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前后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研究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6059312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前后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融危机前后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融危机前后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融危机前后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融危机前后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前后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前后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金融危机前后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研究金融危机前后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及应对策略研究摘要: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我国服装业也遭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我国服装业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首先对我国古代服装的演变与发展做了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首先对我国古代服装的演变与发展做了简单概述,然后简单概述,然后分析了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服装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分析了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服装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此次危机中我国服装业受到的影响和挑战,进而对我国服装业的进此次危机中我国服装业受到的影响和挑战,进而对我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应对策略。一步发展提出了应对策略

2、。关键词:金融危机关键词:金融危机 纺织服装纺织服装 服装业服装业 一、一、 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与发展服装既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个民族的服装都随着民族文化的演变而发展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跨越,服装不仅仅作为挡风御寒、遮身盖体的工具,同时也是折射人类审美观念和思想意识的一面镜子。 中国的服装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一同诞生和发展的,共同经历 5000 年的风雨沧桑。从上古时期到封建社会灭亡,我国的服装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以长袍服饰为主以高领阔袖、长衣拖地以及直线正裁法和交领等为特征。中国历代统治阶级所推行的

3、服装显示着等级服冠制度,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保持和发展着。虽然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时间的推移,中国服装不断地出现新式样,而且朝代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并不是截然无连续,而是一步一步地沿续并交错着向前发展。例如,古朴的秦汉服装,富丽的隋唐五代服装,高雅的宋装,堂皇的明装,华贵的清装。它们虽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但却与经济和政治紧密相连,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唐代的服装。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直到盛唐之后,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处于从分裂2走向统一的过程,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文化包容,各方面都处于上升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服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汉族服装与其他民族的服装横向交流与融合。唐代的妇女服饰,是历代服

4、饰中的佼佼者,衣料质地考究,选型雍容华贵而大胆,装扮配饰富丽堂皇而考究。其形制虽然仍是汉隋遗风的延续,但是多受北方少数民族鲜卑人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域涌进来的文化艺术的影响。以历史名画“簪花仕女图”的服饰为例,图中妇女袒胸、露臂、披纱、斜领、大袖、长裙的着装状态,就是最典型的开放服式。衣外披有紫色的纱衫,衫上背纹隐约可见,内衣无袖“罗薄透凝脂” ,幽柔清澈。丝绸衬裙露于衫外,拖曳在地面上,可与 17 世纪、18 世纪欧洲宫廷长裙相媲美。这种服式从北朝以来,甚至唐代开元、天宝时期,都不曾出现过,因此风格独特。中国古代的服装业,一方面,始终处于单个经营者独立生产和经营的状态,生产者之间彼此互不联系

5、,在服装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交流甚少;另一方面,在古代,劳动者实行终身雇佣,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造成劳动者积极性不高。因而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也就不能获得规模效益。因此,古代中国的服装业与西方国家真正意义的服装业相去甚远。二、二、 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服装业的发展情况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服装业的发展情况我国服装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遍布全球的公司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从“世界工厂” 、 “中国制造” ,逐渐向“中国设计”转变,经历了不同寻常、充满机遇的 30 年,形成了自己的服装产业体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之一,国内服装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需求导向型经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据调查,我国现有服装生

6、产企业 4.5 万家,从业人员 385 万,年服装生产能力(不含针织服装)138 亿件。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一) ) 要素禀赋的优势日益显现要素禀赋的优势日益显现1、劳动力优势。我国人口众多,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涌入人才市场,因此,劳动力供给处于过剩的状态。而企业由于机器、设备逐步完善,每年所能吸纳的劳动力有限,所以劳动力的需求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劳动力市3场的供需不平衡,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价格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并且由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有利于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促使劳动者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最终使整个行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

7、高。又因为服装业本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投入比重大,因此,劳动力优势更加明显。2、生产加工技术优势。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我国服装加工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对服装生产加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生产加工技术日益完善。( (二二) )逐步形成规模经济逐步形成规模经济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和技术优势,服装生产企业生产成本随着产出增加而下降,逐渐形成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企业由于自身的不断发展,对所在地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强,使得企业周边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建立起来,降低了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形成外部规模经济。 ( (三三)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为了充分利用日益趋于专业化的供应商、较

8、完善的基础和服务设施、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工艺技术的共享,服装生产企业越来越向某一地区集聚,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减少因劳动力短缺而带来的损失,降低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以上海为例,近几年积聚了纺织控股、美特斯邦威等知名企业,以及东华大学、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等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创业园区积极推动服装时尚产业发展,并向科技、营销等产业高端延伸。众多知名品牌,包括“杉杉” 、 “森马” 、 “七匹狼” 、 “波司登”等,都把营销、研发、物流中心迁移到上海。但我国服装业的产业集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法国、意大利等服装业的集聚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四)(四)服装服装产业产业向内陆

9、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转移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得到中西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当前政策环境条件下能享受许多优惠政策。而且比较海外转移等其它转移方式,有多方面的优势:第一,市场优势。近几年,我国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需求愿望更加迫切,内需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西部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中西部投资。4同时,产业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可以兼顾出口和内需,今后,中国将会逐步形成沿海接单、内地加工、内外市场兼顾的新型的服装产业运营模式。第二,文化环境优势。东南沿海和中西部有相同的文化、法律环境,对于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来说,投资风险小。而向海外

10、转移,要熟悉他国法律,特别要避免与当地文化的冲突,风险比较大。比如,目前,法派集团在四川简阳打造“中国西部服装产业园” 、以纯在成都成立分公司、雅戈尔集团在重庆兴建雅戈尔分厂和西南 10 省市仓储配送中心。三、三、 金融危机对我国服装行业的影响金融危机对我国服装行业的影响(一)直接影响(一)直接影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来势迅猛,给我国服装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目前,2/3 的服装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全行业利润率从 07 年的 1.48%下降到 08 年的 0.1%。由于欧美经济的衰退,订单减少,导致我国服装出口下滑,对欧美市场依存度高的服装业陷入困境,整个行业面临一片冬天的寒萧。统计

11、显示,08 年 1-2 月,大陆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 224.15 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4.78%。其中,纺织品出口下降 20.94,服装出口下降 14.7。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是我国服装出口大省,2008 年 1 月-11 月江苏口岸累计出口纺织服装 20.3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7.9%,但是就单月来看,从 8 月份开始出口额连续 4 个月大幅回落,11 月份更是首次出现负增长,当月纺织服装出口 1.5亿美元,同比下降 9.3%,环比下降 18.2%。以下图表示金融危机前后,我国服装业出口的变化。(二)间接影响(二)间接影响2008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

12、增长 8.4%和 8%,增速同比年下滑了 3.8 和 1.5 个百分点。收入增速下滑不可避免地对服装消费产生影响:一方面,由于收入水平增速下滑,消费者购买欲望将有一定程度的收缩,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将增强,购买渠道下移将成为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服装产品,特别是高档服装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在收入增速下滑以5及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消费者势必会延长服装的购买周期。(三)服装行业新形势(三)服装行业新形势市场重点从欧美转到中国。金融风暴对欧美国家打击最大,品牌企业也不能幸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与信心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过来。因此,全世界的目光也都集中到中国市场。中国将从以往一味崇洋媚外,到冷静地看

13、待洋品牌的价值以及优劣,中国市场将不再盲目追求洋牌子,这也是国内品牌升值的大好机会。至于与洋品牌合作方面,我们也从过往的不惜代价求洋,到意识到未来的市场是在中国,我们至少会处于对等的谈判地位。新形势下的成功品牌不能像过往只靠单一优势就能成功。一个品牌的成功必须具备综合条件,任何品牌的塑造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品牌定位、开发设计、品牌推广、渠道建立、经营模式以至规范管理等因素,缺一不可。四、面对金融危机,我国服装业的应对策略四、面对金融危机,我国服装业的应对策略(一)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一)从政府的角度来说1、发挥消费对服装业增长的拉动作用面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采取了减税、购物抵税、增加消费信贷

14、、直接向居民发放现金和消费券等方式刺激即期消费,同时通过对银行存款提供担保等措施保障居民的长期消费能力。这些都对我国增加消费提供了有益启示:政府既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的投入,研究建立银行存款担保机制,解决居民消费后顾之忧;也要积极研究扩大居民消费的新办法,促进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降低商品流通成本,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矛盾,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增进居民的消费意愿。2、注重做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预案目前各国已经出台了不少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措施。以美国为例,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对本国制造业的保护力度有所增强。为此,既要做好对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争端

15、的应诉工作准备,以便随时应对突发的贸易摩擦,维护好企业的正当权益;也要充分利用市场逆向机制引导出口企业培育新的竞争6优势,在巩固传统发达经济体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发展中国家等新兴市场;还要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帮助服装企业做好市场向内转移的工作。(二)从全行业的角度来说)从全行业的角度来说加快产业调整,在集聚中提升竞争力。由于外销受阻,国家投入四万亿拉动内需,这对服装业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服装业刚好可以借此机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销,降低外销比重,发展自主品牌,改变中国出口服装设计低档,价格低廉,利润低微的 “国际形象” ,摆脱旧的出口模式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减轻对劳动力的盘剥,摆脱

16、频频遭受的反倾销和不正当竞争等诟病。通过一个时期的调整,使服装业进一步向产业链完善的地区集聚,建立更具特色和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基地。同时,具体到一个地区,要加快建设地区产业集聚园区或总部基地,通过优化配置资源,为服装企业创造更加优越的生存条件,推动产业的改造升级。只有通过集聚,形成团队优势,才有抗衡国外知名品牌的实力。这样,才能形成我国服装业的航母舰队,彻底改变散、乱、小的旧有局面。(三)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三)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1、提高产品的质量,做到品质国际化有品质,才有未来。要打造一流的质量就需要我们从款式设计、面料选购、生产工序、人员管理、设备购置、质量检查等方面下狠功夫,切实做到把产品的质量放在首位来抓,从根源上杜绝低品质服装的出现。法国著名服装品牌朗万是追求产品质量的典型代表。一件朗万西服,通常要 15 个操作熟练的技师连续工作 80 个小时才能完成各道工序。就算一件朗万的男士衬衫也需要经过设计、裁剪、试衣、缝制、熨烫等几道手工工序。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做的比较优秀了。比如罗蒙西服,在质量管理上,罗蒙提出的口号是“追求 101%的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