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598813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次函数”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次函数”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次函数”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次函数”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函数”的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鄞州区横溪镇中学 李晓飞结合一次函数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感受、几处遗憾之点! “一次函数”这一章的重点是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函数的有关内容,因此,教科书对一次函数的讨论比较全面。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函数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能更好地把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学习这一章后,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纵观整章内容,一次函数的实际问题比较多,备课时我头一直很痛:想不通学生刚刚接触函数为什么就有这么多实际问题呢?而且教材对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之间的关系讲解较少,例如 k 体现了图像的

2、什么特征?除了增减性外还有没有别的体现,在实际问题中的实际意义是什么?b 体现在什么方面等等。在实际的教学中的确遇到了以上困难,教学内容十分不好处理,课时又比较少,我还是附加了很多内容进去,否则有些题目真的不会做!说是素质教育,但学生还是要考试的呀。下面我就把平时遇到的困难大体呈现一下:1.“一次函数的性质”中无 b 对函数的图象的影响,但题中有,要补讲:一次函数 ykxb 有下列性质:(1) 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_,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_;(2) 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_,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_.(3)当 b0 时,这时函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4)当

3、b0 时,这时函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要让学生学会化一次函数的草图,不但平时分析题目有好处,对中考中的许多问题都有用 。例如(1)y=2x+3 不过第 象限;(2)函数 y=kx 中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 y=kx+k 不过第 象限等等。2图像的平移问题:(1)将直线 y=3x 向下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直线_;(2)将直线 y=-x-5 向上平移 5 个单位,得到直线_.现在学生就只能通过草图来研究,很浪费时间。实际上在后面我们会学到图象平移的- 2 -规律,与多位教师讨论后,我们用草图再结合 b 的意义来解决,让学生多一点感性认识,少一点理论上的结论,这正是新课程对学生自

4、主动手推导能力培养的一种体现!3.实际问题中 k 的意义:这个要根据具体的行程问题,销售问题等总结出来:k 在时间、路程的图像中指速度,速度越大图像越陡,速度越小图像越缓。在销售件数、销售金额图像中指单价,单价越贵直线越陡,单价越便宜直线越缓。这对中考中的最后一题选择题是很有好处的,具体列举几个实例:(1)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区将出台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若每月每户居民用 1水不超过 4 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 2 元计算;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量超过 4 立方米则超 2过部分按每立方米 4.5 元计算。现假设该市某户居民某月用水 x 立方米,水费为 y 元,则y 关于 x 的函数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5、( )A B C D这里的收费标准就是直线的 k,在前 4 立方米收费每立方米只有 2 元,显然图象画的要缓一些,超过 4 立方米收费每立方米 4.5 元显然 k 变大了图象应该相对陡一些,应该选C。学生在几秒钟就能轻松完成此题。(2)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如图 3 所示,分深水区和浅水区两部分,如果这个注满水的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把水全部放出。下面的图像能大致表示为深水 h 和放水时间 t 之间的函数图像是( )A B C D- 3 -容器上半部分粗一些,由于水是固定流量,所以相对下半部分高度下降的慢一些,高度下降的快慢就是函数解析式里的 k,体现在图象上就是先缓后陡,显然选 B.以上两个题充分体现了如果能讲清楚 k 的实际意义对解此类题至关重要。新教材中的一次函数这一章讲解时间的确比较紧张,课时少,需要附加的东西又比较多,这正体现了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附加所需要的东西,实际上新教材对教师的要求比老教材要高得多!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感受,希望能给没讲过这一章的老师带来一点捷径!2009、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