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组织形式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6304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的组织形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活动的组织形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活动的组织形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活动的组织形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活动的组织形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活动的组织形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的组织形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动的组织形式 浅谈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教研活动在中学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教研活动是最有效的研究形式。普通中学可以通过学校、教研组、备研组进行教研活动,形成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网络。在这样的教研环境中,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可以全面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研究教材,并且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促进教学,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教研活动的兴衰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结合我校的实际,浅谈一下教研活动的开展形式。一、听课、评课式;听课、评课式教研活动是传统的教研活动形式。通过听课、评课活动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

2、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讲课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准备,对讲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研究,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评课时,讲课教师要认真介绍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方法及自己的体会。评课教师要实事求是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针对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通过大家的协调,最后集体研究确定这一节课的整体的教学设计。听、评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切忌走过场,不注重实效,尤其是不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同时,教师要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学校、教研组、备研组都适宜开展此项教研活动。二、教法研讨式;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展示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教研活动中,可以就教学方法进行研讨,教师之间互通有无,达到资源优

3、化,形成最优的教法集成。教法研讨,既可以宏观进行,也可以微观进行。宏观上,可以就某一学科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如何把握运用,进行研究。微观上可以就针对某一课或某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方法研究,这样针对性更强。教学研讨前要做好安排,安排一名或几名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主讲,其他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完善,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教法研讨式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准备必需充分,要有针对性。教法研讨式教研活动,比较适用于教研组、备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三、说课式;说课可以作为一种教研活动形式,一方面锻炼教师的表达能力,一方面完善教学设计,最终形成教学设计的最优化。在说课前要布置好任务,做好总体安排,准备

4、好说课材料。说课材料环节要齐全,有典型性、有科学性。说课过程中,说课人讲完后,其他参与教师要对说课材料进行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说课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说课环节必须齐全,要有整理补充、完善的过程。这种教研活动适用于教研组、备研组开展教研活动。四、学情分析式;教研活动在各校一般都是分组进行的,各组一般情况都是相同学科。各组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坐下来分析一下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纪律情况等。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学情分析的教研活动,活动前要明确分析的任务,分析哪类、哪个班或哪个年级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师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

5、调查,了解其具体情况。开展教研活动时,大家积极发言,提出自己所了解的情况,阐述自己的看法。最终,针对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学情分析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这种教研活动,比较适用于有班主任参加的备研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五、试题评选式;试题的质量如何,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合格的普通高中教师必须自己会编写原创新题,并形成整套试卷。通过出题,既促使教师不断研究学习,又可以使之对教材、大纲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有所提高。试题评选式教研活动,要先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的,提出出题要求,包括题型、题量、分值等,最好与高考的标准一致。此项教研活动适合安排在高考之前,

6、出完试题之后,由教务处统一保管。高考之后,拿出该试卷与高考试卷进行比对,从而分析,比较出题水平。这种教研活动因教师水平不尽相同,不能求全责备,要发现闪光点,每学期都坚持,不断地在点滴中促进、提高。这种教研活动适用于学校的整体教研活动。六、教材过关式;“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自己这一桶水成为流动之水,常新之水。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知识,首先自已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对教材掌握的如何,关系到教学效果。学校可以利用教研活动,对教师掌握教材的实际情况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查,以促使教师熟练掌握教材。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对出题的类型、解答的方法有

7、深入的理解。教材过关,要事先通知教师做好准备,试题选择要有针对性,难度要适中。这样的教研活动次数不宜过多,每个学期一两次即可。这种教研活动较适合校级教研活动。七、教学比武式;教学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要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教学比武是最好的相互学习方式,因为,参与教师在比武的过程中都会准备一节最优秀的课,展示自己最好的教学水平。教学比武活动中要注意的是,活动之前必须做好布置工作,结束之后必须有总结分析,真正达到比武目的。教学比武式适用于学校和教研组教研活动。八、经验交流式;经验交流式的教研活动,在高中教学活动中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这种教研活动要达到教师相互交流

8、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的目的。经验交流式教研活动,在活动前要确定交流的主题,明确负责人,确定参加人员、地点、时间等。负责经验交流的主讲人,课下要认真准备,其它参与人员也要准备资料。在经验交流时,安排人员都要参加,主讲人做为主发言人,其他参与人员也要就议题踊跃发言,积极讨论,通过交流,最终形成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经验模式。经验交流式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要有布置,有准备,各位教师有豁达的胸怀,畅所欲言,无所保留。经验交流式教研活动适用于学校、教研组、备研组三级教研活动。根据校情的不同,采取的教研活动形式也就不同。各校可以就本校的实际,做到因校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真正做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教研相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