,另外 由于知觉的整体性的影响,个人的性格 ,热情的人,亲切,乐于帮助人,冷淡 的人,以点概面,晕轮效应有三个特性 :遮掩性,弥散性,定势性, 心理定势 :按固定的思路去考 虑问题的现象 ,认知类的定势 ,情绪上的定势 ,心理定势有 消极因素,容易从主观出发,并 加以别人头上,受知觉的理解性 的影响 刻板印象 ,社会上对于某一类 事物,某一类人容易有一个固定 的印象,分类,然后根据 分类 再来认识人,在国籍上的刻板印 象特别突出,年龄上,性别上。 青年人敢于敢想 ,没有经验, 嘴上没有毛,办事不

7、牢,只要是 年轻人,必然也是这样。 偏见效应:指从某种错误的观念 出发,纯主观地做出对人的判断 的一种现象,如:某大学实验室 失窃,系主任过滤了有关人员, 他认为教授品德高尚,青年老师 尚没有结婚,经济上没有多大的 困难,女同志爱面子,可以排除 ,因此把重点放在了男的实验员 和男的工人身上,事实上系青年 老师所为, 成见在日常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 ,很多实验研究也证明了在知觉 过程中成见的存在及其对知觉影 响, 例如,一组研究人员要求 100名普林斯顿的学生罗列出84 种最符合于10个种族群体的特征 ,然后让这些学生把这些特征分 配给这10个种族 ,这项研究的结 果表明,美国人被认为是重实利 的

8、,德国人被认为是很发 奋的,英国人被认为是很 保守的,中国人被认为最 忠于家庭关系的 管理者要善于运用积极的刻板印 象 ,消除消极的刻板印象 ,二,归因理论 行为动机是什么?行为的目的是什 么?对他人产生行为结果 的原 因知觉和推测,是非常普遍的社 会现象,海德认为:我们每个人 都是心理学家,因为我们都是无 时无地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 归因,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观 内部原因,客观原因外部原 因,前者是个人倾向归因,后 者是 情境归因, 韦纳认为:成败有四个因素影 响制约,韦纳认为:成败有四个因素影响 制约, 稳定性 内在因 素 外在因 素 稳定 能力工作的 难度 不稳定 努力运气或 机遇 能力

9、和工作难度是稳定的,而努 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人们对成 功和失败的归因,对以后的工作 积极性影响很大,韦纳后来应用 到教育上,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 把成功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原因 是十分重要的,作为领导者对于 下属失败归因于内在不稳定因素 而不能归因于内在的稳定因素, 不能说因为下属的能力不够。 不同归因倾向所带来的影响 归因因素 分类 成功失败 内 外 因 素稳 定 性 内在因素:: 能力、努力 使人感到满 意、自豪使人产生内 疚和无助感 外在因素:难 度、机遇 使人产生惊 奇和感激的 心理 使人产生气 愤和敌意 稳定因素:能 力、工作的难 度 有助于提高 以后的工作 积极性 会降低以后 的

10、工作积极 性 不稳定因素: :努力、运气 以后的工作 积极性可能 提高或降低 可能提高以 后的工作积 极性 关于机遇,这里必须说明一下,有时确实机遇对 一个人的成功起到了作用,例如:有一位商人, 子承父业,做起了珠宝生意,由于缺乏对此行业 的明察秋毫,没过几年把 父亲的商场赔光,后 来做过服装生意,开钣店,钟表生意,但都没有 成功,这时52岁,25年的宝贵的年华被 失败 占 満,他也相信自己毫无经商的才能,所有的钱仅 仅能够卖一块墓 地,在离城5 公里远,连穷人都 不愿意要的,后来由于城市规划 建高速公路 , 地价就很高 ,增长了100多倍,他 换了一块有 升值潜力的土地。仅仅过了5 年,成了

11、全城最大 的房地产业主 ,一个小小的机遇,可以改变一 个人的命运,有很多的时候,机遇就在生命的前 方,等待着你, 关键你要耐心地等待。 有的事情看起来与运气无关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二个年青人伟和磊。一 没有学历二没有专长,所以他们像个无头苍 蝇一样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乱撞了一个多月, 也没有找到工作,正当他们走投无路时,发 生了一件意外的事。那天伟和磊在为寻求工 作而奔忙,正走在大街上突然一辆飞驰而过 的汽车将正走在大街上的上了年纪的老人撞 倒在地,汽车一溜烟地开走了,而老人却昏 迷在地,“这年头,做好事,搞不好还反而 被当作坏人,还是等交警来处理吧”老人的 周围一下子围了许多的人,人群议论纷纷,

12、 却没有人伸手去救老人,伟对磊说“走吧我 们还得赶到招聘的公司呢, 晚了说不定又 没有戏了”,磊却说“我们还是先救人要紧, 再拖一会老人的命可能保不住了”,说着就 去扶老人,“眼看吃不了钣,你还多管闲事 ,你去救人好了,我去招聘先自救,”说着 便丢下了磊就走了,而磊却背起了老人上医 院。 这个例子就是要告诉人们,要有一种好的 习惯,就是要善于帮助人的习惯。人身上 就是有一种特殊的东西,可以让人们窥见 其未来,这东西就是习惯,人们常常说习 惯造就人。决定 一个人的命运,习惯的 力量起来是很微弱的,弱如一段绳、一滴 水,让人感受不到它的力量,但是绳锯木 断、水滴石穿,习惯的力量就存在于类似 绳和水

13、滴这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重复 之中,等你感觉它确实存在时已经大得足 以撼动山岳了,这时候你想改变它没有公 移山的精神,一切努力恐怕只是徒劳而已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一旦习惯形 成,它将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我独一无二 的主宰。 习惯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它是人在 生活中慢慢培养起来的,与一个人的 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文化层次、知 识结构等关系甚为密切。有一句名言 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相同的道理,有100个人就有100种 习惯。甚至更多。这些不同的习惯反 过来又影响着拥有它的人,按照其对 人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习惯和坏习 惯。前者造就人,后者即使不会损人 ,至少也是成为绊脚石

14、。成功的事业 和人生其实是好习惯延续的必然结果 ,而失败的事业和人生则是坏习惯导 致的恶果。当然我们要做习惯的主人 ,而不是做习惯的奴隶, 归因失败的原因 一是无形的偏见导致归因失败, 二是归因依据错误 三是思维定势 凭经验形成思维 定势,固定的思维方式 四是拟人化和宿命论,用迷信思 想归因 谈到努力我要多说几句,李喜诚公开成功的 秘笈 白手起家的香港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 嘉诚公开了自己成功的秘笈3Q方案:无 论面对顺境,亦要善于用智商(IQ)、情绪 商数(EQ)及心灵商数(SQ)去解决问题 ,他认为自己的成功之道除了他一直的好学 不倦,要吸收多方面的知识装备自己之外, 更提出了3Q的概念,强调

15、港人要从经济的低 谷中再站起来,就必须具备智商、情商、心 灵智商,三者都同样的重要,人生是一个很 复杂的、很大的、又经常变化的课题,我们 要用分析、运算、逻辑等理性智商解决问题 ,用理解力同自我控制情绪商数去面对问题 ,用追求卓越、价值同激发自强的心灵商数 去超越问题。三、个性心理特征 领导者二大任务:决策。用人,要做到正 确用人,就要把握人的个性特征气质, 性格,能力是稳定的心理特征 个性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 质。而人的个性是指一个人自身上的经常 地、稳定 地表现出来 的心理特点的总 和,孔子把人的个性划分为五种类型,唐 人、土人、君子、贤人、圣人。现代心理 学家认为,个性是指人

16、的心理牲和品质的 总和,个性的内部心理特征和品质是指人 的性格、气质、能力素质和动机等 也是 指一个人的性格、能力、兴趣、气质等心 理状态的总和 这个定义有三个特点: 第一具有独特性,正如一棵树上没有两片 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没有两个 完全 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 同的能力、气质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 性格和爱好,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差 异, 第二具有综合性, 即所有的综合 , 它不仅包括一个人在能力与兴趣方面的 特点,而且 还包括一个人在气质与爱 好方面及性格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具有稳定性,这里讲的个性是在一 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东 西,如性急的人自己急,要求别人也急 ,一件事急,要求别的事也快,经常地 在各个方面都急,才称之为性急的人。 这就叫稳定性, 气质。与生俱来,不以活动内容和目的 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