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ppt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54405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8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教育管理】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教育管理】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教育管理】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教育管理】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ppt(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脉 络 华南师范大学 教科院 钟景迅教育管理学(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课件1 1一、古典管理理论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始于20世纪初兴起的泰罗(Frederick. W.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Henri Fayol)、古利克(Luther Gulick)、厄威克(L.Urwick)等人的行政管理理论,以及马克思 韦伯Max Web的官僚制理论。这些理论具有共同的理性精神和效率理念,共同构成了一种 管理文化和传统,被统称为古典组织理论。1、古典管理理论兴起的背景西方国家在15世纪开始,就开始进入现代化的历程。这种现代

2、社会具有以下一些 特点: 以民主和法治为保障、以教育为基础、以科学和技术为动力、以大机器工业生产为 标志、以物质财富的高度丰富化为根本特点。从政治层面上讲,现代社会是民主和法治的社会(公民社会和法治社会)从经济层面上讲,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从文化层面上讲,现代社会是个人主体性得到加强的社会222 22、F.W.Taylor(泰罗)的科学 管理美国学者泰罗之前是一名工程师和管理顾问,他有感于19世 纪末20世纪初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下的现象而提出 了科学的管理理论。从严格的角度上来看,泰罗是历史上第一 个将管理行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人。他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 资制、工场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他的科

3、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的一些观点:1、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办法对工人在生产过程的操作程序 进行观察和试验,分析每项工作的动作和时间,除去多余和错 误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的标准。3 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3、从原材料、使用的工具、工艺过程、检验方法一直到劳动者,一律标准化 。4、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达不到厂方规定标准的工人,不能上岗。5、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要建立岗位标兵制和实施差别计件工资制。6、宣扬科学管理是一场伟大的心理革命,呼吁工人和厂方要合作,不要对立 。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经验管理模式向依靠知识的科学管理

4、模 式过渡。4 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 领域的运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美国被重视的背景:首先,公立学校迅速发展导致公众对教育理论的探究和关注。其次,各高等院校也成立了众多的相关研究机构。再其次,对教育问题和教育管理问题的探索是美国人科学探索精神在教 育领域的体现。泰罗管理思想的运用:鲍尔丁(F.Spaulding)在新泽西州牛顿学区运用了泰罗的管理概念。 他尤其强调测量评估方法的重要性;强调运用数据记录、分析和比较教 育的产出和消耗。他认为对教育消耗的控制室提高教育效率的关键因素 比如每个老师教多少课,每一节课有多少学生。5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 领域的

5、运用更综合的运用是来自芝加哥大学教育管理系的博比特(F.Bobbitt)博比特阐释了泰罗提出的标准化对教育组织成员的意义,确信只要对教育产品和结果实行标 准化,管理人员就能对生产消耗进行有效控制,他认为,完成学校各项任务的良好方法,就 是要求教师们按照指令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样能使教育效率达到最大化。而效率化意味着集团化。选择和培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总体来说,泰罗的科学原理理论在20世纪初的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1、影响管理人员重视教育财政的控制;2、推动人们研究教育管理问题;3、重视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估和测量。6 6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总结泰罗科学管理,其核心是运用科学

6、或者理性的管理方法以实现资源的有效 配置,提高生产的高效率,这可以称之为理性方法管理模式。它对教育管理的主要启示在于这种方法所蕴含的理性精神和效率意识。泰罗科学管理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就是,建议教育活动也要建立严格的、 标准化的、合理的学校教育标准,教师教学质量标准和学生质量发展标准 ,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机制和财政预算、决算的控制方法,用这些方法管 理各项教育活动,以提高教育效率。但是,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也有其弊端,如过分强调 效率和生产性,没有意识到,学校管理是绝对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压抑富 有创造精神和多变的教育工作与教师的劳动。7 73、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

7、)的一 般管理思想法国学者法约尔长期担任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有丰富的管理大企业的经 验。他的经历决定了他的视野比泰罗的视野更开阔。泰罗的科学管理关注 的是个体工人的工作,而法约尔得行政管理理论关注的是整个组织管理的 基本原理问题。他的主要代表作是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一书。法约尔集中关注的是经理人员,他认为管理就是预测、组织、命令、协调 和控制。(Fayol, 1949),他还认为管理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和责任,而是 贯穿于整个组织中的。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参与管理,其责任和参与程 度随着个人在等级制度中的升迁而增加。法约尔对管理本质的理解为后来的许多管理学家所接受,成为管理过程学 派或管理职能学派的

8、理论起点。8 8法约尔还认为,管理有十四条基本原则:(1)劳动分工 (2)权力和责任 (3)纪律 (4)统一命令 (5)统一指挥 (6)个人利益服从总体利益 (7)人员的报酬 (8)集中 (9)等级链(从最高权力到最低管理人员的权力分布系列)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的稳定 (13)首创精神 (14)人员的团结 (Fayol,1949)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9 9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总结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是通过科学的或理性的管理过程和管理原 则的运用以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一般管理模式,包括管理原则、管理的基本过程和 管理教育。管理原则指导着管理过程,

9、管理职能的发挥提高着管理的效 能,管理教育则让所有人都理性地遵守管理原理和原则,在管理过程中 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在今天的教育管理实践中有很强的运用。教育管 理要建立系统化的、理性的或科学的教育管理原则,通过教育让所有的 教育组织成员掌握和运用这些原则,是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的需要。10104、韦伯(Max Weber)的科层管 理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 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 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 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 创始人之一。 韦伯的科层管理制重心在于组织制度的科 学化合体系化,他提出的官僚制理论就是

10、 要在组织中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立系 统的组织制度,运用制度来管理。这种科层制是一种理性制度管理模式 韦伯在管理领域最主要的代表作是社会 经济组织理论一书1111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在韦伯看来,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一种以理性为基础的,被称之为“法制权力 ”的权力,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只有建立在这种法理基础上的行政组织权力才是最 合理又合法的。在这种权力下形成的组织,就是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bureaucracy) ,也叫科 层组织。这种组织在目标、技术条件、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等细节上都是可以界定,并可以组 织成永久性设计的。标准、高速、清晰、连续、谨慎、统一性,可以在这种官僚体制 中达到最

11、高程度。个体官员在这种机制的管理下士不能任意妄为的。这种科层组织,有以下一些基本的特点(陈孝彬,高洪源,2008):(1)职位分类 每个组织都有其组织任务,认为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各个工作部门,而每个工作部门还 有若干个工作岗位,这些岗位都应该专业化。1212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2)权力分层 组织按照等级原则,从顶层到基层是一条权力线,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职 务、责任和权力。 (3)法定资格 组织以法的形式规定了每个职位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对他们考核的标准和 方法。 (4)委其责任 官员是委任的,而不是选举的,他的行为必须对上级行政组织负责。 (5)遵纪守法 官员不属于任何一个组织,他必须组织组织奖的

12、纪律和规则。 (6)理性关系 组织内部成员只讲理性不讲感情。 (7)固定工资 官员领取固定的工资,有明文的升迁制度,但不能以职务之便获取额外的 报酬。1313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科层组织既反映了工业革命对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法制社会的必然结果。这种以责任制为基础,以权力为核心的理性组织 的权威性对提高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 是有积极意义的。科层制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类教育管理的研究开始集中探讨教育组织的科层制特性。 M.Abbott等人指出,科层制的许多特点是符合学校组织的特性(Abbott, 1969) 。比如,学校组织具有分工的专业化特点,学校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和规

13、章制度,学校 管理的理性化程度高,教师按照自己的职务和工作量等领取工资。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学校组织不同于一般的官僚组织,而是官僚组织和结构松散的 结合(Bidwell,1969),比如,学校组织的形式是多样的,学校并不是按照严格的规 定来运作的,教师和学生也不是韦伯所说的等级式。1414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及结构主义 的兴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韦伯的著作被翻译成为英文并开始在美国流行 开来,以韦伯的官僚制为蓝本而发展起来的结构主义思潮,逐渐成为学者们 解释学校组织性质的主要理论流派。在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科层制,无非就是解决以下的问题: 1、学校作为一种组织,算不算是科层制? 2、如果算,

14、学校的科层制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这其中科恩(Cohen)和韦克(K.E.Weick)等人提出的“松散结合系统 ”理论较为引人注目。他们认为,科层制解释教育组织并不合适,因为后者 具有以下的特殊性: 1、教育组织的目标不是具体明确的,这些目标总是用委婉、抽象的语言陈 述出来。 2、教育组织所运用的技术也是不清楚的,模糊的。比如何为教学? 3、教育组织出现一种“流动式参与”的特点。人员流动大,决策过程复杂。学校其实有很大的自主性,在教室上课的教师每个都保持他们的特殊性和个 别性。1515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总结韦伯科层管理理论,迄今为止,应该还是有效的,因为组织体制可以完成“外适 应”和“内适应”的特

15、点。这种科层管理体制核心就是建立系统的、理性的、科学的制度,建立完整的直线 制和职能制相结合而以直线制为主的组织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制度是整个组织的血脉,是第一位的,根据制度来选取合适的人 担任职务,每个人处于组织中的人都要按照制度和规则来行驶组织的职能。科层管理的有管理专业化、关系理性化、工作协力化和行为制度化等特点。但是 ,也有学者指出,科层管理的单调、枯燥、僵化、公式化又使得行政管理人员对 工作产生了厌倦情绪、士气低沉、同事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缺乏感觉交流和理解 。科层组织太理想化,而没有人情味。近年来,一种强调情感原则和学习化趋势的 改良的科层制开始为学者们所关注。1616古典管理理论对

16、中国教育管理的 启示古典管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1、要促进我国管理文化从非理性的、经验的管理模式向理性的、效率为本 的管理模式转型,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2、中国现在仍然处于现代社会,产生于现代社会的古典理论,仍然有其值 得中国借鉴的地方。我国的教育管理现在正处于从经验的、人治的、非理 性的传统管理阶段向科学的、法治的、制度的、理性的现代管理阶段过渡 ,泰罗的标准化思想、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官僚制中的很 多理论值得我们认真理解和掌握。1717二、人际关系教育管理理论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包括人际关系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此派理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 于40-50年代,在60年代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人际关系理论提出于美国哈佛大学工业心理研究所的E.Mayor(梅奥)教授等人所完成的“霍桑”实验。霍桑实验:伊利诺州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 老金制度,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