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人教版-声现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63110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复习-人教版-声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人教版-声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人教版-声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人教版-声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人教版-声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复习-人教版-声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复习-人教版-声现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基础教材基础 高效复习高效复习第1讲 声现象目标锁定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有什么规律.2.知道声音的三个要素,能区别音调与响度.3.了解噪声的危害及防止噪声的方法.4.了解声的利用.命题预测声现象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但难度不大,分值一般为24分,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及应用,防止噪声的方法.噪声污染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中考中多有体现,宜引起重视.预测2011年的中考仍会以上述考点为主,可能会增加人们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认识及利用.自主学习导航考点1 声音的产

2、生及传播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声, 停止,发声也停止.2.振动一定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会听到,人 听到声音的振动频率范围是 Hz Hz.3.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 ,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 为 ,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传播.(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 次之, 最慢. 振动振动振动2020000介质波气体介质液体固体(3)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m/s.(4) 不能传声.4.回声现象(1)回声是指声源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 改变 ,又反向传播回声源处的现

3、象.(2)人耳若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两个声音的最小时间间隔为0.1s,因此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 m(假如空气的温度为15).(3)如果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不到0.1s,人耳就不能区别回声与原声,人会感觉自己的声音特别洪亮.340真空传播方向17考点2 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指声音的 、 和 .2.音调指声音的 ,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 ,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音色指声音的 ,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 .友情提示:音调和响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要注意区别“高低”和“强弱”的不同,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例如“男低音放声歌唱,女高音低声

4、伴唱”时,男低音音调低,但响度大,女高音音调高,但响度小.音调响度音色高低频率大小振幅特色音色考点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定义:从物理角度讲物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 声音叫噪声.从环保角度讲,凡是 人们正 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人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3.控制噪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防止噪 在 处减弱.例如,给机器加橡皮垫、给噪声源安装消声器等.(2)阻断噪声的 在传播 上减弱.例如,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墙或植树造林等.(3)防止噪声进入 在 处减弱.例如,可以戴上防噪声耳塞,或者在耳孔中塞一小 团棉花.不

5、规则 影响 干扰分贝(dB)产生声源传播路径人耳人耳考点4 声的利用1.分类:声分为可听声与不可听声,其中频率低于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 Hz的叫做超声波.2.利用:声可以传递 ,也可以传递 .B超诊断疾病说明了声可以传递 ,利用超声波去污说明了声可以传递 .2020000信息能量信息能量典例分类解析考点1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例1】(2010荆门)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 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 会听到

6、两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思路分析:雷声是由空气传播的,所以A对;由于水能传声,所 以人的说话声会惊动水中的鱼,所以B对;由于声音在固体中传 播速度比气体中要快,所以当在一端敲击铁管时,另一端会听 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铁管传播的,第二次听到 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所以C错;真空由于没有传播声音的介 质,所以不能传声,所以D对. 答案:C考点2 声音的特性 【例2】(2010烟台)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 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 节琴弦发声时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

7、.音色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理解.音调指声 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一般来说,要改 变物体振动的频率,可改变物体的粗细、长短、松紧等, 当琴弦张紧时,用相同的力拨动振动加快,所以音调变高 ,因此应选C.答案:C 题后反思:判定是改变音调还是响度,要看是改变了物体 振动的快慢(频率)还是大小(振幅),改变频率常用改变发 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来实现,改变振幅常通过改变 用力的大小来实现.做题时要注重找这些关键词.【例3】(2010武汉)图1-1中,施工人员正在为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防

8、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图1-1考点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思路分析:汽车发出的噪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封闭的隔音屏,有一部分会反射回来,这样传入人耳的噪音响度会变小,从而减弱噪声污染.答案:B【例4】(2010鸡西)图1-2 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 量的是 ( )考点4 声的利用思路分析:声可传递信息和能量.利用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反射现 象可探知海洋的深度、到障碍 物的距离、机械内部有无损伤等,这些都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B图中当敲击瓶底时,火焰摇动说明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对火焰产 生了力的作用,因此声可传递能量. 答案:B 图1-2考点随堂渗透考点

9、1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1.(2010芜湖)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 音调放低些解析: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答案:B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B.“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解析:B中的高指响度大,C中的声音频率只有在20Hz 20000Hz人才能听到,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所以D不对.答

10、案:A3.(2010常州)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 .答案:真空不能传声.4.(2010成都)关于图1-3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考点2 声音的特性解析:真空铃实验说明了真空不能传声,气体可以传声.答案:A图1-35.(2010黄冈)“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 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

11、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解析:高、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答案:B6.(2010盐城)如图1-4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解析:纸片振动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答案:

12、A图1-47.(2010南昌)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图1-5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 编钟 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振动 音色图1-58.如图1-6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 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 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 ,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解析: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刻度尺伸出桌面越长,频率越慢振动音调图1-69.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图1-7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解析: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A考点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图1-710.如图1-8所示,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说法均不对答案:B图1-812.(2010莱芜)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 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