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85147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乾隆十五年(西元 1750 年),林秀俊遷居淡北,以大墾戶之身份,先開墾板 橋、永和平原、安坑、內湖地區,其間,因患於旱,先闢有大安圳,引內山之 水入,圳寬二丈四尺,長十餘里,過旱溪,則埋土管於下,以相接續。遇洪水 則壞,經營數年,糜財十餘萬始成。所經自三叉河、二甲九至鴟鴞山下,透九 芎林,引入大陡門,至軟阪下,灌大安寮至港子嘴等莊田一千餘甲,歲入數萬 石,後大又鑿永豐圳,穿山導流,自暗坑口,引青潭大溪之水,穿尖山,至南 勢角、枋寮,長五里有奇,又灌田一百九十餘甲。其加速使北台灣之大片土地 田土化及水田化,也促使北臺灣的土地由原住民手中轉予漢移民拓墾 者,因此,每年租穀萬餘石,設有十多座公館(

2、統籌收租的地方),累積了鉅大 財富。林秀俊曾任淡水社通事之職,繼娶原住民平埔族潘氏為妾,一生中以拓 墾與通事(漢人與原住民的翻譯官)相始終,努力使漢番間保持和諧,且 使拓墾順利。他不只坐擁鉅富,對臺灣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在地方上有很大 的實力,連官廳都對他敬畏猜防,次子海籌以大安圳崩,傾資修之,產稍折, 長子海廟,海廟之子登選亦開暗坑圳,能世其家。林秀俊死後葬於內湖,今日 該墓地被列為三級古蹟,佇立於民權大橋旁基隆河整治計畫區內,標誌著先人 開發的足跡。內湖的許多舊地名和林氏開發內湖有關。如五分一地,乃因 林家的佃戶,將其地分予四子及長孫而得名,即今五分里。 今日湖 元里的部份地區,舊名粉寮;

3、今日大湖公園,原名十四分陂,亦為 林家的產業,後捐為灌溉用水源,今則規劃為民眾最佳之休閒公園。林秀俊後 裔散布板橋、內湖一帶,傑出者,如曾任台北市議員的林鴻基先生,以及前內 政部長林豐正先生即為林成祖的第八代子孫。台北盆地是由清初少數漳泉及粵人入墾所開發起來的,其中林秀俊被認為是相當重要的一位開拓先驅,由林秀俊墓放眼望去,四處都有建築物,但在百年前這一大片土地皆為林家辛苦開墾而得的土地。林秀俊墓為典型的台灣古墓,採用傳統閩南式,以墓丘為中心,前置石雕墓碑,左右肩石夾立,矮垣層層彎曲伸出,呈環抱狀,前有寬廣的墓庭,格局開展,係由傳統風水理論所建造出來的結果,為台北盆地內少數完整保存的清代大墓。林

4、秀俊墓是一塊獨立的土地,除墓的本體外四周還有幅員不小的空林秀俊墓園,位於臺北市內湖區文德段四小段五九八之一號。林秀俊,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西門外攀龍社人,生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 年) ,卒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 年) 。林秀俊字茂春,號成祖,諡號恭敏。林秀俊墓位於內湖區成功路二段二百巷二十九弄六號林家祖厝的左側,民國八十二年(西元一九九三年) ,內湖區第四期進行重劃工作,林家祖厝被迫拆除,林秀俊墓也成為街廓一角上略微突起荒廢的古蹟。由於環境的快速變遷,當初林秀俊墓園的格局,如今已難以復見。林秀俊墓的方位,坐東北朝西南,坐寅向申間艮坤分金。伸手環圍的明堂成八卦狀。中央墓碑上題有皇清字樣,落

5、款:乾隆甲午陽月 ,中題:顯考秀俊林君墓:下款為其子林海籌及孫、曾孫等數人同立。墓碑兩側,有雕花柱,上頂弓形碑額,作雙龍戲珠凸雕,兩側邊緣鐫刻著:昭和戊辰十一月初七立 , 管理林慶仲、董事相曦重修 。林秀俊家族世代以農為業,少年就胸懷大志。弱冠之年,在朋輩相助之下,離鄉來臺灣拓地耕墾。剛開始,他以林天成墾戶為名,與鄭維謙、陳鳴琳、朱焜侯、陳夢蘭、陳化伯等,一起開墾滬尾、大加臘、八芝連林及八里坌等莊。雍正五年(1727 年) ,貢生楊道弘開始拓墾興直浦荒地,這現象引起林秀俊等人的恐慌,於是招佃開圳耕墾,並與楊道弘等互相向官府控告,後經和解,由林秀俊進行拓墾,而開墾了水田四百餘甲,使他成為開發新莊

6、平原的功臣。林秀俊五十歲以後,以自號林成祖的墾戶為名,全力力墾拓擺接堡一帶,開墾的範圍大致包括今天的板橋、土城、永和、中和等地區。而他開鑿的渠,有長達十餘里的大安圳,灌溉範圍廣及今天的江子翠、土城等地;另外,長約五里餘的永豐圳,引青潭水灌溉南勢角、中和一帶的稻田。他對開拓今天臺北縣一帶的功績,非常重大,成就遠超過許多前人。林秀俊來臺後,曾經再娶原住民潘氏,生下林海籌及林海文兩個兒子。林海籌承繼林秀俊的遺志,繼續以林成祖戶號拓墾臺北平原東部,範圍遠達里族、石壁潭一帶(今天的內湖石潭一帶) 。而林秀俊的孫子林登選,更有繼承了其父其祖的風範,在安坑莊鑿暗坑圳,連永豐陡圳,總長大約有二里左右,灌溉的田

7、園廣達六十餘甲。這不僅使林成祖墾號的名聲與工作,持續長達一個多世紀,也使林秀俊一族的耕墾事蹟,在臺北盆地永存不朽。林秀俊墓座落於內湖港墘粉寮地區,完工於清乾隆卅九年。其座向朝西偏南 28.5 度,依林姓族譜志上載為坐寅向申兼艮坤用丙午丙申分金 。背靠公館山,前有基隆河,虎邊猶有大崙頭山,符合中墓埕對聯曰堂內三局水,案外萬廷山的吉相寶地。墓園主要由墓身、墓埕、墓手及福神等構成。墓身主體為標示墓主身份之墓碑及左右側墓冠柱與墓肩。其面寬與縱深約為 1:1,墓碑刻有皇清顯考秀俊林君墓,乾隆甲午陽月 孝男海籌同孫 承重孫登墀 杖期孫彤雲 登選 登貴 曾孫天驥 憲章紹丕誥立 。墓冠柱為灰黑色安山岩雕成,表

8、面浮刻雙龍戲珠紋飾,墓冠柱外側為墓肩牆,以寒水石洗石子加磁磚飾面;墓碑前有安山岩設置拜桌以只;墓龜表面以三合土裝修,墓龜四周領巾、枕頭及螺鼓 ,係以砌磚為底表面洗石子飾面處理。圓形枕頭中央套橘色洗石子與螺鼓相接,間隔一段洗石子牆堵復接一對安山岩雕製之印斗柱,其柱身刻有對聯與花鳥紋飾。印斗柱外側為八卦形之墓手,牆堵前後兩段牆身中央為凹入線版及咖啡色洗石子牆面,四周起線板白色寒水石洗石子與牆頂相同中間段牆堵中央則貼有水果花磁磚裝飾。墓埕設於墓碑前,分內中外三層。各墓埕交接觸皆設有門柱與門檻,由內而外地勢漸低。內墓埕成八卦形,面積最小,中墓埕接近梯形,外墓埕面積最大,形狀接近半圓形,各墓埕均為肚大口

9、小 。中墓埕與內墓埕入口處兩側皆設有安山岩製成之木筆柱乙對。高度較牆身為高,柱身刻有對聯與花鳥紋飾;其外側墓手牆堵亦為洗石子及水果花磁磚裝飾。中墓埕至外墓埕之墓手間有一對南瓜柱。弧形中墓埕之墓手順墓形降低地坪高度,中墓埕地坪中央有一拜砧 。其與外墓埕接合處設置有一對石獅柱上題堂內三局水,案外萬廷山對聯。最外側一段為墓園土溝排水口,土溝設於墓丘最高點由左右兩側漸次降低,引導雨水匯集於 V 形排水口流入外墓埕。V 形排水口左右兩側洗石子磚柱上設有金剛鎚及金鎗各乙只,造型與色彩奇特。福神位於中軸線 45 度偏右方向,與墓碑正面相對。整體墓園外型如同一只葫蘆,或似一尊盤坐菩薩。 (資料來源:內政部台閩

10、古蹟資訊網) 臺北盆地是清初少數漳泉及粵人入墾所開發起來的,其中林秀俊被認為是相當重要的一位開拓先驅。林秀俊,號成祖 ,生於康熙三十八年西元一六九九年 ,卒於乾隆三十五年西元一七七年 ,享年七十二歲。福建漳州人,弱冠離鄉來臺開墾,五十歲以後自號林成祖 ,致力擺接堡及大加蚋堡一帶的墾拓與開圳,其開墾範圍包括今板橋、土城、永和、中和及內湖一帶。 墓的形制採用傳統閩南式,以墓丘為中心,前置石雕墓碑,左右肩石夾立,矮垣層層彎曲伸出,呈環抱狀,前有寬廣的墓庭,格局開展,係由傳統風水理論所建造出來的結果,為臺北盆地內少數完整保存的清代大墓。曠土地,上面種有草皮和一些植物,在建築物林立的都市中頗引人注目圖:

11、清代採石場遺址(金面山山腰處) 離開堤頂大道,我轉往內湖環山路,探訪第二處古蹟清代採石場遺址。這座採石場遺址位於環山路 1 段 136 巷底,巷底就是金面山的登山口,兩年前我曾探訪過。登山口有左右兩條路徑,皆可爬往金面山,一般以左徑為主,右徑較迂迴,山徑亦較原始,我取右行。這段路是今天的古蹟景行程唯一需要爬山的部份,我走走停停,約三十分鐘,抵半山腰的採石場遺址。金面山以出產岩材著名,至今登頂的山脊還可看到凹凸崢嶸隆起的巨岩。清代採石場遺址與台北建城歷史有關。光緒八年(1882 年)台北建城,由福建巡撫岑毓英督辦,後來改由台灣道劉璈督工,光緒十年(1884 年)完工。當時建城所需的石材,選擇內湖

12、及大直一帶山區所產的安山岩為建材。這裡開採的石材,經由斜坡道運送下山,再用牛車,運送至基隆河渡船頭,經河運載往今淡水河二號水門卸貨。金面山山腰還遺留著當年採石場的遺跡,見證了台北建城史的歷史。今年為台北建城 120 週年紀念,而當年的城牆早已堙滅,城門則只剩北門(承恩門)仍保持著原貌,其餘城門或被拆毀,或被重新改建。我在採石場遺址,見散落的岩石,遙想當年台北城建城景象。以岩石的命運而言,120 年前,金面山的石頭被雀屏中選,搬下山,運至河,坐著船,入市區,成為台北城的基石和城牆。這些岩石經歷起伏的命運,既親眼看見台灣巡撫劉銘傳坐著轎子風光進城,也目睹日本近衛師團的金戈鐵馬揚威入城。怎不感慨世事

13、多變!百年歷史滄桑,台北城的城牆消逝無蹤,而金面山的岩石依舊在,每天迎著晨曦,歡迎絡繹於途的登山客來造訪。金面山的採石史事,亦曾經堙滅過。後來,經由內湖當地文史人士努力挖掘歷史記憶,並呼籲奔走,這座清代採石場遺址終於被市政府指定為古蹟。我想,當年獻身進城的金面山岩石若地下有知,應可暝目於九泉。圖: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離開採石場,我轉往內湖路二段,尋找另一處市定古蹟內湖庄役場會議室。這座古蹟位於內湖路二段 342 號,孤寂地座落於的熱鬧的街道旁。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 年)內湖地區設置內湖庄,隸屬台北州七星郡管轄,郭華讓擔任首任庄長。所謂的役場,即是現在的鄉公所,為地方行政機構。臺灣光復後,

14、民國三十四年(1945)台北縣政府將內湖庄役場會議室易名為內湖鄉中山堂。民國五十七年(1968),內湖改隸台北市,內湖鄉中山堂更名為內湖區公所禮堂。民國七十二年(西元1983),內湖區公所遷移至新建完工的行政中心大樓,該建築物更名為內湖區民活動中心。目前則被列入市定古蹟。內湖庄役場會議室是台北市少數僅存的日治時期庄役場建築物,建築特色為典型的 1920 年代盛行的藝術裝飾(art deco)主義特色。可惜,目前正在封樓整修中,未對外開放。我只能在屋外取景拍攝而已。內湖路曾是內湖庄的老街,如今已無老街面貌,隔一條街,不遠處就是內湖熱鬧的德安百貨商圈。 圖:郭氏古宅 離開內湖庄役所議場,我走路前往

15、附近尋找另一處市定古蹟郭氏古宅。古宅位於文德路 241 巷 1 弄 16 號,巷口就在文德路與成功路三段交會口附近。走進巷口,左側有一條幽靜的小路,我轉往小路,漸往上坡行。往上走,下方成功路三段車流熙來攘往,然而這條小路卻非常幽靜,落葉散落於途,有走在山林裡的感覺。約走兩三分鐘,繞個彎,一座古樸的二層紅磚樓就出現於我的眼前。我不禁發出讚嘆聲。我在網路上所見過的古宅照片只是殘樓一角,我從不知道這棟古宅維護的如此完好。古宅散發出一股典雅的氣息。或許是難得有訪客到來,古宅前突竄出一隻兇猛的老虎狗,未栓狗鍊,衝向前來對著我狂吠,情況有些危急。我等待牠冷靜下來,才能佇足欣賞這座古樸優雅的古宅。這座古宅是

16、日據時期內湖庄首任庄長郭華讓的宅邸,位於內湖老街的西側山丘上,約建於大正八年(1919 年),為當時流行的巴洛克建築風格。這一時期的台灣建築,如大溪老街,如台北迪化街,如汐止周家古厝,都是這種型式的風格。紅磚、洗石子、泥塑與彩色瓷磚裝飾,是典型的大正年代建築。大正時期的建築物,有相當規模且能保存至今者,大概已剩不多了,都很有機會可以列為古蹟。近十餘年來,內湖急遽發展,人口成長,高樓林立,不知多少古宅舊樓拆毀翻新,而這座古宅或許是因地處小丘山腰之上,所以才能幸運地逃過一刼。如今已被列為市定古蹟,有公權力維護,應可得到妥善的保護。古宅正門樓頂上方的牌匾刻寫碧奉宮,據說是因為古宅曾規劃做為寺廟,但後來作罷。面對古色古香的郭氏古宅,我有莫名的感動,我不禁疑惑懷想。這座城市,我既熟悉又陌生,究竟還有多少我不知道的古蹟呢?我得好好蒐集資料,找個時間去一一走訪。 旅遊日期:2004.5.8 行旅照片行旅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