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单元提升课(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59849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单元提升课(一) 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单元提升课(一) 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单元提升课(一) 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单元提升课(一) 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单元提升课(一) 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单元提升课(一)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单元提升课(一) (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创新设计单元提升课(一)2创新设计3创新设计视角1 文明传承汉承秦制【主题阐释】 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有两个方面的特质:一个是继承自己的传统;一个是吸收别人的经验。文明传承不是单纯的继承,而是有分析的继承,即用扬弃的态度。“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主要讲的是文化传承;“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主要讲的是思想创新。4创新设计【考题例证1】 (2016课标全国,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

2、制度解析 汉汉初实实行“无为为而治”,并不是崇尚儒家,故A项错误项错误 ;“萧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书”使得汉汉朝能够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汉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础上继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B项项正确;根据“文书书之力也”可知充分发挥发挥 了文书书功能,故C项错误项错误 ;秦朝的典章制度并非都适用于汉汉初,官吏仅仅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并不能实现对实现对 全国的统统治,故D项错误项错误 。答案 B5创新设计视角2 历史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知识点拨】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始终伴随着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君主通过调整中央机构与地方管

3、理体制、监察中央与地方官吏、改革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及加强思想控制等方式,导致了两大演变趋势: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丞相;中央的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6创新设计【考题例证2】 (2014课标全国,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 题题干材料并未涉及宗教,故A项错误项错误 ;统统治者举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在于神化皇权权,巩固统

4、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员、百姓则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统治者借助了人伦伦秩序来巩固其统统治,故B项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汉以前就已出现现,故C项错误项错误 ;题题干主旨在于通过过祭天活动动来巩固政治统统治,而不是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项错误 。答案 B7创新设计视角3 主流思潮公平公正【主题阐释】 追求公平、公正是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当前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的需求。高考重视对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特别是科举制的命题考查,主要从科举制的特点、演变及影响角度,理解认识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综合认识古代选官用人制度对今天完善现代公务员考

5、试制度的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8创新设计【考题例证3】 (2016江苏单科,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解析 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说明采用密封考试试形式,有利于考试试的公平公正性,故A项项正确;材料主要提及科举举考试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故B项错误项错误 ;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贵进 士科”是对进对进 士科的重视视,不是尊贵贵,故

6、C项错误项错误 ;材料主要提及科举举考试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涉及录录取人数的变变化,故D项错误项错误 。答案 A9创新设计视角4 社会热点聚焦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主题阐释】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新形势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10创新设计【考题例证4】 (2015课标全国,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

7、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11创新设计解析 从材料可知汉汉宣帝强调调的是天子与称职职郡守能维护维护 天下稳稳定,后被历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现出中央和地方权权力关系的变变化,故B项错误项错误 ;“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维护 官吏清廉的观观念,而不是采用汉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项错误 ;D项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项错误 。答案 A12创

8、新设计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点分封制郡县县制行省制度背景周为为防止商代遗遗族叛乱,加强对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统统治,周天子因循前代,广建封国秦始皇统统一中国后,为为打破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巩固国家的统统一,全面推行郡县县制为为加强中央对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权,确立了行省制度盛行的时时代萌芽于夏,盛行于西周,春秋时时期名存实实亡,战战国时时期逐步被郡县县制取代春秋后期开始出现现。战战国时时期,郡县县制在各诸诸侯国普遍推行。秦统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县制度。此后,各朝一直沿用郡县县制,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变变化元朝行中书书省简简称“行省”或“省”。明代将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改为为承宣布政

9、使司,但作为为行政区划,与元朝的行省并无本质质上的不同。清初沿袭袭明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通行的省级级行政区划13创新设计和中央政府的关系国君将田邑赐给赐给 宗室臣属作为为俸禄,被分封的诸诸侯权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袭,即实实行世袭袭制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一切由中央统统管,郡守和县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可以随时时撤换换和调动调动 ,实实行任免制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对中书书省负责负责 。行省制度作为为一种军军、政、司合一的地方行政制度,其长长官在中书书省的直接领导领导 下有相对对独立的行政、军军政和司法权权下辖辖等级级或机构是一种分级级立宗制,按照血缘缘关系的亲亲疏,形成

10、了“周天子诸诸侯卿大夫士”这样这样 的宗法等级级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下辖辖若干县县,县级县级 行政机构由县县令主持政务务。县县以下是乡乡、里等基层层行政机构行省下辖辖路、府、州、县县四级级行政机构,远远离行省中心的地区设设置宣抚抚司、巡检检司等机构,以武臣为为之,属州县县指挥挥。如元朝设设置了澎湖巡检检司,负责负责 管辖辖澎湖和台湾作用和影响使周朝的势势力扩扩大到边远边远地区,地域空前扩扩大。但后来诸诸侯国之间间出现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势,使周天子的权权威逐渐渐削弱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经济发 展,有力地维护维护 了国家的统统一。郡县县制的实实行标标志着中国古

11、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发生了划时时代的变变革适应应了元政府管理空前辽阔辽阔 疆域的需要。使专专制主义义中央集权权制度进进一步发发展。行省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项重大变变革,对对后世影响深远远14创新设计1.梁启超论“周朝的革命”我想中国历历史上有意义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解读】 周代以前的历历史是没有民族的历历史,只有部族的兴兴替。西周建立后实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建立了统统一的政治,进进而形成了文化的统统一、精神的统统一。一切地域性的东东西都汇汇入民族文化的洪流中。因此,周初的革命,其意义绝义绝

12、不仅仅限于一个王朝、一种制度的建立,而在于它诞诞生了一个统统一的人类类文明,即所谓谓中原文明。以后的中国历历史,从本质质上说说,只是这这个统统一文明实实体的生长变长变 化的历历程。15创新设计2.废分封,行郡县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为之郡邑,废废侯卫卫而为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图,都六合之上游,摄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为得也。不数载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货贿 时则时则 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解读】 秦统统一后废废除分封制,实实行郡县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对地方的控

13、制,巩固了国家的统统一,也反映了贵贵族政治和官僚政治的演变趋势变趋势 。而秦的灭灭亡是由暴政引起的,不是郡县县制的错误错误 。因此,柳宗元认为认为 :“郡县县制取代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权,是历历史的进进步。”16创新设计3.论科举制它是一个由学者组组成的统统治集团团即文人学士集团团。一方面,这这一制度为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这一制度扼杀杀了创创造力,培育了顺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对孤立在东亚东亚 ,它就会继续继续 提供稳稳定性和连续连续 性。但是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入侵,它转转而起了阻止中国人作出有效的调调整和反应应的作用。1905年,它最

14、终终被废废除。斯塔夫里阿诺斯【解读】 科举举制一方面促进进了中国官僚体制的进进一步成熟,成为为中华华帝国长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另一方面,也束缚缚了人们们的思想,不利于近代科技的发发展,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17创新设计4.启蒙思想家评价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专制主义义用自己的锁链锁链 武装了自己,而变变得更为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专制国家,它的原则则是恐怖的。孟德斯鸠【解读】 明清时时期,采用高压压独裁手段维护统维护统 治,显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专制的强化严严重扼杀杀了社会

15、的创创造力,减缓缓了社会发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18创新设计5.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中国在历历史上产产生过过九个统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们可称秦汉为汉为 “第一帝国”,隋唐宋为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则为 “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还带贵 族性质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则大规规模和有系统统地科举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较,则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带“竞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带扩张 性,而第三帝国则带则带 收敛敛性。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9创新设计【解读】 中国历历史上的三个统统一的帝国时时期,各具有不同的时时代特征:“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变变化主要表现现在政治结结构,由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转变,实现实现 了从贵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的转变转变 ,选选官制度由察举举制向科举举制转变转变 。明清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竞争性”表现现在:政治上废废丞相,设设内阁阁、军军机处处,加强皇权权等;对对外实实行海禁、闭闭关锁锁国政策等。在西方资资本主义义上升时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社会面临临深重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