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认识自己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2301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认识自己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认识自己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认识自己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认识自己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认识自己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认识自己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认识自己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设计思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学习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不是掌握人体各部分的功能及精确的长度等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播放有关课件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用“记下现在的我”和“仔细观察找特征”两个教学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在积极自主的探究活动中学会观察。通过简单工具的使用,让学生体验借助简单工具可以让观察容易一些的道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借助工具完成观察任务2能用勾画、填充轮廓图的形成记录观察结果。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意识到观察时要认真仔细,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2发现小组同学相互合作的好处。3

2、能意识到长期保存资料的重要性。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科学术语说出人体的四大基本组成部分2能根据生活经验辨别出人体的能遗传的特征和不能遗传的特征。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出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学习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2学生学会如何观察事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交流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材料与用具:活动 1:纸、彩笔、直尺、卷尺、计时工具、体重计活动 2:镜子、放大镜拓展 1:印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下面我们来

3、做一下自我介绍,介绍一下自己的外形。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那么,你如何记下现在的自己呢?学生思考。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二)新课教学活动 1:记下现在的我1画轮廓教师:要认识自己的身体,首先要看到自己的外形。大家想想办法,你能用几种方法看到自己的外形呢?两分钟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同学们用这么多方法可以看到自己的外形,那么,在课堂上最实用的是那种方法呀?学生甲回答:把身体外形画在纸上。学生乙回答:把身体外形画在墙上。教师:这两种方法都很实用,下面我们用学生甲的方法,按照书上第五页的样子来画出自己的外形。小组合作,画外形,教师巡查指导并提出轮廓时的注意事项

4、。教师:大家已将把外形画好了,现在观察一下,我们的身体分几部分?学生举手回答。(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答出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教师:大家回答的很好,请大家把这几部分标注在各自的轮廓图上。学生标注,教师指点并用展示标注好的轮廓图。2小组内比较轮廓图教师:比较一下小组内成员的轮廓图,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比较。教师:通过比较,小组中谁最高?谁最重?学生回答。教师:你能准确说出谁比谁高多少,重多少呀?要是看起来差不多该怎么办呀?学生讨论并回答。 (用尺子量身高,用秤称体重,用皮尺量腰围,用计时器测心跳等)教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种方法,我给大家提示一下,量身高时,要脱鞋才准确。称体

5、重时,等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眼睛要与指针垂直。下面,大家开始测量,并把结果标注在轮廓图上,注意写单位呀。学生开始测量,标注;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教师从众多学生中选择一幅标有身高、体重、胸围、腰围的轮廓图。 )教师:大家看看这幅图,猜猜这是班上那位同学呢?学生谈论、猜测。学生:如果轮廓图上再加上眼睛、鼻子、嘴,就好猜了。教师:这就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观察每个人的特征,大家回家做好预习呀,知道为什么我没用学生乙的办法吗?因为我们的课要继续,我们画的图要保留。板书设计:第二课 认识自己活动 1:记下现在的我1画轮廓人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2小组内比较轮廓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

6、课教师:上节课有同学提出来“如果轮廓图上再加上眼睛、鼻子、嘴,就好猜是谁了” ,这就是要辨别自己与他人有哪些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我们每个人的特征,看看我们与他人有什么不同之处?(二)新课教学活动 2:仔细观察找特征1观察找特征教师:四人一组,观察比较自己与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特征,请大家记录下来。学生拿出小镜子,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并记录。教师巡回检查并指点。教师:哪位同学说说他的记录结果。学生甲:老师,我有酒窝,他没有。学生乙:老师,我是双眼皮,他是单眼皮。教师总结,让学生把自己的特征画在轮廓图相应的位置上。教师:大家想一想,人有这么多特征,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哪些特征会发生改变?哪些特征

7、不会发生改变?学生讨论并回答。 (胎记、指纹、耳垂、酒窝等不会改变;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会改变)教师: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个别学生答有并学生提出双胞胎的问题,大多数答没有。教师:双胞胎看似相同,其实仔细看也有细微的差别,比如:指纹就不同,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指纹观察我们留在下节课讲。2猜一猜展示自己的轮廓图(不要写名) ,与同学的混在一起,从中抽取一张,根据图中的信息,猜猜勾画的是谁?3作业:小调查:对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姑姨、伯父、舅舅等人的眼皮、耳垂、酒窝、平舌卷舌等特征进行观察记录,比一比,自己哪些特征分别与谁相同和不同。板书设计:第二课 认识自己活

8、动 2:仔细观察找特征1观察找特征胎记、指纹、耳垂、酒窝等不会改变;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会改变。2猜一猜3作业:小调查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指纹吗?学生回答。教师:指纹是人手指(脚趾)皮肤上特有的花纹,它山皮肤上隆起的纹线所构成。这些隆起的纹线的起点、终点、分叉、结合等被称为指纹的细节特征。这种细节特征有着无数种排列,每个人的指纹甚至每一个指纹的每一条纹线都是独立的,并且一生都不会改变。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指纹技术有哪些应用?学生思考。教师播放指纹技术应用的视频。教师:指纹识别技术就是根据每个人所固有的指纹特点,鉴别这个人的身份。大家上节课提出的双胞胎问题现在明白了吧

9、,不论长得有多像,我们都有办法把他门区分出来。下面我们就来留下我们自己的指纹吧。(二)新课教学拓展活动 1:留指纹1留指纹并观察教师:四人一组,小组同学分别将右手食指的指纹留在书上第八页上并对应填写名字,然后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是否一样。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2找一找教师:小组同学打乱刚才按指纹的顺序,再次将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另一张半透明的白纸上,不再写出名字,设法找出与前一次的指纹中哪个相同,体验一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基本道理。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3阅读科学在线教师:我们现在一起来了解一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教师请同学阅读科学在线)师生共同学习科学在线。拓展活动 2: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教师:将自己的轮廓图保留好在每学年开学时,要求同学们按照本节课学的方法勾画出自己身体的轮廓,并与旧图相比,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这是课下作业。板书设计:第二课 认识自己拓展活动 1:留指纹1留指纹并观察2找一找3阅读科学在线拓展活动 2: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